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脾的結果 展開

中醫術語

①指五臟之一,與胃相表裡,主運化水谷精微,輸布全身,供應各方面的需要,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

徠②指推拿穴位名。

簡介


● 英文名稱:Spleen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臟腑

古籍摘選


●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名詞解釋


● 五臟之一,位於中焦,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運化,主升清,主統血,並與四肢、肌肉密切相關。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脾為倉廩之官,氣血生化之源,五行屬土。脾在氣血生成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也被稱為“後天之本”。

脾主運化

● 脾主運化,是指脾可以將飲食水谷轉化為精微物質,並轉運到全身的功能,包括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兩個方面。食物進入胃中,進行受納與腐熟,脾可以將精微物質運送至肺,與肺中輕清之氣結合,形成宗氣。水谷精微是生成氣血的重要部分,對生命活動的維持意義重大,脾虛則運化不及,出現納呆腹脹、便溏等異常。脾參與機體津液的代謝,若功能不足則導致痰飲內生,甚至形成水腫。

脾主升清

● 脾氣以升為主,包括升清和升舉內臟。升清是將水谷精微上佈於肺,進而轉輸到頭面部,升清功能不及,會導致精微物質不能濡養清竅,而出現眩暈、耳鳴、神疲乏力等異常表現。脾的升清作用還可以升舉內臟,保持內臟位置的相對恆定。若脾氣虧虛,則會出現臟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治療當補益脾氣為主,兼以柴胡、升麻等升舉藥物。

脾主統血

● 脾主統血,指脾氣能固攝血液,使血液在脈中運行,防止出血。脾氣充足,則血液化生有源,其運行亦循脈道。若脾氣不足,不能固攝血液,則容易溢出脈外,出血部位多位於下部,如便血、尿血、崩漏等,常伴見神疲乏力等症。

脾的系統聯繫

● 脾與形體官竅形成了穩定的關聯。脾在體合肉,主四肢,脾氣充足則四肢和肌肉有所濡養,氣力充足,運動靈活。若脾氣虧虛,則四肢及肌肉萎縮,出現神疲乏力、四肢痿廢不用等症。脾在竅為口,其華在唇,脾氣充足,精微物質可以濡養口唇。脾在志為思,思為機體應對外界刺激而做出的反應,適當的思可以讓人沉著,但是思慮過度則容易導致脾氣鬱結。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4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