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氣象局

重慶市事業單位

重慶市氣象局組建於1997年10月,12月27日正式掛牌。直接管理34個區縣氣象局(站),截止2007年11月,全市氣象職工總數1206人,其中在職職工763人,離退休職工443人。全市氣象部門目前有正研級高級工程師4人,副研級高級工程師44人,工程師272人。

單位簡介


重慶市氣象局內設辦公室、應急與減災處、科技與預報處(氣候變化處)、觀測與網路處、計劃財務處、人事處、政策法規處、監察審計處(與黨組紀檢組合署辦公)8個職能處(室)和機關黨委辦公室(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離退休幹部辦公室;設立了氣象台、氣候中心、氣象信息與技術保障中心、氣象服務中心、氣象科學研究所、雷電防護技術開發與應用中心、後勤服務中心、財務結算中心8個直屬單位;防雷中心、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2個地方氣象事業機構以及社團組織重慶市氣象學會。

組織機構


重慶市氣象局設立了辦公室(政策法規處)、科技減災處、監測網路處、計劃財務處、人事教育處、監察審計處(與黨組紀檢組合署辦公)等6個職能處室和離退休幹部辦公室、機關黨委辦公室(與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合署辦公)等2個工作部門;建立了氣象台、氣候中心、信息技術保障中心、後勤服務中心、科研所、結算中心、氣象影視中心、氣象科技中心等8個直屬單位,人工降雨防雹辦公室、農業氣象中心、防雷中心等3個地方氣象事業機構以及社團組織重慶市氣象學會。

主要職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和中央機構編製委員會印發的《地方國家氣象系統機構改革方案》的有關規定,重慶市氣象局的主要職責是:
1、制定地方氣象事業發展規劃、計劃,並負責重慶市行政區域內氣象事業發展規劃、計劃及氣象業務建設的組織實施;負責重慶市行政區域內重要氣象設施建設項目的審查;對重慶市行政區域內的氣象活動進行指導、監督和行業管理。
2、按照職責許可權審批氣象台站調整計劃;組織管理重慶市行政區域內氣象探測資料的匯總、分發;依法保護氣象探測環境;管理重慶市行政區域內涉外氣象活動。
3、在重慶市行政區域內組織對重大災害性天氣跨地區、跨部門的聯合監測、預報工作,及時提出氣象災害防禦措施,並對重大氣象災害作出評估,為本級人民政府組織防禦氣象災害提供決策依據;管理重慶市行政區域內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以及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等專業氣象預報的發布。
4、制定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方案,並在同級人民政府的領導和協調下,管理、指導和組織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組織管理雷電災害防禦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對可能遭受襲擊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安裝的雷電災害防護裝置的檢測工作。
5、負責向同級人民政府和同級有關部門提出利用、保護氣候資源和推廣應用氣候資源區劃等成果的建議;組織對氣候資源開發利用項目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
6、組織開展氣象法制宣傳教育,負責監督有關氣象法規的實施,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有關規定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罰,承擔有關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
7、統一領導和管理重慶市行政區域內氣象部門的計劃財務、機構編製、人事勞動、科研和培訓以及業務建設等工作;會同區、縣人民政府對所轄氣象機構實施以部門為主的雙重管理;會同地方黨委和人民政府做好當地氣象部門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8、承擔中國氣象局和重慶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直屬事業單位


重慶市氣象局直屬處級事業單位7個:
重慶市氣象台(重慶市氣象決策服務中心、重慶市三峽庫區氣象服務中心)
重慶市氣候中心(重慶市氣候變化中心、重慶市氣候環境評價中心)
重慶市氣象科學研究所(重慶市農業氣象中心、重慶市城市氣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重慶市氣象信息與技術保障中心(重慶市氣象科技檔案館)
重慶市氣象服務中心
重慶市氣象局財務結算中心
重慶市氣象局後勤服務中心
經地方相關部門批准成立,由重慶市氣象局管理的機構2個,分別是:
重慶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
重慶市防雷中心

區縣氣象局


萬州區氣象局、黔江區氣象局、涪陵區氣象局、沙坪壩區氣象局、北碚區氣象局、渝北區氣象局、巴南區氣象局、長壽區氣象局、江津區氣象局、合川區氣象局、永川區氣象局、南川區氣象局、綦江區氣象局、銅梁區氣象局、大足區氣象局、璧山區氣象局、潼南區氣象局、榮昌區氣象局、梁平縣氣象局、城口縣氣象局、豐都縣氣象局、墊江縣氣象局、武隆縣氣象局、忠縣氣象局、開縣氣象局、雲陽縣氣象局、奉節縣氣象局、巫山縣氣象局、巫溪縣氣象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氣象局、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氣象局、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氣象局、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氣象局、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氣象局。

氣象局地址


地址:重慶市新牌坊一路68號。
重慶市氣象局
重慶市氣象局

獲得榮譽


2009年1月,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二批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