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文章

議文章

《議文章》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議文章,碑碣詞賦
問:國家化天下以文明,獎多士以文學,二百餘載,文章煥焉。然則述作之間,久而生弊,書事者罕聞於直筆,褒美者多睹其虛辭。今欲去偽抑淫,芟蕪剗穢,黜華於枝葉,反實於根源,引而救之,其道安在?
臣謹案《易》曰:“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記》曰:“文王以文理。”則文之用大矣哉!自三代以還,斯文不振,故天以將喪之弊,授我國家。國家以文德應天,以文教牧人,以文行選賢,以文學取士,二百餘年,煥乎文章,故士無賢不肖,率注意於文矣。然臣聞大成不能無小弊,大美不能無小疵,是以凡今秉筆之徒,率爾而言者有矣,斐然成章者有矣,故歌詠、詩賦、碑碣、贊誄之制,往往有虛美者矣,有愧辭者矣。若行於時,則誣善惡而惑當代,若傳於后,則混真偽而疑將來。臣伏思之,大非先王文理化成之教也。且古之為文者,上以紉王教,系國風,下以存炯戒,通諷諭,故懲勸善惡之柄,執於文士褒貶之際焉,補察得失之端,操於詩人美刺之間焉。今褒貶之文無核實,則懲勸之道缺矣,美刺之詩不稽政,則補察之義廢矣,雖雕章鏤句,將焉用之?臣又聞稂莠秕稗生於谷,反害谷者也;淫辭麗藻生於文,反傷文者也。故農者耘稂莠,簸秕稗,所以養谷也;王者刪淫辭,削麗藻,所以養文也。伏惟陛下詔主文之司,諭養文之旨,俾辭賦合炯戒諷諭者,雖質雖野,采而獎之,碑誄有虛美愧辭者,雖華雖麗,禁而絕之。若然,則為文者必當尚質抑淫,著誠去偽,小疵小弊,蕩然無遺矣。則何慮乎皇家之文章,不與三代同風者歟?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后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