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守己

漢語成語

安分守己是漢語成語,拼音:ānfènshǒujǐ,分:本分,指的是規矩老實,守本分,不做違法的事。出自宋·袁文《翁牖閑評》八:“彼安分守己,恬於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倖乎?”,在句中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為人規矩老實

成語典故


分:本分。安守本分,規矩老實。《喻世明言》卷三六:“如今再說一個富家,安分守己,並不惹事生非;只為一點慳吝未除,便弄出非常大事,變做一段有笑聲的小說。”魯迅《准風月談.後記》:“然而‘江山好改,秉性難移’,我知道自己終於不能安分守己。”
瓮牖閑評·卷八》中,作者認為一般奸人對於君主或上司喜愛的事情,總是積極地去達成,甚至不擇手段,他對於這種行為感到不以為然,認為-一個安於本分、謹守己身的君子,淡漠進取又以道義自居,怎麼肯這樣取巧投機以追求飛K黃騰達?後來“安分守己”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彩容安於本分,謹守己身。

成語出處


北宋·袁文《翁牖閑評》八:真宗欲幸孔子廟,謂於前一日先往廟中省視饌具,因詢其事務,以備明日顧問,期意政相類也。大抵奸人作事皆然,自以為一己之能,萬一人主現喜,則超躐奮迅,何事不可為?彼安分守己、恬於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如此僥倖乎?

用法搭配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為人規矩老實

例句

爺爺一輩子規規矩矩地種田,是個安分守己的莊稼漢。

引證解釋


分:本分。規矩老實,守本分,不做違法的事。
宋·袁文《翁牖閑評》八:“彼安分守己,恬於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倖乎?”
《喻世明言》卷三十六:“如今再說一個富家;安分守己;並不惹是生非。”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二:“家業雖破,還好收拾支撐,我與你安分守己,過日罷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二回:從此養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別胡行亂鬧了。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五回:他們做秀才的人,亟應謹守卧碑,安分守己,現在事不幹己,膽敢硬來出頭。他在本縣面前尚且如此,若在鄉下,更不知如何魚肉小民了。

成語辨析


安分守己和“循規蹈矩”、“奉公守法”;都有“規矩老實”的意思。不同在於:安分守己偏重在守本分;不胡作非為;“循規蹈矩”偏重在拘泥保守;墨守成規;不輕舉妄動;“奉公守法”偏重在奉行公事;遵守法令;不徇私情。 

逸聞趣事


襲人在沁芳橋畔遇見管葡萄的老祝媽,老祝媽說:“今年果子雖遭踏了些,味兒倒好,不信摘一個姑娘嘗嘗。”襲人正色道:“這那裡使得。不但沒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上頭還沒有供鮮,咱們倒先吃了。你是府里使老了的,難道連這個規矩都不懂了。” 
我們不論處在怎樣的環境,做什麼事,交什麼人,都有特定的規矩。守規矩就能和諧、成事,不守規矩只能冒犯人和壞事。所以之前一定要把規矩了解清楚,然後把規矩守好。 
人要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就叫安分守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