漻,是一個漢語常用字,讀音為liáo liú,該字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時代。起初基本含義為清澈;繼而引申含義為停聚的。

有關常用的組詞為漻澥。

基本釋義


●漻
liáoㄌㄧㄠˊ
◎:“~乎其清也。”
◎停聚的(水):“(禹)通大川,決壅塞,鑿龍門,降通~水以導河。”
◎靜:“寂~無聲。”
◎〔~水〕河名,在中國湖北省。
◎氣盛:“~然豐滿而手足拇動者,兵甲之色也。”
●漻
liúㄌㄧㄡˊ
(1)變化貌。《莊子·知北游》:“油然~然,莫不入焉。”
(2)清澈貌。《莊子·天地》:“夫道,淵乎其居也,~乎其清也。”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洛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說文》淸深也。
又寂漻,高遠貌。《前漢·郊祀歌》寂漻上天知厥時。
又水名。《水經》漻水,出江夏平春縣。
又《集韻》《正韻》力求切,音留。與瀏同。水淸貌。
又《韻會》《正韻》力救切,音溜。義同。
又《集韻》朗鳥切,音了。與同。洌。或省作漻。
又漻澥,小水別名。
又《集韻》下巧切,音攪。《博雅》淸也。一曰水中絕。一曰凍也。
又郎狄切,音歷。變化貌。《莊子·知北游》油然漻然。李軌讀。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寂漻、漻淚、泬漻、湫漻、漃漻、清漻、漻漻、漻澥、漻泬

基本解釋


漻 拼音:liáo liú
筆順編號:441 5415413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