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王克仁的結果 展開

王克仁

抗日英雄

王克仁(1914―1939),原名世友。黑龍江穆陵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到寧安縣,領導寧安縣青少年抗日救國會。1939年5月中旬,在一次對敵激戰中,率部衝鋒時中彈犧牲,時年25歲。

人物簡況


王克仁(1914―1939)原名世友。黑龍江穆陵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到寧安縣,領導寧安縣青少年抗日救國會。
1935年至1936年,先後擔任共青團吉東特委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二師五團政委、第九軍二師政治部主任。
1938年春,率所部主動出擊日偽“討伐”隊,牽制敵人,策應西征軍出征。同年冬,升任九軍政治部主任。
1939年初,率所部擊潰敵一守備隊,獲得大批給養和冬裝。同年春,調任第五軍政治部代理主任,協同軍長柴世榮率部衝破敵軍包圍,向南挺進。5月中旬,在一次對敵激戰中,率部衝鋒時中彈犧牲。時年25歲。

所在部隊


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在吉東地區堅持抗日游擊戰爭的人民武裝。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吉東(今黑龍江省佳木斯、牡丹江地區和吉林省延邊地區)人民群起抗日,組成“救國軍”、“自衛軍”等多支義勇軍,共約10萬餘人。1932年5月,中共滿洲省委派軍委書記周保中等數十人到義勇軍中工作。1933年冬,吉東地區的義勇軍大部分瓦解,擔任救國軍總參謀長的周保中根據中共滿洲省委吉東局的指示,帶領兩個連到寧安縣與李荊璞領導的寧安工農反日義務總隊會合。
1934年2月,以這支武裝為基礎,吸收當地抗日武裝參加,編成綏寧反日同盟軍。該軍加強部隊的政治建設,鞏固與壯大隊伍,戰鬥數十次,挫敗日偽軍發動的秋冬季“討伐”。1935年2月,綏寧反日同盟軍又聯合寧安、汪清兩縣抗日武裝,編成東北反日聯合軍第5軍,周保中任軍長,柴世榮任副軍長,胡仁任政治部主任,張建東任參謀長,轄第1、第2師,共900餘人。4月,為開闢新的游擊區,留一部堅持寧安根據地的鬥爭,主力編成東、西兩個出擊隊,分別到穆棱、林口、勃利和額穆一帶開展游擊活動。10月,第5軍與第2軍第2師在寧安、敦化地區並肩戰鬥,取得官地通溝、黑石屯等戰鬥的勝利,打破了日軍的冬季大“討伐”。至年底,游擊區擴大到吉東20餘縣境。
1936年2月,反日聯合軍第5軍改稱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部隊建制和領導人未變,全軍約2000人。改編后,主力部隊轉戰於中東鐵路(哈爾濱—滿洲里—綏芬河—大連)牡丹江段南北地區,與抗聯第2、第3、第4、第7、第8、第9軍協同作戰,建立了三江地區30餘縣境的抗日游擊根據地。1937年上半年,第5軍與兄弟部隊聯合行動,廣泛開展游擊戰,取得大盤道和攻打依蘭城等戰鬥的勝利。
“七七”事變后,第5軍與其他抗日部隊互相配合,主動出擊,殲滅大量日偽軍,擴編了第3師,全軍共3000餘人。1938年春,第5軍編入東北抗日聯軍第2路軍,周保中任第2路軍總指揮,柴世榮任第5軍軍長。為打破日偽軍6萬餘人對佳木斯地區的“討伐”,第5軍留第3師在富錦、寶清地區堅持鬥爭,第1、第2師從綏寧向五常地區西征。由於日偽軍的追擊圍堵,西征部隊損失很大。1939年,第5軍在日偽軍軍事討伐、政治誘降和經濟封鎖的極端艱苦條件下,雖打破日偽軍的多次“討伐”,但部隊傷亡很大,已不足1000人。1940年,第5軍大部分人員在中東路牡丹江段道南開展游擊活動,少數人到蘇聯境內整訓。1941年初,第5軍政委季青率余部進入蘇聯境內,夏秋返回東北。1942年春,第5軍又組成3支小部隊深入到五常、舒蘭、林口等地戰鬥半年多。8月,在蘇聯邊境的部隊編入東北抗聯教導旅。此後,曾派出多支小分隊,回到吉東地區開展游擊活動,直至抗戰勝利。

資料


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序列沿革
1. 中國國民救國軍,1931年12月成立,全軍10000多人。
總司令:王德林、副總司令:孔憲榮、前方總指揮:吳義成、參謀長:李延祿、總參議:周保中(後任該軍總部參謀長)
2. 綏寧反日同盟軍聯合辦事處,1934年3月1日設立。
軍事委員會主席:周保中、總政治部(1934年5月11日成立)主任:胡仁
3. 寧安東南鄉救國軍第1游擊區“反日同盟軍辦事處”,1934年2月16日設立。
反日同盟軍辦事處主任:周保中
4. 寧安工農義勇隊,1933年初成立,全隊200多人。
大隊長:李荊璞、副大隊長:於洪仁
下轄:1、3、5、7、9、11共6個分隊
5. 寧安工農義勇隊,1934年9月初成立,全隊200多人。
大隊長:李荊璞、副大隊長:趙智理
6. 綏寧反日同盟軍軍事委員會,1934年8月成立。
下轄:(1)邊防軍1、3連,
(2)八道河子自衛隊,
(3)寧安工農義務隊(1933年5月改稱),
大隊長:李荊璞、副大隊長:於洪仁(後任:趙智理)
下轄:1、3、5、7、9、11等6個分隊
(4)王毓峰團,(5)傅顯明團,(6)王汝起團,(7)裴振東團,(8)柴世榮旅,(9)張祥隊
10、寧安反日游擊隊1934年5月
隊長:白殿貞(後任:馬連山),
下轄:4個小隊
7. 東北反日聯合軍第5軍,1935年2月成立,全軍986人,主要活動在吉東地區。
軍長:周保中、副軍長:柴世榮、政治部主任:胡仁、參謀長:張建東
下轄:2個師、1個軍部直屬團、1個警衛連
第1師師長:李荊璞、政治部主任:關書范
下轄:3個團
第1團團長:李荊璞(兼)、政委:陳翰章王光宇
第2團團長:王毓峰、政委:高鳳儀
第3團團長:王汝起、政委:伊俊山
第2師師長:傅顯明、副師長:姜振榮、政治部主任:李光林
下轄:3個團
第4團團長:傅顯明(兼)、政委:馮朴
第5團團長:姜振榮(兼)(後任:同好。叛變)、政委:
第6團團長:胡嘉泉
軍部直屬第7團團長:於載江
警衛連指導員:姜樂秀
8. 東北反日聯合軍第5軍,1936年1月成立,全軍630人。
軍長:周保中、副軍長:柴世榮、政治部主任:胡仁(後任:張中華)、參謀長:張建東
下轄:2個師、1個軍部直屬團、1個教導連、1個游擊連、1個少年連
第1師師長:李荊璞、副師長:姜振榮
下轄:3個團
第1團團長:姜振榮(兼)、政委:關書范
第2團團長:王毓峰、政委:高鳳儀
第3團團長:王汝起、政委:伊俊山
第2師代師長:陳翰章、政治部主任:王光宇
下轄:3個團
第4團團長:李春山、政委:王光宇(兼)
第5團團長:王光宇、政委:姜樂秀
第6團團長:天龍
軍部直屬第7團團長:於載江
教導連、游擊連、少年連
9. 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1936年2月成立,全軍700多人,主要活動地區:寧安、東寧、汪清、穆棱、安圖、敦化、額穆、蛟河、五常、舒蘭、珠河、葦河、勃利、密山、依蘭、樺川、富錦、寶清、林口、鐵力、慶城、通河、方正、琿春虎林、饒河、同江、綏濱等縣
軍長:周保中、副軍長:柴世榮、政治部主任:胡仁(後任)張中華、參謀長:張建東 副官:馮丕讓 羅振華
下轄:3個師、1個軍醫處、1個參謀處、1個軍需處、1個副官處、1個經濟處、1個下江聯軍教導隊
第1師師長:李荊璞 副師長:姜振榮、政治部主任:關書范、參謀長:張鎮華
下轄:3個團
第1團團長:姜振榮(兼)(後任:曲玉山)、政委:關書范
第2團團長:王毓峰、政委:高鳳儀顏志
第3團團長:王汝起(後任:孫洪昌)、政委:伊俊山
第2師師長:傅顯明、副師長:王光宇、政治部主任:李光林(後任:季青、陶凈非)、參謀長:陳翰章
下轄:3個團
第4團團長:李春山(後任:王青林)、政委:王光宇(兼)(後任:陶凈非金光俠)
第5團團長:王光宇(後任:關慶福、任德勝)、政委:姜樂秀(後任:季青、朴東和)
第6團團長:天龍
第3師師長:李文彬、副師長:張鎮山、政治部主任:王效明(後任:季青)
下轄:3個團
第7團團長(未編成)
第8團團長:費廣兆、政委:姜信一
第9團團長:蔣繼昌(後任:戴克正)、政委:姜信太
軍部直屬:軍部軍醫處、軍部參謀處、軍部軍需處、軍部副官處、軍部經濟處、下江聯軍教導隊(教務主任:季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