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垣

城垣

城垣是漢語辭彙,拼音:chéng yuán,是指中國古代圍繞城市的城牆,其中還包括城門、城樓、角樓、馬面還有瓮城。徠

引證解釋


徠城牆。
宋 曾鞏 《繁昌縣興造記》:“﹝ 繁昌 ﹞無城垣,而濱 大江,常編竹為障以自固。”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四回:樊城周圍,白浪滔天,水勢益甚,城垣漸漸浸塌,男女擔土搬磚,填塞不住。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黔游日記一》:“普定 城垣峻整,街衢宏闊。”
《福惠全書·卷二二·保甲部·城廂防守》:更有州縣近城垣之處,內有高阜小山,外有曠僻無人之地,恐宵小從此出入。
徐遲 《財神和觀音》:“現在花藍隊沿著一個城垣似的高牆走,高牆裡面又是一個城垣似的高牆。”

歷史沿革


最早的城牆遺址發現於河南淮陽平糧台和登封王城崗,屬龍山文化,當時可能已進入了奴隸社會。以後直到封建社會結束,各地城市絕大多數都建有城牆。城門和城牆轉角處的牆體常加厚,稱為城台和角台,其上的建築稱城樓和角樓。馬面是城外附城而築的一座座墩台,戰時便於夾擊攻城敵人,有時在城門外三麵包築小城,以加強城門處的防衛,稱為瓮城。
城垣
城垣
古代城牆多為土築,僅在城台、城角表面包磚,宋元時由於火炮的應用,才逐漸在全部城垣外表包磚,明代各大小城市均普遍包磚。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守備圖所畫箭道城,已表現了城樓、角樓和馬面。敦煌莫高窟壁畫由北朝至唐宋,都畫出了大量城垣形象。現存比較完整的城垣為西安和南京,均建於明初。1986年《睢陽袁氏(袁可立)家譜》:“自癸卯霖潦之後,城垣頹圮,城樓雉堞崩剝殆盡。”

歷史有關


[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中的城垣圖像]
城台、城樓和角台、角樓建在城垣的關鍵部位,具有軍事防衛的意義,但它們的平面突出在城牆以外,體型高聳在城牆以上,打破了大段平直城牆的單調,所以也具有審美意義。它們是城垣重點藝術處理部位,木結構的城樓、角樓與磚或土築的城牆形成了形象、色彩、材料和處理手法的豐富對比。它們的高大體量更引人注意,是城內外周圍環境的構圖中心和大街的對景。
城門洞的形制在南北朝以前主要是方首,用單層木過梁;唐宋至元時洞頂呈中平邊斜的三折形,木過梁為上下兩層,可見於敦煌壁畫和宋代捲軸畫,如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等;明清以後門洞普遍用磚砌築,成半圓拱形。古代主要城門常有3個門洞,唐長安城南牆正門明德門有5個門洞。由於門洞數的加多,城台和城樓也隨之加大加高,從而更為雄偉,增強了磅礴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