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采爾

德國素描大師

徠門采爾,即阿道夫·馮·門采爾(Adolph Von Menzel 1815-1905),是世界著名的素描大師,德國十九世紀成就最大的畫家,也是歐洲最著名的歷史畫家,風俗畫家之一,更是傑出的素描大師。

門采爾一生為世界留下約7000餘幅素描作品和80餘本素描,速寫集,廣泛而深刻的表現了德國的社會生活風俗,其取材之廣,數量之多,沒有一個藝術家可以與之相比。尤其是對德國工業生產和工人生活的描繪,為同時代歐洲畫壇所罕見。

人物生平


門采爾
門采爾
門采爾生於德國東部小城市布萊斯老的一個印刷作坊家庭,幼年時便顯露出了繪畫的天分。門采爾繼承了石版印刷作坊,開始獨立為一些畫冊,請柬,菜單等繪製和印刷插圖。
這樣的工作顯然不能滿足門采爾對藝術的追求,為了深造,18歲考入柏林美術學院,然而僅僅學習了六個月就被學校以“缺乏天資不可造就”為理由勸退。這樣的挫折並沒有打消門采爾對繪畫的熱情,他不管走到哪裡,繪畫工具總是隨身帶著,在大街小巷,鄉村田野,河畔山頂,處處可以看到揮筆作畫的身影。有人稱他得了“繪畫狂熱症”,他聽了很高興地說:“希望此病是絕症”。
精於素描,作有為數眾多的速寫及素描。門采爾力求從多方面反映現實生活,畫了很多工人及其他勞動者的形象,這在當時歐洲同時代的畫家中是罕見的。然而我們今天也不能用機械的觀點去印證門采爾的政治意識。如在我國的某些出版物中,似乎給門采爾作了主觀的缺乏時代感的政治加冕。正如他畫皇帝及統治階級上層,並經常出入於宮廷參加宴會和各種典禮,而自身並非反動派;他畫了大量勞動者,但也不宜說他是為了表現工人階級的力量和勞動創造世界。如同他對色彩和光頗感興趣,但決非屬於印象派一類。他經常在紙版上作小幅油畫,描繪 日常生活景。
在他70歲時被聘為柏林大學名譽校長,71歲時被俄國彼得堡美術學院聘為榮譽院士,90歲去世時德國皇宮為他舉行了只有元帥、將軍才能享有的盛大葬禮。

個人履歷


1815年12月8日生於布雷斯勞,1905年2月9日死於柏林。
早年受過短期石膏和人體寫生訓練。
1839~1842年受雇為《腓特烈大帝史》創作600幅插圖后成名。后成為普魯士宮廷畫家,創作了一系列以皇帝生平中重大歷史事件為內容的油畫。
藝術成就最高的是從40年代起,直接取材於現實生活的大量風俗畫、風景畫和肖像畫。代表作如《阿爾布雷希特親王的花園》、《波恩·波斯坦鐵路》、《操場劇院》等。
1875年創作的大幅油畫《軋鐵工廠》是最傑出的,這幅以樸實無華的筆調謳歌產業工人的作品,標誌著工業革命和現代文明新紀元的開始。
晚年政府授予他榮譽公民稱號,並擔任柏林大學名譽校長。他一生創作大量油畫、版畫、水彩畫和素描、速寫,但大多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之中,留下來一部分藏於德國各大博物館。

個人作品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軋鐵工廠》,是較早反映工人勞動和生活的油畫作品。
《腓特烈大帝在無憂宮的長笛演奏會》
《腓特烈大帝在無憂宮的長笛演奏會》
他的創作題材廣泛,畫有歷史畫、風俗畫及風景畫等。作品有歷史畫《無憂宮的宴會》、《威廉一世加冕禮》,風俗畫有《軋鐵工廠》、《舞會晚餐》、《柏林波茨坦鐵路》、《陣亡烈士葬儀圖》等,他憑記憶作畫畫了5000餘幅素描和速寫,造型嚴謹、解剖明確、筆法剛勁、生動自如,被譽為“素描大師”。

人物故事


一天和一年
有一天,一位青年畫家碰到了德國著名畫家門采爾,他當即向門采爾請教說:“尊敬的先生,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你能給我解決的方案嗎?”
門采爾說:“什麼問題?”
青年人說:“我常常能一天畫一幅畫,可賣出它卻總要一年的時間。”
門采爾微微一笑說:“年輕人,你可以換著試一下。你把一天畫出的畫用一年時間去畫,看能不能把一年的賣畫時間縮短為一天。”說完,門采爾就走了。
年輕徠人回去之後,開始的一段時間,還總是不能把畫畫的速度慢下來。後來,他迫使自己耐心構思、揣摩,而且閑暇之餘苦練基本功,力求每一筆下去都能傳神,如果有一筆是敗筆,就毀掉重畫。
之後,他發現他的畫風和畫技有了明顯提高。他試著把幾年以來畫出的幾幅滿意的作品拿出去賣,意想不到的結果出現了,人們紛紛稱讚他的畫,並且有人願意花很高的價錢把它買下來。
這之後不久,這個青年人成了當地很有名的畫家。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火候不到的夾生飯。
實際上,我們全無必要非得花一年的時間去干一天的事情,只是我們要在內心深處,能有用一年的工夫去做一天的事情的踏實和耐心,那一定是一個離成功最近的人。

圖書信息


門采爾
門采爾
書名: 門采爾
作 者:張曉葉
出版社:吉林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7月1日
開本: 16開
定價: 25.00元

內容簡介


《巨匠素描大系:門采爾(1400-2000)》內容簡介:門采爾出生於德國東部小城布萊斯勞的一個印刷作坊家庭,幼年時便已顯露出了繪畫的天分。父親為了培養他,將印刷作坊搬到了當時普魯士的首都柏林。
17歲時父親去世,門采爾繼承了石版印刷作坊,開始獨立為一些畫冊、請柬、菜單等繪製和印刷插圖。這樣的工作顯然不能滿足門采爾對藝術的追求,為了深造,他18歲考入柏林美術學院,然而僅僅學習了6個月就被學校以“缺乏天資、不可造就”為理由勸退。
這樣的挫折並沒有打消門采爾對繪畫的熱情,他堅持自學,勤奮不輟,不管走到哪裡,繪畫工具總是隨身攜帶,在大街小巷,鄉村田野,河畔山頂,處處可以看到他揮筆作畫的身影。他畫一群群聚集在廣場上的、奔走在街道上的閑人,畫坐在飯桌旁的弟弟,畫織著毛衣的妹妹,以及其他各式各樣的事物。當時有人譏諷他是得了“繪畫狂熱症”,門采爾聽了很高興地說:“希望此病是絕症。”
門采爾的許多素描作品,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隨手畫出來的,在晚會上、宮廷舞會中、議會桌旁、火車車廂里,旅館中……只要有所感,就一定要把對象剎那間的形象畫下來。例如門采爾在宮廷舞會上畫的3位先生和3位夫人的速寫,就是用一張印有字的破紙畫的(《舞會上的速寫》,118頁),由此可見門采爾時常處在畫速寫的下意識活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