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需求

總需求

總需求(英語:Aggregate demand,AD)是一個宏觀經濟學概念。指在一個指定時期及物價的經濟體系(Y)內對最終物品及服務的需求的總和。這是商品及服務在一個經濟體系中任何可能價格水平下會被消費的總量。這是當一國的庫存水平是靜態時對國內生產總值的需求,它也經常被稱作有效需求,儘管其他時候這個術語是區別開來的。雖然這在微觀經濟學中分析單一物品是對的,但在宏觀層面這想法並不正確。事實上,總需求曲線向右下傾斜是因為三個不同效應的結果:庇古效應、凱恩斯利率效應、蒙代爾-弗萊明匯率效應。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1年)由社會可用於投資和消費的支出所實際形成的對產品和勞務的購買力總量。它取決於總的價格水平,並受到國內投資、凈出口、政府開支、消費水平和貨幣供應等因素的影響。簡單來說就是指一般指全社會在一定價格水平下,對產品和勞務的需求總量。

基本介紹


總需求(aggregate demand):“總供給”的對稱,又稱“總支出”,指經濟中對物品與勞務需求的總和,或用於購買物品與勞務的支出的總和,可以分成四個部分:AD=C+I+G+(X-M)。在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模型中,總需求決定國民收入與就業水平。因此,在凱恩斯主義中,總需求分析是宏觀經濟理論的核心。

基本分類


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國內需求,包括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投資需求由固定資產投資需求和流動資產投資需求組成。消費需求由居民個人消費需求和社會集團消費需求組成。二是國外需求,即產品和勞務的輸出。
一般將總需求分為四大部分:
1消費需求:是居民的日常消費。
2投資需求:是企業在投資和再投資過程中形成的商品和勞務需求。
3政府支出:是政府部門對商品和勞務的購買。
4出口:代表了國外對本國商品和勞務的需求。

計算方法


測算社會總需求有兩種方法:
一是從需求形成角度測算,就是在生產指標基礎上,按影響總需求的因素作出調整,以得到社會總購買力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社會總需求=本期國內生產總值-本期儲蓄+本期銀行信貸收入+本期財政赤字+本期出口
二是從需求使用角度測算,就是把社會總購買力可能使用去向的各個項目加總在一起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社會總需求=本期投資需求總量+本期消費需求總量+本期國外需求總量

重要因素


(一)消費者的收入。一般來說,在其它條件不變的的情況下,消費者的收入越高,對商品的需求越多。但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需求結構會發生變化,即隨著收入的提高,對有些商品的需求會增加,而對有些商品的需求會減少。經濟學把需求數量的變動與消費者收入同方向變化的物品稱為正常品,把需求數量的變動與消費者收入反方向變化的物品稱為劣等品。
總需求
總需求
(二)消費者的偏好。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強時,對該商品的需求數量就會增加。相反,當偏好程度減弱時,需求數量就會減少。人們的偏好一般與所處的社會環境及當時當地的社會風俗習慣等因素有關。
(三)相關商品的價格。當一種商品本身的價格不變,而和它相關的其它商品的價格發生變化時,這種商品的需求數量也會發生變化。如果其他商品和被考察的商品是替代品,如牛肉和豬肉、蘋果和梨子等。由於它們在消費中可以相互替代以滿足消費者的某種慾望,故一種商品的需求與它的替代品價格成同方向變化,即替代品價格的提高將引起該商品需求的增加,替代品價格的降低將引起該商品需求的減少。如果其它商品和被考察的商品是互補品,如汽車與汽油、影碟與影碟機等,由於它們必須相互結合才能滿足消費者的某種慾望,故一種商品的需求與它的互補品的價格成反方向變化,即互補品價格的提高將引起該商品需求的降低,互補品價格的下降將引起該商品需求的增加。
(四)消費者對商品價格的預期。當消費者預期某種商品的價格在將來某一時期會上升時,就會增加目前的需求,當消費者預期某商品的價格在將來某一時期會下降時,就會減少對該商品的現期需求。
此外,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總需求,如人口的數量、結構和年齡,政府的消費政策等。
總之,影響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商品和服務本身的價格、相關商品的價格、人們的收入水平、偏好及預期等。

總需求曲線


對於總需求曲線的理解取決於需求改變被視為收入的改變還是物價的改變。
凱恩斯交叉圖
在“凱恩斯交叉圖”,“計劃總開支”(或“總支出”、“總需求”)曲線(圖中藍色線)繪成一右上傾斜的線,因為消費者會在當可支配收入更高時有更大的需求。而可支配收入與總國民產出正相關。這是因為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與消費在消費函數中成正比。總需求也會因投資增加而上升(由於乘數效應),雖然增幅會因進口及稅收隨收入一同增加而減少。在此圖中,當總需求AD相等於國內產出總量Y時(它對應總國內收入)。這裡,總需求等如總供應。
在此圖中,均衡水平的產出和需求由計劃開支曲線與一條表示總收入與產出的均衡水平(AD=Y)的45度斜線的相交決定。在其交點得出均衡產量Y。
朝向均衡的移動通常經由存貨的改變,而存貨改變引發生產及收入的改變。若現行產量超於均衡,存貨累積,鼓勵商人減產,逼使經濟回到均衡。類似地,如果產出水平低於均衡,存貨減少以應付需求,鼓勵企業增產,因此收入移向均衡收入。這個推向均衡的過程在當均衡是穩定時發生,即換言之,當AD曲線比AD=Y曲線平坦時。
在此模式中,均衡產量水平決定均衡就業水平。(這由奧肯法則所連繫。)模式本身並沒有提出原因解釋為何處於均衡的就業水平應該與充分就業掛勾。儘管其他層面的考慮將意味著此關係。
若在各自的收入水平下,任何總需求的成份(C+I+G+NX)上升,例如因為企業對於業務前景更樂觀,整條 AD曲線會向上移。這使到均衡收入和產量亦增加。同樣地,如當中有要素下跌,AD曲線會向下移,並推低均衡收入和產量(按定義,AD=Y曲線不會有任何改變。)
總需求-總供應模式
有時,特別在教科書上,整條“總需求”會關聯到一條看似馬歇爾的供求圖中的需求曲線
如此,我們可以把“總需求量”(Y=C+I+G+NX不論以實質或名義計算)與任何已知的總平均物價水平P(例如平均物價指數)連上關係。
在此圖的AD曲線上,典型地,Y(可支配收入)與P(總平均物價水平)呈反關係。對此,理論上主要的原因是如果名義貨幣供應(M)是常數,P下跌意味實質貨幣供應(M/P)增加,鼓勵利率壓低及開支增加。這通常被稱為凱恩斯效應。
運用供求理論時要小心,不同的是,總供應的範圍決定了總需求增加會引致實質產出增加還是純粹的物價上升。圖中,任何AD成份在任何已知P下的增加會使AD曲線向右移動。這同時增加了實質產出Y及物價水平P。
不同水平的經濟活躍性意味著總需求變動會引發不同的產出與物價上升組合。如圖所示,在很低水平的實質總產出,由於有很大量的閑置資源,大多數凱恩斯經濟學派的學者都認為總需求變動引起的主要改變是產出和就業。當經濟接近充分就業收入時,(Y*),我們會發現總需求上升時愈來愈多的物價上升會取代實質產出的上升。
超越Y*,那會變得更極端,總需求變動會完全化為物價變動。更壞的是,超於Y*的產出水平不能長久維持。這裡 AS曲線只反映一個短期關係,如果經濟仍在潛在產出之上運作,AS曲線會向左移,令到原有實質產出的上升消失。
在低水平的Y,世界將更加複雜。首先,大多數現代經濟學家很少經歷到物價下跌。所以AS不太可能向下或右移。其次,當他們遭受物價下跌(例如日本),這將引起災難性的通貨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