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基苯胺
2-甲基苯胺
2-甲基苯胺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它呈無色至淡黃色,微溶於水。
![2-甲基苯胺](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c/mfcbfd73989085d9b76341b31c11463cc.jpg)
2-甲基苯胺
CAS號: 95-53-4
EINECS:202-429-0
中文名稱: 2-甲基苯胺
中文別名:鄰甲苯胺;2-氨基甲苯;鄰氨基甲苯
英文名稱: ;
英文別名:C.I. 37077; 2-Aminotoluene; 2-Methylaniline; 2-Toluidine; 2-methylbenzenamine; 1-Amino-2-methylbenzene; 1-Methyl-2-aminobenzene; Ortho Toluidine; OT
分子式: ;
外觀與性狀 :無色或淡黃色油狀液體
分子量: 107.15 蒸汽壓: 閃點:
熔 點沸點:溶解性 微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稀酸
密 度 相對密度(水=1)1.00;相對密度(空氣=1)3.69 穩定性 穩定
危險標記 14(毒害品)主要用途 用作染料中間體、有機合成及合成糖精等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該品是強烈的高鐵血紅蛋白形成劑,並能刺激膀胱尿道,能致血尿。
急性中毒:多由皮膚污染而吸收。引起自覺臉部灼熱、劇烈頭痛、頭暈、呼吸困難,呈現紫紺症。以後出現血尿、尿閉、精神障礙、肌肉抽搐。
慢性中毒:可引起膀胱刺激症。
急性毒性:(大鼠經口);(兔經皮);人吸入分鐘,嚴重毒作用;人吸入,出現癥狀;人吸入,不悅感。
致突變性:微生物致突變性:鼠傷寒沙門氏菌陽性。
致癌性:小鼠經口最低中毒劑量(TDL0):(7周,連續),致腫瘤陽性。大鼠經口最低中毒劑量(TDL0):(24周,間歇),致腫瘤陽性。
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氣體。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對二甲氨基本甲醛比色法《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測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編
對硝基重氮苯比色法《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測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編
氣相色譜法《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測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編
前蘇聯 車間衛生標準
前蘇聯(1975)水體中有害物質最高允許濃度
空氣中嗅覺閾濃度 1.1ppm
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學防護服。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護服。合理通風,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堵漏。噴霧狀水,減少蒸發。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劑混合吸收,然後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經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然後收集、轉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
廢棄物處置方法:建議用控制焚燒法處置。焚燒爐排出的氮氧化物通過洗滌器或高溫裝置除去。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佩帶防毒面具。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佩帶正壓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緊袖工作服,長統膠鞋。
手防護: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及時換洗工作服。工作前後不飲酒,用溫水洗澡。監測毒物。進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檢。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注意手、足和指甲等部位。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給漱口,飲水,洗胃后口服活性炭,再給以導瀉。就醫。
滅火方法: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乾粉、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