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活動性肝炎

慢性活動性肝炎

慢性活動性肝炎是指持續6個月以上無改善的肝炎症。慢性活動性肝炎的病因是肝炎病毒感染,以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乙型病毒性肝炎為主。慢性活動性肝炎主要表現有乏力、納差、腹脹、溏便、蜘蛛痣、肝掌等。慢性活動性肝炎採用保肝、抗病毒等藥物治療及中醫中藥、中西醫結合治療。積極治療可改善癥狀。慢性活動性肝炎長期發展可導致肝硬化、肝癌。預后較差。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感染科

病因


● 慢性活動性肝炎的病因是肝炎病毒感染,包括:
●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本病的主要原因。
● 乙型病毒性肝炎。
● 慢性重疊丁型病毒性肝炎。

癥狀


● 慢性活動性肝炎的肝炎病程超過半年,臨床表現可分為典型的臨床表現及明顯的體征。
● 典型癥狀
● ● 乏力、納差、腹脹、溏便。
● 典型體征
● ● 可伴有蜘蛛痣、肝掌、肝病面容。醫生查體可發現肝脾腫大。

檢查


● 確診慢性活動性肝炎需要通過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及肝活體組織檢查。

體格檢查

● 通過觸診肝質地大小變化以及觀察是否有其他相關體征,初步判斷肝病的存在。

實驗室檢查

● 肝功能檢查
● ● 檢查血清轉氨酶活力、血漿白蛋白、白/球蛋白、丙種球蛋白、血清膽紅素的變化,了解肝功能的變化。
● 免疫學檢查
● ● 檢查丙型、乙型、丁型肝炎病毒的相關抗核抗體。可確定是否有丙型、乙型或丁型病毒性肝炎。

肝活體組織檢查

● 肝活體組織的病理變化是確診的依據之一。

診斷


● 醫生根據患者典型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情況方可診斷慢性活動性肝炎。

臨床表現

● 有乏力、納差、腹脹、溏便等癥狀,體格檢查見肝腫大,質地中等硬度以上,可伴有蜘蛛痣、肝病面容、肝掌或脾腫大。

實驗室檢查

● 肝功能檢查
● ● 血清轉氨酶活力反覆或持續升高,或血漿白蛋白減低,或白/球蛋白比例異常,或丙種球蛋白增高,或血清膽紅素長復增高。
● 免疫學檢查
● ● 可見丙型或乙型或丁型肝炎病毒相關抗原或抗體。

肝活體組織檢查

● 符合慢性活動性肝炎的組織學改變。

鑒別診斷


● 單純癥狀不可直接診斷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存在上述相似癥狀需及時去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後及時治療。
● 與慢性活動性肝炎癥狀類似的疾病包括膽囊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藥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
● 通過實驗室檢查、肝活體組織檢查可以幫助排除其他疾病。

治療


● 主要應用保肝、抗病毒等藥物治療以緩解癥狀,可結合中醫藥治療。
● 保肝治療
● ● 常用保肝葯有阿卡明、益肝靈、復方甘草酸、水飛薊賓苷、輔酶A、輔酶Q10等。
● 微量元素的補充與糾正
● ● 補充鋅、鐵,治療可用施爾康、金維他等,也可用中藥如厚朴、薑黃、黃精、川楝子、山豆根、柴胡、平地木及垂盆草等。
● 糖皮質激素與免疫抑製劑
● ● 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製劑如硫唑嘌呤、強的松等。緩解肝炎引起的臨床癥狀。
● 抗病毒治療
● ● 抗病毒藥物包括替諾福韋、恩替卡韋、拉米夫定、索非布韋、利巴韋林等。積極治療原發病,緩解癥狀。
● 中醫藥治療
● ● 中醫藥的結合治療更加有效緩解癥狀。

危害


● 乏力、納差、腹脹、溏便等癥狀導致患者精神差,影響正常生活、工作。
● 蜘蛛痣、肝掌、肝病面容的形成影響患者的美觀。
● 慢性活動性肝炎長期發展可導致肝硬化、肝癌。

預后


● 本病預后較差,部分病例可向肝硬化轉變。影響治療的因素有病毒的類型、疾病發展的程度、治療方式等。積極治療可以有效緩解癥狀。

預防


● 注意保持個人衛生。
● 避免密切接觸病毒性肝炎患者。
● 若患有病毒性肝炎,需及時治療。
● 注意觀察病情變化,防止病情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