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坪鎮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下轄鎮

余坪鎮,隸屬於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地處洪雅縣東部。

民國時期,屬余坪鄉;1949年,鄉改余坪鎮;2005年5月,金釜、符場2鄉併入余坪鎮。截至2018年末,余坪鎮戶籍人口為42583人。截至2020年6月,余坪鎮轄1個社區、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新安路117號。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余坪鄉。
1949年,鄉改余坪鎮。
2005年5月,金釜、符場2鄉併入余坪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余坪鎮地處洪雅縣東部,東鄰夾江縣中興鎮、木城鎮、迎江鄉,南鄰青衣江,並與將軍鎮、三寶鎮隔江相望,西接洪川鎮,北與丹棱縣楊場鎮、仁美鎮交界,行政區域面積102.49平方千米。
余坪鎮
余坪鎮

地形地貌

余坪鎮地形由平壩和淺丘構成。 

氣候特徵

余坪鎮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雨熱同季,夏無酷熱,冬無嚴寒。多年平均氣溫22℃。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 

水文

余坪鎮境內河道屬於青衣江流域,流域面積12.8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青衣江,從白塔沱至蘆溪口流經福寶、大林、金星、天池、大橋等村,總長16千米,年平均徑流量1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安溪河,從春風至蘆溪口匯入青衣江,流經春風、回龍、安溪、桐梓、龍鳳、天池、大橋等村,總長18千米。 

自然災害

余坪鎮主要自然災害以地質災害為主,境內地質災害點3個,分佈在回龍村1組、天池村6組和大橋村1組。災害類型為滑坡、山體裂縫和崩塌,一般多發於地形陡坡的過渡地帶。 

自然資源


余坪鎮境內礦藏資源有黏土芒硝,另有水資源、林竹、茶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余坪鎮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122個村(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余坪鎮轄1個社區、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新安路117號。 
序號名稱
1新安社區
2桐梓村
3白馬村
4福寶村
5符場村
6金釜村
7黃里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余坪鎮總人口41444人。 
2017年末,余坪鎮常住人口為40378人。 
截至2018年末,余坪鎮戶籍人口為42583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余坪鎮常住人口29030人。

民族

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彝、藏等少數民族。
余坪鎮
余坪鎮

經濟


綜述

2018年,余坪鎮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工業

2011年,余坪鎮有工業企業25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個,工業總產值1.9億元。 

交通

2011年,余坪鎮有305省道穿境而過;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總長209千米。
余坪鎮 2張
余坪鎮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余坪鎮有中心小學校3所,在校生1265人,教職工95人;初中1所,在校生1234人,教職工87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余坪鎮有休閑文化娛樂廣場1個。2011年末,閉路電視用戶3134戶。 

體育

2011年末,余坪鎮有體育活動場所5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余坪鎮有衛生院1個,醫務人員67人。

社會保障

2011年,余坪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4戶,人數88人,支出20.5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81戶,人數1936人,支出202.1萬元,比上年增長47.2%,月人均87元,比上年增長47.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15人,支出26.9萬元,比上年增長13.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2人,支出4.6萬元,比上年增長11.3%。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7876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740畝,倒塌房屋5間,直接經濟損失518萬元,救災支出20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5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14.2萬元。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9萬人,失地農民參保762人;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588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7萬人。 

文化


地名由來
余坪鎮因鎮人民政府駐余坪鎮而得名。 

旅遊


修文白塔
修文白塔,據《洪雅縣誌》記載:“修文塔,明萬曆中建”,“烏尤山舊有塔建自明天啟間,獻之亂毀於兵。嘉慶十八年知縣王好重修。”實即始建於明萬曆至天啟(1620—1621年)。現存修文塔為清嘉慶十八年(1813)重修。主體建築修文塔磚石結構,建築面積(底部)43平方米。總佔地面積784平方米。
余坪鎮
余坪鎮
蘆溪口崖墓群
蘆溪口崖墓群,位於蘆溪河入青衣江交匯處兩岸,在長約800米、相對高度50—100米的群山半腰岩壁上呈“兒”形分佈,為東漢崖墓,分佈面積約4215.9平方米,現存439座。1987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余坪鎮
余坪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