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溪街道

洋溪街道

洋溪街道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市政府所在地新安江街道東面,沿新安江南北兩岸分佈,是建德市城市“東擴南拓、沿江發展”戰略的重點區域之一。根據“時代先鋒網”資料,洋溪街道行政區域面積76.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725人(2020年),轄5個行政村,1個社區,共有耕地224公頃,林地6067公頃。新安江貫穿街道全境,水質特佳,無需處理即可達國家一級飲用標準,新安江水溫常年保持在14-17°C,使該區域終年處於冬暖夏涼的小環境之中。2012年落下帷幕,洋溪街道圍繞打造“城市新區、特色產業集聚區、統籌城鄉示範區”的目標,深入實施“工業強街、三產興街、生態立街”三大戰略,街道工業銷售產值首次突破50億元,達到了52.1億元,增長7.9%,其中規上工業銷售產值36.7億元,增長9.6%,完成工業生產性投入24646萬元。在注重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的同時,街道積極培育發展特色農業,走集約型、效益型農業發展之路。

街道概況


洋溪街道是市委、市政府“城市東擴、沿江發展”的戰略主戰場,也是新安江科技城的核心區和高鐵新區科技創智片區的核心區。行政區域面積76.6平方公里,人口1.42萬人,轄2個村、4個社區,共有耕地5010畝,林地89715畝。

歷史沿革


洋溪街道歷史可追溯到秦漢時期,曾為古山越民族的棲息之地。宋代,設有朱池驛。明代,在朱池驛的基礎上設立分路鋪、蛇坑鋪和焦山鋪,是嚴州西線交通中的重要節點。民國二十四年,首次設置“洋溪鎮”的行政區劃專名。1947年改洋溪鄉。
新中國成立后仍名洋溪鄉。1957年7月,焦山農業社劃出,歸新安江區管轄。1961年7月成立洋溪公社,1983年11月建立洋溪鄉政府,1985年5月撤鄉建鎮。1992年4月撤銷洋溪鎮,併入新設的新安江鎮,為其城東片。2001年10月,撤銷新安江鎮,以原北部的13個行政村、2個居民區設洋溪街道。

區位交通


洋溪街道投資環境日趨完善。區域內水陸交通方便,境內有320國道線貫穿,杭新景高速、杭千高速公路建德新安江互通就設在洋溪街道朱池村,洋溪街道距杭州市區車程僅2個小時。水路航道上達黃山市,下至杭州灣入海。杭黃高鐵將於2018年通車,屆時至杭州僅需30分鐘車程。

城區建設


洋溪街道
洋溪街道
近年來洋溪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提出“打造城市新區、特色產業集聚區、統籌城鄉示範區”發展戰略,以“工業化、城市化”兩輪驅動,帶動街道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依託省級農產品深加工功能區和科技工業園區,打造農產品深加工、光伏節能環保產業、製造業三大品牌,培育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和城東高科技製造業基地;借勢洋安新城建設、城東區塊開發和東入城口洋溪段改建工程,拉開洋溪城市建設總體框架,形成洋溪、洋安、城東三大特色區塊。隨著市委、市政府城市東擴、沿江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洋溪將建成集行政辦公、商貿居住、旅遊休閑為一體的新城。洋溪—這顆新安江畔的明珠正日益發散熠熠光芒。

歷史文化


歷史名人朱買臣曾在洋溪朱池村生活,村裡至今都完整地保留著他的故居——朱公祠,“朱池”也因此而得名,至今都流傳著朱買臣的典故。
320國道邊上豎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西漢名臣朱公祠”。當地村民傳說,朱買臣未發跡之前,就是住在這個村子里。朱買臣祠堂久已有之,在文革中被搗毀,現已重修。而且在附近山上還有朱買臣的墓,一塊石碑“漢右丞相朱公諱買臣之墓”,為明朝萬曆年間建德知縣俞汝所立。
“覆水難收”的成語典故來源於《漢書·朱買臣列傳》,朱買臣出仕前以砍柴為生,家中窮困潦倒,妻子不願意跟他受苦,離了婚。後來朱買臣做了大官,衣錦還鄉,妻子想恢復關係。朱潑水在地上,讓她再把水收回到盆里。其意思不言自明。

人口


2021年8月13日,杭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洋溪街道常住人口數為247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