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和平指數
全球和平指數
全球和平指數是一套用作測量指定國家或地區的和平程度的指標,是澳大利亞企業家、慈善家史蒂夫·基利亞(Steve Killelea)的創意發明。指數引用聯合國以及國際組織的資料,包括國家軍費、國家因組織性衝突死亡人數、聯合國派遣人員的數目等數據,對全球121個國家及地區的和平程度及生活穩定程度作出評分以及排名。首個排名於2007年5月30日公布,中國排在第60位。
詞語:全球和平指數
釋義:以世界各國的軍費支出、國內因組織性衝突死亡人數、聯合國派遣人員數目、與鄰國的關係等二十四個指標為參照,綜合分析計算得出的一項數據。
據全球和平指數主席 Clyde McConaghy 所指,全球和平指數的目標是摒除以往單以戰爭作為粗陋的指標,有系統地量度和平的結構,而指數為和平程度提供量化的指標,可作跨時間及地域的比較,並且期望指數能引發及影響國際領袖,使他們能就和平問題作出反應。
和平的內涵非常難界定。達到和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沒有戰爭和衝突,而是和諧。用到國家關係上,則是跟鄰國之間沒有暴力衝突或者沒有捲入國際戰爭。這是由著名的“和平研究”學者葛爾通教授所定位的“消極和平”概念——暴力缺失。與此相對的,“積極和平”就比較難界定。是否可以通過一定的結構和機制來創造和維持和平?全球和平指數正是著眼於此,尋找跟和平相關的文化和機制因素。以下是其用來衡量的23項指標(2010年全球和平指數排名所用指標):
1.對社會上犯罪情況的感知程度;
2.每10萬人中的內部安全官員和警察的人數;
3.每10萬人中的謀殺案數字;
4.每10萬人中的入獄人數;
5.較小破壞力武器的獲取難易程度;
6.(內部)有組織衝突的程度;
7.暴力示威活動的可能性;
8.暴力犯罪的程度;
9.政治不穩定程度;
10.對人權不尊重程度;
11.每10萬人中主要常規武器的轉移、接收情況(國內);
12.恐怖主義襲擊的可能性;
13.(內部)有組織衝突帶來的死亡人數;
14.軍隊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
15.每10萬人中參軍人數;
16.對聯合國維和行動提供的資金數;
17.每10萬人中重武器數量;
18.每10萬人中主要常規武器的出口情況;
19.軍隊戰鬥力和先進程度;
20.被迫離開家園的人的數目;
21.與鄰國關係;
22.2003年至2008年內部和外部衝突數量;
23.(外部)有組織衝突的估計死亡人數。
包括從2001年到2006年陷入國際和國內衝突的數目;有組織衝突中死亡的人數(國際);有組織犯罪中死亡的人數(國內);有組織犯罪的程度(國內);跟鄰國的關係。
公民之間互信的程度;流亡人口所佔的比例;政治穩定性;對人權的尊重程度(政治恐怖程度);爆發恐怖行動的潛在可能性;每10萬人中殺人犯的數量;暴力犯罪的程度;暴力示威的可能性;每10萬人中入獄的人數;每10萬人中有多少安全人員和警察。
國內生產總值用于軍事方面的開支;每10萬人中有多少軍事人員;每10萬人中從事武器交易的數額(出口和進口);2007-08年度承擔的聯合國維和任務的人員占軍隊總人口的比例;非維和人員所佔比例;每10萬人中擁有重型武器的人數;得到小型輕武器容易程度;軍事能力。
2007全球和平指數排行榜
英國《經濟學人》信息部在2007年5月30日首次公布的全球和平指數排行榜上,挪威被評為全球最安全的國家,伊拉克被評為全球最不安全的國家。
十大“和平國家”
全球和平指數調查涵蓋全世界121個國家和地區,首次對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和平程度進行橫向比較。調查受一批商業、學術和政治組織委託,由《經濟學人》信息部負責搜集和研究數據。
調查對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在過去5年參與戰爭的次數、陣亡士兵人數、暴力事件、有組織犯罪和軍費開支等24個指標進行考量,結果顯示,全球最和平的十個國家分別是:挪威、紐西蘭、丹麥、愛爾蘭、日本、芬蘭、瑞典、加拿大、葡萄牙和奧地利。
美國跟伊朗差不多
在全球和平指數排行榜上,美國排第96位,排在葉門之後,僅僅比伊朗前一位。《經濟學人》智力部分析員布魯認為,美國在121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靠後,是因其對其他國家推行軍事化主義所致。
布魯說:“美國允許其他國家,例如日本,躲藏在其‘軍事保護傘’下面,從而減少這些國家的軍事開支。此外,在某種程度上,美國熱衷於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這都使得包括日本在內的一些國家排位靠前。”
調查顯示,那些面積比較小,政局比較穩定,而且屬於地方性政治組織成員(例如歐盟)的國家,通常會排名比較靠前。
調查顯示,斯堪迪納維亞半島國家是全球最和平的地區,當中的挪威、丹麥、瑞典和芬蘭全部進入排行榜的前7位。此外,榜上前20位國家當中有15個是歐洲國家。
蘇丹以色列不和平
據報道,蘇丹因為達爾福爾地區正發生人道主義危機而位列倒數第二位。以色列則由於大量的軍費開支和持續不斷的地方衝突而排在倒數第三位(第119位)。
2008年5月20日,2008年全球和平指數排行榜出爐,該榜單囊括了全球140個國家,其中冰島居首,被認為是最和平的國家;伊拉克墊底;在幾個主要大國中,中國排名67,美國排名97。
該榜單由著名雜誌《經濟學人》旗下智庫“經濟學人智庫”編撰發布,同時得到了獨立智庫“經濟與和平學會”的贊助。
首先,排名前20的國家多是歐洲國家,而且大多為歐盟成員。
其次,八國集團也位次不同:日本排第5名,加拿大11,德國14,義大利28,法國36,英國在第49名,美國靠近中下,排97;俄羅斯排第131名。美國這個一向以在全球推廣“民主”為己任的國家,不僅在八國中排名靠後,連它一向為之不屑、關係不好的國家,比如白俄羅斯、利比亞和古巴都排在它前面。
美國排名之所以如此靠後,跟其高額軍費、海外軍事行動有密切關係。另外,美國監獄里在押者更多,這些都使美國落到了後面。對於此次排名靠後,美國務院發言人麥科馬克表示,為了實現一個更加和平和繁榮的世界,“很多時候,你不得不去做一些人們不認同的困難的事情。很多時候你的排名會下跌,但這一排名是對我們在過去幾十年內所享受的民主和生活方式的捍衛。”路透社則評論說,美國因為入侵伊拉克以及伊拉克國內爆發的衝突,而在國際社會內廣受批評。另外,還因阿布格萊布監獄和關塔那摩監獄的虐囚醜聞而形象大跌。
另外,整體來看,世界五大洲中,非洲情況最糟。其中最好的排名也在第40名了。而在倒數的6名中,有3個非洲國家,分別為索馬利亞、蘇丹和查德。其餘三個則是墊底的伊拉克和倒數第4名的阿富汗、倒數第5名的以色列。
全球和平指數 - 2008排名后十名 - 和平指數值:
Iraq 伊拉克1 3.514
Somalia 索馬利亞2 3.293
Sudan 蘇丹3 3.189
Afghanistan 阿富汗4 3.126
Israel 以色列5 3.052
Chad 查德6 3.007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中非7 2.857
North Korea 朝鮮8 2.850
Lebanon 黎巴嫩9 2.840
Russia 俄羅斯10 2.777
前十排名及其和平指數值:
Iceland 冰島1 1.176
Denmark 丹麥2 1.333
Norway 挪威3 1.343
New Zealand 紐西蘭4 1.343
Japan 日本5 1.350
Ireland 愛爾蘭6 1.358
Portugal 葡萄牙7 1.410
Finland 芬蘭8 1.412
Luxembourg 盧森堡9 1.432
Austria 奧地利10 1.446
2009年6月2日,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英國調查機構等6月2日公布了2009年的“世界和平指數”。在144個國家中,紐西蘭成為“全球最和平國家”。伊拉克則連續3年列倒數第一。日本較2008年下滑兩位名列第7,在八國集團中取代加拿大排名首位。中國則位列第74位。
據悉,“世界和平指數”由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調查部門及智庫以144個國家為對象,對其國內外爭端、犯罪和恐怖襲擊的危險性、政治穩定性等項目進行量化排序,自07年起每年發布。2009年的排名中,丹麥和挪威分列2、3位,前十位國家中北歐國家佔到半數。
其它亞洲國家中新加坡位列第23位、韓國列第33位、朝鮮位列第131位。
由於軍費、兵員數和武器進出口等也被納入評估對象,美國僅在排行榜中位列第83位,但由於該國受恐怖襲擊的危險性下降,因此較2008年的第97位上升了14位。
名次靠後的有辛巴威第134位、俄羅斯第136位、阿富汗第143位、以色列第141位等國,均為前蘇聯、西南亞、中東以及非洲國家。
2011年世界和平指數,調查機構以全球153個國家和地區為對象,對其國內外爭端、恐怖襲擊的危險性、人權狀況、政治穩定性等23個項目進行量化排序,2011年5月30日以悉尼為基地的國際研究機構“經濟和平研究所”公布了2011年世界和平指數排名,冰島位居榜首,日本連續兩年排名第3,中國第80,最末為索馬利亞。
據澳大利亞智庫“經濟與和平研究所”當日發布的《2012年全球和平指數》調查顯示,儘管敘利亞衝突升級、歐洲騷亂不斷,2012年世界和平指數仍達近三年最高水平,非洲進步最為顯著。而冰島再次成為世界最和平的國家,中國、朝鮮、俄羅斯分列89、152和153位。中國2011年位列第80位。
該研究所根據23個指標對158個國家的和平程度進行調查。這些指標包括社會動亂、犯罪、鄰國關係等,其中軍費開支是其衡量的主要指標。
調查顯示,2012年世界和平指數較前兩年首次提高。另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不再是最不和平的地區,將此讓位於受“阿拉伯之春”革命影響的中東和北非地區。除了中東和平局勢惡化外,其他地區國家都在進步。
該機構創始人斯蒂夫-基勒里說,雖然經濟持續不景氣意味著社會動亂風險加大,但各國訴諸武力解決的意願在不斷降低。受世界金融危機部分影響,全球軍費開始下降;各國關係也更加緊密,領導人更願意通過外交方式、而非武力解決問題。
報告稱和平局勢惡化最嚴重的國家是敘利亞。陷入內戰的敘利亞從2008年的116位跌至147位,下滑幅度最大。
2011年和平報告顯示“阿拉伯之春”革命令世界和平指數下降,而2010年的報告稱經濟困難增加全球不穩定性,過去兩年的下降抵消了前3年的進步成果,2012年的和平指數基本相當於6年前的水平。
報告結果還顯示,冰島連續兩年成為世界最和平的國家。冰島沒有軍隊,且殺人等犯罪也較少。紛爭和海盜問題不斷的索馬利亞連續兩年排名最後。中國、朝鮮、俄羅斯分列89、152和153位。
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國際新秩序。因為它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能夠接受和行之有效的原則;它反映了新型國際關係的本質特徵。
國際新秩序主要是政治新秩序、經濟新秩序兩個方面。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內容有:各國有權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制度、經濟模式和發展道路;各國有權對本國資源及其開發實行有效控制;各國有權參與處理國際經濟事務;發達國家應尊重和照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需要,在提供援助時不應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加強南北對話與合作,在商品、貿易、資金、債務、貨幣、金融等主要領域做出必要的調整和改革。
國際政治新秩序的內容有:各國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應當作為國際社會的平等成員,參與國際事務的討論與解決;各國有權根據各自的國情,獨立自主地選擇本國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和發展道路;互相尊重國家領土完整和邊界不可侵犯的原則;國家之間發生爭端應當通過和平方式合理解決,在國際關係中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和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相輔相成,密切關聯,缺一不可。
應當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使其成為未來國際新秩序的有效的控制機構。
中國政府關於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受到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讚賞,也受到一些發達國家人士的支持。因為它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各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