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瀨戶內海的結果 展開

瀨戶內海

日本2016年池松壯亮菅田將暉主演電影

《瀨戶內海》是大森立嗣執導的青春喜劇片,池松壯亮菅田將暉主演,於2016年7月2日在日本公映。

該片根據此元和津也的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了兩個高中生瀨戶和內海放學后在河邊閑聊吐槽,漫不經心地度過青春歲月的故事。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酷酷的眼鏡男內海 與呆萌的原足球部隊員瀨戶 是兩位生活在關西的高中學生。他們一個是成績好、自視甚高的冷靜頭腦派,一個容易被調動起情緒的熱血衝動派。瀨戶被趕出足球部的那天,內海正在河邊等著上補習班,瀨戶百無聊賴地遊盪到河邊,二人莫名其妙地搭訕起來。從那天開始,這兩個看起來完全沒有交集的男生成了朋友。每天下午放學,他們相約來到河邊聊天。在內海去補習班前的這段時間,兩個人海闊天空地閑聊,話題無所不包,但也有些無聊空洞。當女孩樫村一期 出現后,不經意間在木訥的大男孩心間激起波瀾。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菅田將暉瀨戶小吉簡介 高中生
池松壯亮內海想簡介 高中生
中條彩未樫村一期簡介 高中生
成田瑛基鳴山簡介 高中生,不良少年
岡山天音簡介 高中生,內海的同班同學
鈴木卓爾在河邊發獃的大叔簡介 鳴山的父親
宇野祥平吹氣球的小丑
奧村勛瀨戶的爸爸
笠久美瀨戶的媽媽
牧口元美瀨戶的爺爺

職員表

製作人橋本太郎、泉英次、宮崎大、近藤貴彥
原著此元和津也
導演大森立嗣
副導演(助理)野尻克己
編劇大森立嗣、宮崎大
攝影高木風太
配樂平本正宏
剪輯早野亮
道具織田尚、稻毛晴子
造型設計寺澤ルミ
服裝設計纐纈春樹
視覺特效田中貴志
燈光秋山惠二郎
錄音西條博介
方言指導山元駿
劇照製作三木匡宏

角色介紹


瀨戶內海[日本2016年池松壯亮菅田將暉主演電影]
瀨戶內海[日本2016年池松壯亮菅田將暉主演電影]
內海想
演員 池松壯亮
酷酷的學霸,成績很好卻不是個只會讀書的書獃子。文質彬彬、沉默寡言,外表冷漠其實很熱心。放學后,在上補習班前的一個半小時里獨坐河邊發獃,卻意外地認識了瀨戶,從此後天天和這個有點冒傻氣的男生坐在河邊閑聊。
瀨戶內海[日本2016年池松壯亮菅田將暉主演電影]
瀨戶內海[日本2016年池松壯亮菅田將暉主演電影]
瀨戶小吉
演員 菅田將暉
曾是高中足球部的一員,因和前輩關係不和而退出社團,於是放學后在河邊與內海嘮嗑打發空閑時間。個性張揚活潑,有點呆萌,不擅長和女生打交道。看似神經大條,其實內心很敏感,正為父母鬧離婚的事而憂心。
瀨戶內海[日本2016年池松壯亮菅田將暉主演電影]
瀨戶內海[日本2016年池松壯亮菅田將暉主演電影]
樫村一期
演員 中條彩未
內海和瀨戶的同學,某大寺院的長女。作為瀨戶朝思暮想的“女神”,她喜歡的人卻是內海,但對於她的表白,內海卻做出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
瀨戶內海[日本2016年池松壯亮菅田將暉主演電影]
瀨戶內海[日本2016年池松壯亮菅田將暉主演電影]
鳴山
演員 成田瑛基
瀨戶和內海的學長,不良少年,蠻橫暴戾,經常欺負他們,是讓二人膽戰心驚的存在。然而,有一天,瀨戶和內海偶然在河邊看到他與父親相見的一幕,發現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幕後花絮


• 該片拍攝只用了十天時間。
• 菅田將暉曾在宣傳活動中透露他的爺爺曾混在圍觀的路人中到了拍攝現場,因為不知道給大家帶什麼慰問品好,所以直接掏了兩萬日元出來。
• 片中主要場景是瀨戶、內海二人坐在河邊,綵排時劇組給池松壯亮、菅田將暉準備了坐墊,即使如此,二人仍然坐得屁股疼。而正式拍攝時,有時會忘記撤掉坐墊,導致不得不重新拍攝。
• 片中使用關西方言台詞,在宣傳活動中福岡出身的池松壯亮表示關西方言“很難學”,並笑言要是可以的話不希望影片在關西上映。而大阪出身的中條彩未則是頭一次在表演中使用關西方言。
• 該片上映前在社交網路平台投放了《劍玉》、《時機》、《起立鼓掌》等數支特報視頻,由池松壯亮、菅田將暉表演,來源是原作漫畫作者創作的短篇,為正式影片中沒有的情節 [13-14]。
瀨戶內海[日本2016年池松壯亮菅田將暉主演電影]
瀨戶內海[日本2016年池松壯亮菅田將暉主演電影]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獲獎獎項獲獎方結果
2017年第26屆日本電影專業大獎 最佳男演員菅田將暉獲獎
第71屆每日電影獎 最佳新人中條彩未獲獎

製作發行


前期宣傳
2016年2月初,發布了主人公的劇照並宣布了追加卡司的陣容,2月中旬,發布首支特報預告和海報;4月,公開正式預告片和第二張宣傳海報,預告片里有首次曝光的電影片段;5月,公開花絮照,包括池松壯亮、菅田將暉身穿學生制服坐在樓梯上綵排的畫面,兩位主人公身穿休閑服夜裡聊天的畫面,還有與演員宇野祥平合作的畫面、工作人員一起趴在地上確認程序安排的畫面。6月7日,在東京新宿舉行影片完成披露舞台見面會。7月2日,舉行首映宣傳活動。
上映時間
上映時間上映國家
2016年6月12日中國大陸(上海國際電影節) 
2016年7月2日日本
2017年5月26日中國大陸(首屆日本電影廣州展映周) 

影片評價


初看該片不過是打著“脫力”招牌、標榜藝術腔調、抒發青春傷感的悶片,可再看,卻發現這短短的一個多小時,有著整個青春那麼長。該片的文藝調性主要表現在對話時細節的處理上,特別有意思的是小段落中間的前後對比,凸顯了思春期少年內心的游移不定與莫名慌張。影片努力尋找青春期少年的真實狀態,而沒有陷入討巧的無厘頭陷阱或青春傷情的自怨自艾中。(《電影世界》評)
全片的大部分台詞聽上去都是為了打發時間而沒話找話的廢話,但這並不是蔡明亮式的無聊。恰恰相反,這部以“虛度青春”為題的電影幾乎每分鐘都有笑點。(《環球銀幕》評)
大森立嗣保留了漫畫連載的分段形式,將75分鐘的正片分為7個小故事來講述,通過空鏡頭和緩急有度的探戈音樂來連接全篇,試圖講述一個由若干段子集合而成的日常喜劇。該片沒有複雜的場景裝換、花哨的鏡頭語言,演員數量也被壓縮到極致。二人之間發生的所有小故事似乎都像是情感到位后自然而然的即興演出,兩名年輕演員的表演功力可見一斑。影片不僅利用一來一回的漫才式搞笑表演填充笑點,二位主演的微表情、動作和台詞之間巧妙的停頓留白都能讓觀眾體會到喜感。(搜狐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