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檢測陽性,病程大於半年或發病日期不明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於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現為乏力、畏食、噁心、腹脹、肝區疼、蜘蛛痣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使用藥物治療及其他治療。乙肝病毒侵及肝臟,可引起炎症反應,最終導致肝功能受損,還可導致肝源性糖尿病、脂肪肝、肝炎后高膽紅素血症、肝硬化等併發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經治療可改善癥狀。

就診科室


● 感染科、消化內科或內科

病因


病因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於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

傳染源

● 乙型肝炎病人及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是本病主要傳染源。
● 乙型肝炎病毒還可通過母嬰、血和血製品、破壞的皮膚黏膜及性接觸傳播。

導致乙型肝炎感染髮展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見原因

● 家族性傳播
● 嬰幼兒期感染病毒。
● 缺乏預防意識。
● 漏診。
● 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
● 既往有其他肝病史感染病毒者。

癥狀


全身表現

● 乏力。
● 容易疲勞。
● 輕度發熱。
● 失眠、多夢。

消化道表現

● 食欲不振。
● 噁心、厭油。
● 上腹部不適。
● 腹脹。

黃疸

● 皮膚、鞏膜黃染。
● 皮膚瘙癢。

肝區疼痛

● 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適、隱痛、壓痛或叩擊痛。

肝外表現

● 肝病面容:面色黝黑晦暗。
● 肝掌:手掌魚際、小魚際顯著充血。
● 蜘蛛痣:皮膚上一簇呈放射狀擴張的形如蜘蛛的毛細血管團。

肝脾大、肝纖維化

檢查


● 確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依靠肝功能檢查、凝血功能及抗體檢查、血清學檢查、血清HBVDNA檢測等。

肝功能檢查

● 查看膽紅素、丙氨酸轉氨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γ-谷氨醯轉肽酶(γ氨GT)、鹼性磷酸酶等有無升高。慢性肝炎中度以上通常血清白蛋白下降,γ球蛋白升高,白/球(A/G)比例下降甚至倒置。
● 當膽鹼酯酶及膽固醇明顯減低時可提示肝功嚴重損害。
● 靛氰綠留滯試驗及餐后2小時血清膽汁酸測定可較靈敏地反映肝臟病變。

凝血功能及抗體檢查

● 凝血酶原的半衰期短,可及時反應肝損害的嚴重程度,凝血因子Ⅴ、Ⅶ減少。
● 部分病人可出現自身抗體,如抗核抗體、抗平滑肌抗體,抗線粒體抗體,類風濕因子及狼瘡細胞等陽性。

血清學檢查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體(HBsAb)的檢測:血清HBsAg在疾病早期出現,在感染HBV 2周后即可陽性。HBsAg陽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標誌。血清HBsAb的出現,是乙肝病毒感染恢復的標誌。注射過乙肝疫苗者,也可出現血清HBsAb陽性,提示已獲得對乙肝病毒的特異性免疫。
●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HBcAb)的檢測 在血清中一般不能檢測出HBcAg。HBcAb為總抗體,包括HBcAbIgM和HBcAbIgG,但主要是HBcAbIgG抗體。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發作時均可出現HBcAbIgM抗體。如HBcAbIgM和HBcAbIgG均陽性,提示為慢性乙肝急性發作。
●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e抗體(HBeAb)的檢測 若血清HBeAg陽性,提示有乙肝病毒複製,亦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出現。若HBeAb陽性則提示既往感染乙肝病毒。
● 血清HBV DNA檢測
● 血清HBV DNA是乙肝病毒複製和傳染的直接標記,查看是否為陽性。

診斷


● 醫生診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依靠臨床癥狀、肝功能檢查、凝血功能及抗體檢查、血清學檢查、血清HBV DNA檢測等確診。
● 臨床表現:乏力、畏食、噁心、腹脹、肝區疼、蜘蛛痣等。
● 肝功能檢查:檢查可見膽紅素反覆或持續升高,ALT、AST常可升高。血清蛋白檢查:檢查可見白蛋白(A)降低,球蛋白(G)增高,A/G比值倒置,γ球蛋白和IgG亦升高
● 血清學檢查:檢查為陽性。
● 血清HBV DNA檢測:檢查為≥105拷貝數/ml。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乏力、畏食、噁心、腹脹、肝區疼、蜘蛛痣等癥狀,容易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混淆,這些疾病有急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肝豆狀核變性等。
● 如果出現以上類似的表現,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肝功能檢查、凝血功能及抗體檢查、血清學檢查、血清HBV DNA檢測等來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使用藥物治療及其他治療。

藥物治療

● 乙型肝炎病毒複製明顯的病人用抗病毒藥物。
● 有免疫功能紊亂的用調整免疫功能的藥物。
● 有肝細胞損傷的用保護肝細胞的藥物。
● 有肝臟微循環障礙的用活躍微循環的藥物,對症抗纖維化治療。
● 通過大劑量維生素C和維生素E聯合用藥,有助於促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轉陰。

其他治療

● 用藥過程中注意休息、營養。休息和營養是肝病病人的主要輔助治療手段。
● 在保證休息、營養的基礎上才可能發揮藥物作用。

危害


● 乙肝病毒侵及肝臟,可引起炎症反應,最終導致肝功能受損,還可導致肝源性糖尿病、脂肪肝、肝炎后高膽紅素血症、肝硬化等併發症。

預后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經治療可改善癥狀。大量維生素C和維生素E聯合用藥,有助於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轉陰,清除乙型肝炎病毒,避免發生肝硬化。

預防


控制傳染源

● 對急性乙肝病人應進行隔離治療。慢性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攜帶者不得獻血。現症感染者不能從事飲食業、幼托機構等工作。

切斷傳播途徑

●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接觸病人後要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嚴格執行消毒制度;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對血製品應做HBsAg檢測,防止醫源性傳播。

保護易感人群

●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易感者均可接種,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同時,與HBV感染者密切接觸者、醫務工作者、同性戀者等高危人群和從事幼托教育、食品加工、飲食服務等職業的人群均應接種乙肝疫苗,並定期複查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