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式憲
黃式憲
黃式憲,中國高等院校電影電視學會副會長、中國·台港電影研究會理事、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著《“鏡”文化思辨》、《電影電視走向21世紀》(主編)、《電影劇作概論》(副主編)等。
中國高等院校電影電視學會副會長、中國·台港電影研究會理事、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上海交通大學美國電影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曾任《北京電影學院學報》副主編(1990—1995年)、“電影劇作及理論”碩士研究生導師(自1990年—2000年,現已退休);入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第五卷下冊,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
1961-1990
1961年夏,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
同年秋,到北京電影學院執教,迄今四十餘年;
1990年6月,應聘擔任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
1991-2000
2000年8月,應聘擔任第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評委;
1999年12月,應香港《亞洲周刊》之聘請,擔任該刊所策劃、主辦的二十世紀中文電影一百強的評審(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各兩名),評選結果發表於1999年12月第3周出版的《亞洲周刊》雜誌上;
1999年11月1日,應文化部教科司之聘請,擔任全國藝術科學“九五”規劃課題1999年度的評審委員;
2000-2005
先後再度應聘擔任全國藝術科學“九五”規劃課題2001年度、2003年度的評審委員;
2003年5月14日, 應南加州大學(USC)東亞研究中心聘請,任該所客座研究員;
2005年10月10日, 應南加州大學(USC)東亞研究中心續聘,任該所客座研究員;
2005年10月,應聘為第25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NETPAC(亞洲新人評審團獎)的評委會三評委之一;
2005年11月11日,以論文《文化會盟:中國大陸與港台電影產業的合作及其前景》,榮獲第1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優秀學術論文獎一等獎。
1、《“鏡”文化思辨》,由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
2、《電影劇作概論》副主編,由中國電影出版社1985年5月初版,1997年9月修訂重版;
3、《電影電視走向21世紀》主編,該書為中國高等院校電影電視學會舉辦的“21世紀電影電視展望暨第七屆年會”(1995年8月,北京)的論文選編,由中國電影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
4、《全球化與中國影視的命運》三主編之一,該書為中國高等院校電影電視學會“第一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結集,由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於2002年3月出版;
5、《和而不同——全球化視野中的影視新格局》三主編之一,該書為中國高等院校電影電視學會“第三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結集,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於2005年8月出版。
1980-1990
1、《探索藝術美的足跡——近年來銀幕新人新作漫評》,載《電影文化》1980年第2期;
2、《探求銀幕形象的深度——評一年來幾部具有文學光彩的電影作品》,載《文學評論》1981年第2期;
3、《時代·形象·藝術風格——一九八二年故事片創作漫評》,載《中國文藝年鑒(1983)》,文化藝術出版社1985年12月出版;
4、《從生活的漩流中凝聚時代的詩情》,載《紅旗》雜誌1985年第13期;
5、《銀幕上的藝術新潮》(談“第五代”導演崛起),載中國文聯主辦的《文藝報》1985年8月24日;
6、《人的失落和異化——談法斯賓德塑造的幾個德國女性形象》,載《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86年第1期;
7、《藝術地剖析人的精神貧困——從〈甜蜜的生活〉看費里尼的電影詩學》,載《世界電影》1986年第1期;
1990-2000
8、《在精神廢墟上的“探戈舞”——重讀〈巴黎的最後探戈〉》,載《世界電影》1993年第6期;
9、《最近時期中國電影理論的演進(1979—1992)》,載於台北“海峽交流基金會”研究報告:《大陸電影事業發展概況與未來展望》,1993年9月出版;
10、《中國大陸“新電影”的現代性及其詩學》,連載於台北電影資料館《電影欣賞》雜誌1989年第41、42期與1990年第43期;
11、《跨世紀之潮:中國電影三“環”交匯的新格局》,載於台北金馬影展專題特刊:《“斷裂”與“複合”:展望90年代中國電影》,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1994年出版;
12、《中國電影的萌櫱時期(1896—1914)》,載於台北電影資料館《電影欣賞》雜誌1995年第73期;
13、《中國電影:從草創走向第一度輝煌(1916—1935)》,載於台北電影資料館《電影欣賞》雜誌1995年第74期;
14、《中國電影:歷盡劫波后第二度輝煌(1936—1949)》,載於台北電影資料館《電影欣賞》雜誌1995年第75期;
15、《中國銀幕:與時代變革共脈搏的新篇章(1949—1976)》,載於台北電影資料館《電影欣賞》雜誌1995年第76期;
16、《新時期中國電影及其藝術復興(1976—1995)》,載於台北電影資料館《電影欣賞》雜誌1995年第77期;
17、《〈老井〉:現實主義的現代潮》,載《文藝報》1988年1月16日;
18、《王朔電影的文化構型及其負面值》,載於《光明日報》1989年11月2日,后收入《新華文摘》1990年第1期;
19、《五代之分:大陸電影導演譜系》,載於台北《影響》雜誌1992年第9月號;
20、《謝晉電影的歷史地位及其美學意義》,載於台北《影響》雜誌1992年第10月號;
21、《話說〈圍城〉——人生復調及其文化的穿透力》,載於台北《自由時報》副刊1992年1月20日;
22、《中國影壇:文化轉型與藝術生機》,載《電影藝術》1995年第5期。
1997-2000
1、《“節”后絮語——第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隨筆》,載香港《電影雙周刊》1997年12月,第487期;
2000-2005
2、《以開闊的文化胸襟與世界對話——第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斷想》載《當代電影》2002年第6期;
3、《全球化潮流與中國本土電影的走向》,載《電影創作》2001年1期
4、《與世界對話:華語電影跨界的歷史性榮耀與當下生存焦慮》,本文是在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首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2001年1月,北京)上宣讀的論文,並載於〈電影藝術〉2001年1期,后又收入《WTO與中國影視的命運》一書;
5、《第六代:來自邊緣的“潮汛”》,載於羅藝軍主編:《20世紀中國電影理論文選》(上、下卷),中國電影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6、《東方鏡像的蘇醒:獨立精神及本土文化的弘揚——論亞洲“新電影”的文化啟示性》,本文是在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二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2002年11月,上海)上宣讀的論文,載於《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3年第1、2、3期;同時,收入《衝突·和諧:全球化與亞洲影視》一書,由復旦大學出版社於2003年8月出版;
7、《<英雄>的市場凱旋及其文化悖論》,載於《當代電影》2003年第2期;
8、《邊緣與主流:聖丹斯電影節的文化啟示性》(與石林合寫),收入由上海交通大學美國電影研究中心主編的:“美國電影研究文叢·首卷”《隔洋觀景:好萊塢鏡像縱橫》,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於2004年10月出版;
9、《銀幕之華:本土創新與審美的多極均勢——略論全球化語境里新一代電影的美學求索》,載於《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4年第5、6期;將收入由上海大學主編的:《全球化語境中電影美學與理論新趨勢》一書,於2004年底出版;
10、《世紀回顧:圖說華語電影》(1896—1999),作為"專文主筆"之一,寫了關於大陸電影的五個章節,重點是:“藝術復興:新時期中國銀幕璀璨生輝(1976.10—1995)”和“文化轉型:全球化趨勢與電影體制改革”(1996—1999),由台灣地區行政機構文化建設委員會與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01年5月初版;
11、《與好萊塢“博弈”:中國電影產業結構重組的新格局——兼論2004年新主流電影“三強”的品牌效應》,載於《當代電影》2005年第2期。
12、《“金爵”的盛典:東方情思及其“文化磁場”效應——第8接上海國際電影節漫筆》,載於《當代電影》2005年第5期。
13、《從“后殖民”批評到新左翼激進文化批判——質疑某種“精英視角”對“第五代”電影的“盤點”》,載於《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