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外腎

羊外腎

羊外腎,中藥名。為牛科山羊屬動物雄性山羊Capra hircus Linnaeus或綿羊屬動物雄性綿羊Ovis aries Linnaeus的睾丸。遍及全國。具有補腎,益精,助陽之功效。常用於腎虛腰痛,陽痿,遺精,滑精,淋濁,帶下,消渴,小便頻數,疝氣,睾丸腫痛。

入葯部位


睾丸。

性味


味甘、咸,性溫。

歸經


歸腎經。

功效


補腎,益精,助陽。

主治


用於腎虛腰痛,陽痿,遺精,滑精,淋濁,帶下,消渴,小便頻數,疝氣,睾丸腫痛。

相關配伍


1、治遺精夢漏:舶上茴香(炒)、葫蘆巴、破故紙(炒香)、白龍骨各一兩,木香一兩半,胡桃肉三七個(研),羊石子三對(破開,鹽半兩擦,炙熟,研如泥)。上五味為末,下二味同研成膏,和酒浸蒸餅杵熟,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溫酒下。(《本事方》金鎖丹,又名茴香丸)
2、治鼻淵腦漏:羊卵子一對(去膜,切片,頂大者尤妙)。醬油、陳酒拌之,放瓷碗內,隔湯煮熟。以陳酒送下,飲微醉,臨午服。(《種福堂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一對;或入丸、散。

採集加工


宰殺公羊時,割取睾丸,洗凈,懸通風處晾乾。

形態特徵


1.山羊,體長1-1.2cm,體重10-35kg。頭長,頸短,耳大,吻狹長。雌雄額部均有角1對,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後彎,角質中空,表面有環紋或前面呈瘤狀。雄者頜下有總狀長須。四肢細,尾短,不甚下垂。全體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雜等多種。
2.綿羊,綿羊為人們較早馴養的家畜。其體重隨品種而不同,最小不過20kg,最大可達150-200kg。外形特徵亦有多樣。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無角;有的僅雄性有角。角形與羊尾也因種而有差異。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種者,具有兩層:外層為粗毛可蔽雨水,內層為纖細的絨毛,藉以保溫。但改良品種僅存內層的絨毛。前後肢兩趾間具有一腺體,開口於前部。具有淚腺。

生長環境


1、山羊:為飼養家畜之一,品種頗多。分佈於全國各地。
2、綿羊:為飼養家畜之一,品種多達300餘種。群居動物,以草類為食。怕熱不怕冷。分佈幾遍全國,以北方或西北地區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