剛性基礎

應用於土力學等學科的基礎

剛性基礎(rigid foundation)基礎底部擴展部分不超過基礎材料剛性角的天然地基基礎·受剛性角限制的基礎稱為剛性基礎。(注意:鋼筋混凝土基礎為柔性基礎)特點----抗壓大,抗拉、彎、剪差。

簡介


剛性基礎指用磚、石、灰土、混凝土等抗壓強度大而抗彎、抗剪強度小的材料做基礎(受剛性角的限制)。用於地基承載力較好、壓縮性較小的中小型民用建築.剛性角:基礎放寬的引線與牆體垂直線之間的夾角。基礎底部擴展部分不超過基礎材料剛性角度的天然地基基礎。由剛性材料製作的基礎稱為剛性基礎。一般指抗壓強度高,而抗拉、抗剪強度較低的材料就稱為剛性材料。常用的有磚、灰土、混凝土、三合土毛石等。

特點


優點

穩定性好、施工簡便、能承受較大的荷載,所以只要地基強度能滿足要求,它是橋樑、涵洞和房屋等建築物首先考慮的基礎類型。 

缺點

用料多,自重大,有時需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當基礎承受荷載較大,按地基承載力確定的基礎底面寬度也較大時,為了滿足剛性角的要求,則需要較大的基礎高度,導致基礎埋深增大。 

形式

剛性擴大基礎,單獨柱下剛性基礎、條形基礎等。

基底反力規律

剛性基礎具有非常大的抗彎剛度,不易發生撓曲。假定基礎絕對剛性,在其上方作用有均布荷載時,剛性基礎將迫使基底下各點同步、均勻下沉。此時基底反力將向兩側集中,稱作基礎的“架越作用”。當地基土為彈性體時,基底反力分佈在基底邊緣處,其值趨於無限大。實際地基土具有有限的強度,在基礎邊緣處發生屈服破壞后,部分應力將向中間轉移,於是反力分佈馬鞍形分佈。隨著荷載進一步加大,基礎下面邊緣土破壞範圍繼續擴大,反力進一步向中間轉移,即形成鐘形分佈。如果地基土是無粘性土,且基礎埋深很淺,邊緣處土體朝側向擠出,塑性區隨荷載增加迅速開展,即形成拋物線狀的反力分佈。
剛性基礎
剛性基礎

構造要求


剛性基礎經常做成台階斷面,有時也可做成梯形斷面。確定構造尺寸時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保證斷面處滿足剛性角的要求,同時斷面又必須經濟合理,便於施工。 
磚基礎
磚基礎的剖面為階梯型,稱為大放角。磚基礎的大放角的砌法有兩種:一種是按台階的寬高比為1/2,即二皮一收;另一種是按台階的寬高比為1/1.5,即二一間隔收。為了得到一個平整的基槽底便於砌磚,在槽底可先澆築100~200mm厚的素混凝土墊層;對於底層房屋也可在槽底打兩步(300mm)三七灰土代替混凝土墊層。 
磚基礎的強度及拉凍性較差,對砂漿與磚的強度等級,根據地區的潮濕程度和寒凍程度有不同要求。查閱相關規範要求。 
剛性基礎
剛性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