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
三級綜合醫院
中徠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位於深圳市光明區,是由深圳市政府投資建設、中山大學運營管理的直屬附屬醫院,是中大醫科品牌在新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傳承和發展。醫院佔地面積23.36萬平方米,規劃總床位4000張;其中一期工程床位800張,2018年5月11日開業;二期工程床位3200張,於2020年11月12日正式開工。
作為深圳市“三名工程”引進的重點民生項目,中山七院以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為契機,以“規模最大、臨床專科門類最齊全、診療量最大、診療技術最先進、高層次醫護人員最多、醫德醫風最好”為目標,立足深圳,服務粵港澳,輻射東南亞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醫學人文和智慧化為特色,打造開放式、綜合性、研究型教學醫院。立志到本世紀中葉,整體建設成為具有鮮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應急與災難醫學中心、保健康復中心,遠期目標將建成國際領先水平、集醫教研產為一體的世界級醫學中心。
醫院將以中山大學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技術積累、醫院管理、品牌沉澱等方面的雄厚實力為依託,按照深圳市規模最大、專科最全、診療量最大、診療技術最先進、高層次人才最多的發展定位,建設成為深圳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公共衛生災難救治中心、國家級保健中心,為深圳以及周邊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積極的貢獻。
中山大學採取名院對口扶持的策略,確保中山七院快速進入正常運行軌道。在醫院管理方面,從具有高知名度和高美譽度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選取高級人才,負責醫院前期籌備和運營管理。在學科建設方面,採取合作共建的方式,移植中山一院國家級、省級臨床重點學科(專科)。在人才引進方面,一方面通過從中山一院和其他兄弟附屬醫院選聘的方式,組建技湛德高的醫護團隊;另一方面,通過直接培養和委託培養的方式,建設高質量後備人才梯隊。在資源共享方面,通過建立會診、轉診機制,為深圳市民提供中山大學全醫療體系的優質服務。
部門 | 科室 |
非手術科室 | 兒科、新生兒科、腎臟病中心、風濕免疫科、內分泌科、中醫科、重症醫學科、生殖醫學中心、血液內科、腫瘤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全科醫學科 |
手術科室 | 眼科、骨科、眼科、 泌尿外科、胸外科、普通外科、婦產科、皮膚科、心血管中心、男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 |
醫院重點建設研究中心:消化系統疾病研究大平台、腦神經疾病研究大平台、免疫學研究大平台、血液病研究中心、精準醫學研究中心、腫瘤耐葯逆轉研究中心。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 | 姓名: 何裕隆 職務與職稱: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消化醫學中心學科帶頭人、院長。中山大學胃癌診治中心主任、中山大學人類遺傳資源平台主任、美國外科學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胃腸外科學組副組長。 診治範圍: 消化內科各種疾病的診斷治療。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 | 姓名: 張常華 職務與職稱: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消化醫學中心主任、全科醫學科主任、副院長。中山大學醫學院外科教研室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上消化道外科醫師專委會青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外科學分會委員。 診治範圍: 胃癌、結直腸癌、胰腺癌、食管癌、腹膜后腫瘤、間質瘤、腹部神經內分泌腫瘤等的診斷、手術治療和個體化綜合治療。消化道疾病的胃鏡或腸鏡下診斷與治療。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 | 姓名: 鄭智華 職務與職稱: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腎內風濕科主任、副院長。中國醫學救援協會重症醫學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腎臟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血液凈化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診治範圍: 各種腎臟內科疾病、高血壓病、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治療。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 | 姓名: 陳純 職務與職稱: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兒科主任、副院長。廣東省地中海貧血防治協會副會長、廣東省地中海貧血專業治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血液血管分會副主任委員。 診治範圍: 兒童血液腫瘤疾病的診斷和個體化精準治療。 |
黨委領導 | 行政領導 | ||
姓名 | 職位 | 姓名 | 職位 |
陳起坤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何裕隆 | 院長 |
張常華 | 副院長 | ||
潘逸航 | 副院長 | ||
鄭智華 | 副院長 | ||
陳純 | 副院長 |
近年來,醫院已獲得各類縱向科研基金立項86項,其中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國自然基金立項共26項。
深圳徠市光明區新湖街道圳園路6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