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倫敦奧運會的結果 展開
- 1944年倫敦奧運會
- 14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倫敦奧運會
14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1948年倫敦奧運會是第14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48年7月29日-8月14日在英國倫敦舉辦。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是年10月,英國奧委會向國際奧委會申請於倫敦舉行第14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當時戰火剛剛熄滅,各國正忙於戰後工作,申請主辦的出僅倫敦一家。英國輕易地獲得了主辦權。戰爭雖已結束,但戰爭留下的創傷仍到處可見。生活困難,經濟蕭條,各行各業亟待恢復。倫敦也不例外,英國不少人反對在當時困難情況下承辦奧運會。英國奧委會做了大量宣傳工作,四方奔走,克服重重困難,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還興建了奧林匹克村,修繕了一些體育場館,使運動會準備工作如期完成。
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現有的場地設施,不修奧林匹克村,運動員被安置在軍營、學校,甚至私人家中。由於食品缺乏,許多參賽代表團都得自備食品,包括主食和副食,如中國代表團就從國內攜帶了大米、副食(包括粉絲、榨菜)及罐頭等食品;有些國家還向倫敦奧運會籌委會捐贈了一些食物。
倫敦奧運會[1948年倫敦奧運會]
宣布開幕者:英國國王喬治六世
聖火點燃者:約翰·馬克(運動員)
運動員代表宣誓:唐納德·芬雷(運動員)
1948年倫敦奧運會海報
1908年倫敦曾主辦第4屆奧林匹克運動會,40年後,世界選手又再次在這裡聚會。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斷了12年後舉行的首屆運動會,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新起點。人們在長期的戰爭中飽嘗了家園被毀、親人死去的痛苦,但在這裡又領略了和平和友誼的幸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少國家擺脫了殖民統治。它們雖來不及派訓練有素的選手參賽,但紛紛應邀參加了這次盛會。本屆參賽國家和地區達59 個,這是一個創紀錄的數字。運動員共4062人,其中女子385人,男子3677人,也是以往歷屆所不及的。選手人數最多的前三名國家是:英國313人,美國303人,法國285人。不過,因為戰爭使體育運動受到影響,一些有才華的選手年歲已大,而年輕運動員又未經過系統的訓練,所以總體競技水平不高,大會僅破了4項世界紀錄,這在奧運史上是少見的。
本屆奧運會項目與上屆基本相同,共有17大項136小項。只取消了手球,而首次列入了女子皮艇。
田徑 |
籃球 |
拳擊 |
馬術 |
擊劍 |
足球 |
體操 |
賽艇 |
帆船 |
射擊 |
舉重 |
摔跤 |
皮划艇 |
曲棍球 |
自行車 |
現代五項 |
水上項目 |
游泳 |
跳水 |
水球 |
長曲棍球 |
瑞典式體操 |
參賽國家及地區分佈一共有59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團參加了本屆奧運會,日本和德國被禁止參加此次奧運會。
阿富汗 |
阿根廷 |
澳大利亞 |
奧地利 |
比利時 |
百慕大(英) |
巴西 |
英屬蓋亞那 |
緬甸 |
加拿大 |
捷克斯洛伐克 |
錫蘭 |
智利 |
中國 |
哥倫比亞 |
古巴 |
丹麥 |
埃及 |
芬蘭 |
法國 |
英國 |
希臘 |
匈牙利 |
冰島 |
印度 |
伊朗 |
伊拉克 |
愛爾蘭 |
義大利 |
英屬牙買加 |
韓國 |
黎巴嫩 |
列支敦斯登 |
盧森堡 |
馬爾他 |
墨西哥 |
摩納哥 |
荷蘭 |
紐西蘭 |
挪威 |
巴基斯坦 |
巴拿馬 |
秘魯 |
菲律賓 |
波蘭 |
葡萄牙 |
波多黎各 |
英屬新加坡 |
南非 |
西班牙 |
瑞典 |
瑞士 |
敘利亞 |
千里達托貝哥 |
土耳其 |
美國 |
烏拉圭 |
委內瑞拉 |
南斯拉夫 |
倫敦奧運會[1948年倫敦奧運會]
名次 | 國家或地區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計 |
1 | 美國 | 38 | 27 | 19 | 84 |
2 | 瑞典 | 16 | 11 | 17 | 44 |
3 | 法國 | 10 | 6 | 13 | 29 |
4 | 匈牙利 | 10 | 5 | 12 | 27 |
5 | 義大利 | 8 | 12 | 19 | 39 |
6 | 芬蘭 | 8 | 7 | 5 | 20 |
7 | 土耳其 | 6 | 4 | 2 | 12 |
8 | 捷克斯洛伐克 | 6 | 2 | 3 | 11 |
9 | 瑞士 | 5 | 10 | 5 | 20 |
10 | 丹麥 | 5 | 7 | 8 | 20 |
11 | 荷蘭 | 5 | 2 | 9 | 16 |
12 | 英國 | 3 | 14 | 6 | 23 |
13 | 阿根廷 | 3 | 3 | 1 | 7 |
14 | 澳大利亞 | 2 | 6 | 5 | 13 |
15 | 比利時 | 2 | 2 | 3 | 7 |
16 | 墨西哥 | 2 | 2 | 2 | 6 |
17 | 埃及 | 2 | 2 | 1 | 5 |
18 | 南非 | 2 | 1 | 1 | 4 |
19 | 挪威 | 1 | 3 | 3 | 7 |
20 | 牙買加 | 1 | 2 | 3 | |
21 | 奧地利 | 1 | 3 | 4 | |
22 | 印度 | 1 | 1 | ||
23 | 秘魯 | 1 | 1 | ||
- | 總計 | 138 | 128 | 137 | 403 |
1948年倫敦奧運會會徽
火炬及傳遞路線
倫敦奧運會[1948年倫敦奧運會]
1948年倫敦主辦了二戰後的首次奧運會。奧運火炬傳遞途經7個歐洲國家,開始於7月17日,歷時12天,途經希臘、義大利、瑞士、法國、盧森堡、比利時和英國。有1416名火炬手參加,行程3365公里,於7月29日結束。
1948年倫敦奧運會火炬接力活動為了體現當屆奧運會火炬接力和平的主題,在從奧林匹亞到倫敦的接力過程中,舉行了很多體現和平象徵意義的活動。如第一位火炬手季米特洛在接過火炬之前脫下軍裝,放下武器,換上運動服開始傳遞聖火等。
獎牌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倫敦1948--第14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群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起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豪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倫敦奧運會[1948年倫敦奧運會]
匈牙利女擊劍運動員埃列克,在12年前的柏林奧運會上曾獲第一名,在本屆奧運會上,劍鋒依舊,寶刀未老,再奪冠軍。相隔12年而蟬聯冠軍,實屬罕見。
在10000米比賽中,捷克斯洛伐克初露頭角的扎托佩克以29分59秒6的成績獲勝。
5000米的冠軍是比利時人雷夫,亞軍是萬米冠軍扎托佩克。
義大利人康索利尼以52.78米的成績獲得鐵餅比賽第一名,也是本項目的奧運會新紀錄。
在最後一個火炬手穿過大門進入溫布利體育場時證明了顧拜旦的一句話:在奧運會上重要的不是獲勝而是參與。生命的本質不是征服什麼而是力求最好。儘管廣播仍是最基本的,但我們不能忘記電視一直在發展。並且電視轉播首次有了規範,英國405線的標準被採納。
記者們擔心裡奇蒙德公園奧運村的條件太過簡陋,選手們也擔憂食品供應質量問題。幾個代表團自己解決問題:例如美國田徑選手每天的食品供應都是依靠飛機運送,法國代表團決定用酒桶帶些酒來,但法律規定只有瓶裝才被允許進口,英國海關儘力將昂貴的液體倒入瓶中,但法國還是抱怨自己的酒被灑得太多。義大利則自己帶來了義大利通心粉、大米和白酒。擔心肉食短缺的阿根廷則在里奇蒙德公園有自己的家畜群。為了每日供應每天早上都有牲畜被殺。物物交換也非常普通。例如,義大利鐵餅選手後來成為奧運冠軍的托西和康索利尼,他們每天晚上都帶著義大利通心粉和酒離開房間,回來則帶著牛肉而歸。
歐米加在比賽開始時使用了電子手槍,在終點也有了幾個映像設備。
在短距離徑賽中為了提高起跑,起跑架被採用。
匈牙利運動員內邁特奪得鏈球比賽的魁首。在摔跤比賽中,土耳其獲得6項冠軍,瑞典奪取5項冠軍。在舉重比賽中,美國運動員取得4項冠軍,埃及人取得兩項冠軍。體操比賽中,芬蘭人成績最佳,獲第一名,男子游泳、跳水比賽中,美國選手囊括了全部8個項目的冠軍,這在奧運會的歷史上是空前的。
本屆運動會的裁判工作出現明顯失誤,給人留下不佳印象。特別是在拳擊和游泳比賽中,因東道主裁判不公而爭爭吵吵的事時有所見。不過,這屆奧運會就整體而言,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這對促進奧林匹克運動發展,起到承前啟後的積極作用。大概由於戰爭結束,人們心情輕鬆,本屆奧運會的觀眾很踴躍,門票收入超過5萬英鎊,而且大約有50萬英國人從電視上觀看了比賽。
賽事之星
荷蘭田徑選手科恩贏得了100米、200米、80米欄和接力賽的冠軍。由於有女子選手只能參加3個田徑個人項目的規則,也限制了她奪得更多的冠軍。那時她還保持著跳高和跳遠的世界紀錄。
年輕的全能冠軍
美國選手羅伯特·馬蒂亞斯在十項全能的鐵餅項目上輕而易舉的佔據了優勢地位,在17歲時他就在倫敦奧運會上擊敗法國的海因里希獲得了首枚十項全能的金牌。
中國代表隊
中國派出33名男運動員,參加,籃球(10人)、足球(18人)、田徑(3人)、游泳(1人)、自行車(1人)5個項目的比賽。足球共16隊參加,中國隊首戰土耳其,以0:4失敗而遭淘汰。籃球在預賽中3勝2敗,在落選賽中2勝1負,在23個隊中名列第18名。游泳選手、印尼華僑吳傳玉在100米自由泳比賽中落選。荷蘭華僑、自行車選手何浩華,在1000米爭先賽中因摔傷而落選。其餘也無一取得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