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站

江油站

江油站(Jiangyou Railway Station),位於中國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縣級市)境內,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綿陽車務段管轄的客運二等站,也是西成高速鐵路、寶成鐵路的中間車站。

江油站的前身中壩站於2008年5月12日在5·12汶川地震中被震毀。2009年11月10日,江油站開工重建。2010年6月,江油站主體工程完工。2010年11月18日,江油站新站房落成並投入使用。

截至2011年4月,江油站建築面積7990平方米,可容納3500名旅客候車,站台規模4台10線。

歷史沿革


舊站房

1956年7月,舊江油站開通運營,其前身是中壩站,習稱老火車站,舊車站候車室加辦公區面積總共3000平方米左右。
2008年5月12日,江油站在5·12汶川地震中被震毀。

新站房

2008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共同批複了江油站站房重建可研報告。
2009年11月10日,江油站在原址上開工重建。
江油站
江油站
2010年6月,江油站主體工程完工。11月18日,江油站新站房落成並投入使用。
2013年5月,江油站完成普速站場搬遷撥接工程。
2017年12月6日,隨著西成高速鐵路的開通,江油站開通高速動車組列車。
江油站站前廣場

交通區位


江油站位於中國四川省江油市建設北路中段,處於寶成鐵路與西成高速鐵路交匯處,東靠東山路,南北兩側連接建設北路,西接迎賓路。在西成高速鐵路線路中,江油站距上行車站江油北站37千米,距下行車站青蓮站14千米;在寶成鐵路線路中,江油站距上行車站馬角壩站55千米,距下行車站綿陽站42千米。

建築規模


建築設計

設計理念
江油站站房大樓的外觀造型如一扇扇打開的屏風,彰顯了韻味悠長的李白文化;站房整個屋面通過直立鎖邊使大樓有機相容,顯得整潔美觀,減少旅客候車時的壓抑感;迎面的外壁是凹凸有致的菱角,鑲嵌在上面的一個個菱形的窗孔,充分展現了江油作為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故里的歷史文化氣息和浪漫的文化底蘊。
設計參數
截至2010年6月,江油站總佔地面積58233平方米,江油站站房建築面積達7990平方米,建築高度22.58米,兩個候車大廳面積分別為2870平方米、2160平方米,可容納3500名旅客候車。
截至2010年11月,江油站站房採用鋼架結構,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耐久性設計年限為100年,抗震烈度為7度。
截至2011年7月,江油站站房屋面檐口高度為22.2米,屋脊高度為22.715米,屋脊線至天溝的水平投影距離最長為22.35米,屋面面積約7550平方米,防水等級為一級。

整體布局

站房內部
江油站站房分地上二層、地下局部一層。基礎採用獨立基礎,站房主體為現澆混凝土框架結構和大跨度網架結構,站場包括進出站口地道一條,人行過街天橋一條。
江油站站房屋面系統面板為鋁合金屋面板,直立鎖邊鋁鎂錳金屬屋面,整個屋面以東西兩邊四等份中線為屋脊線東西兩邊各呈坡面,屋面部分主要包括鋁鎂錳合金屋面板、鋁單板檐口板和不鏽鋼天溝排水系統。
站房外部
江油站進站口通過台階與站前廣場相連,站前廣場正前方設置有停車場。

站台線路


截至2011年4月,江油站站台規模4台10線,途經的線路是西成高速鐵路、寶成鐵路。

運營情況


票務服務

截至2013年1月,江油站有12個售票窗口,一台自助取票機,方便旅客購買車票。
2020年6月,江油站啟用電子客票服務,乘客刷證或掃碼即可進站。

設備設施

重點旅客候車服務區
截至2015年3月,江油站設有重點旅客候車區,並提供專人服務。

輪椅

截至2015年3月,江油站候車室備有輪椅,方便行動不便的旅客乘車。

交通換乘


公交線路

截至2016年5月,開往江油站的公交線路有兩條,線路如下。
序號公交線路起點終點
1江油公交1路江油汽車客運站江油站公交樞紐站
2江油公交2路市中醫院江油站公交樞紐站

長途汽車

截至2012年11月,在江油站出站的旅客,可乘坐江油汽車站的客運大巴,極大的方便了旅客出行。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江油站項目部在重建站房過程中,克服了工期緊迫的困難、解決了建設物資緊張的問題、攻克了因春運期間旅客人流量大影響施工、工藝結構等複雜困難,確保了江油站提前42天開通運營。

文化特色


進站口花壇

江油站進站口設有“李白故里,美麗江油”字樣的花壇,展現了江油作為李白故里的歷史文化氣息和浪漫的文化底蘊。

價值意義


江油站的開通運營,為江油市及周邊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安全、快速、經濟的運輸服務,為江油市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活力,成為了江油市的地標性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