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觀察

中國發展出版社主辦半月刊

《中國發展觀察》創刊於2005年,是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國發展出版社主辦的經濟社會類綜合性期刊。

據2020年第Z1期《中國發展觀察》期刊內頁顯示,《中國發展觀察》編委會有顧問21人,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24人,編輯委員會有委員3人、特聘委員3人,編輯部成員4人,總編室1人。

據2020年3月28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發展觀察》共出版文獻5612篇,總被下載902880次、總被引19507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633、(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08。據2020年3月2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國發展觀察》載文量為5670篇、基金論文量為146篇,被引量為15817次、下載量為95986次;2017年影響因子為0.94。

歷史沿革


2005年,《中國發展觀察》創刊。
2013年,《中國發展觀察》百期紀念暨劉奇“三農觀察”專題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回良玉致信祝賀。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9年,《中國發展觀察》組文入選第三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

欄目介紹


《中國發展觀察》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以發展為主線,以經濟為重點的綜合性月刊。發展中心的專家群,是月刊的強力支持者和基本作者。
《中國發展觀察》從政策的角度觀察、探索中國的發展道路,力爭用鮮活、通俗的文字為“思者”開闢一塊自由的園地。
2005年創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卷首語、發展論壇、千言策、聚焦新農村建設、產業振興專欄、金融街、後花園、中國經營大師徵文。
收錄情況
中國期刊網收錄、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收錄期刊。

專題

我社編輯出版《榆林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報告》
胡錦濤總書記考察榆林
《中國發展觀察》雜誌誠徵廣告經營合作夥伴
歡迎訂閱《中國發展觀察》歷年合訂本
《中國發展觀察》2009年開始征訂

人員編製


據2020年第Z1期《中國發展觀察》期刊內頁顯示,《中國發展觀察》編委會有顧問21人,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24人,編輯委員會有委員3人、特聘委員3人,編輯部成員4人,總編室1人。
《中國發展觀察》編輯委員會成員名單
職務名單
顧問王夢奎孫曉郁盧中原劉江
劉世錦劉向東劉鶴李偉
李克穆李劍閣李玉台吳基傳
陸百甫陳清泰陳錫文金人慶
侯雲春韓俊魯志強謝伏瞻
樓繼偉
委員車海剛張詩雨楊良敏-
特聘委員馬曉河劉奇劉尚希-
編輯部成員劉長傑高妍蕊張倪蔣志穎
總編室張菀航
《中國發展觀察》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名單
丁寧寧王一鳴王慧炯盧邁
馮飛米建國央吉李京文
李泊溪李善同任興洲呂薇
吳敬璉余斌陳小洪林毅夫
張軍擴張來明張小濟張卓元
郭勵弘夏斌隆國強葛延風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社長車海剛
常務副社長張詩雨
總編輯楊良敏
編輯部副主任杜悅英
總編室副主任馬玉榮

主要成果


收錄情況
《中國發展觀察》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維普網等收錄。
出版發行
據2020年3月28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發展觀察》共出版文獻5612篇。
據2020年3月2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國發展觀察》載文量為5670篇、基金論文量為146篇。
影響因子
據2020年3月28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發展觀察》總被下載902880次、總被引19507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633、(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08。
據2020年3月2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國發展觀察》被引量為15817次、下載量為95986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中國發展觀察》影響因子為0.94,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1595名。

獲得榮譽


期刊文章獲獎
1、中國經濟報刊協會“幾年改革開放30周年”新聞大賽(第21屆中國經濟新聞大賽),《中國發展觀察》選送的三篇(組)文章分別獲得二、三等獎。
2、中國經濟報刊協會“慶祝新中國見過60周年”新聞大賽(第22屆中國經濟新聞大賽),《中國發展觀察》選送的兩篇(組)稿件分獲得一等獎和三等獎。
3、中國經濟報刊協會主辦的首屆“節能減排環保新聞大賽”,《中國發展觀察》選送的一篇文章獲得銀獎。

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中國發展觀察》辦刊宗旨是“堅持以發展為主軸,以經濟為重點,以中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發展政策為主線,突出現在,著眼未來,兼顧過去”。
投稿須知
1、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前瞻性、邏輯性、實用性、指導性和可讀性。
2、文稿務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字準確,重點突出,層次清楚,文字精鍊,引用資料請附參考文獻。全文(包括中、英文摘要、圖、表和參考文獻)撰寫的文章字數以2500-4500字為宜。
3、作者單位負責審查稿件的真實性、保密性和未一稿兩投。若屬基金資助,或中國國家攻關項目,或獲科技成果獎,或參加中國國際學術會議者,請註明並請附上有關證明材料。
4、投稿內容務必真實,請勿一稿兩投或抄襲別人稿件,或私自發表別人的研究成果或資料,由此造成的一切後果,概由投稿人自負。
5、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編輯部可以對投稿作文字修改、刪節,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請作者考慮。
6、投稿時務請另頁附第一作者的姓名、性別、年齡、最高學歷、職務、職稱、工作單位和詳細通訊地址、聯繫電話(包括區號、辦公電話、住宅電話、行動電話)、郵政編碼、Email等,以便編輯部聯繫和作者資料存檔。

社會事件


學術交流
2015年11月14日,“國研智庫論壇·網際網路+金融峰會”在亞洲酒店舉行。中國發展出版社社長、《中國發展觀察》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國研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包月陽進行了會議主持並發表致辭。

投稿須知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鍊,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簡介,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註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註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範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元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採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採用腳註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於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後,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繫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複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誌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繫本部。
10、請在文稿後面註明稿件聯繫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繫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繫有關事宜。

目錄內容


1.民生的重量觀察家
2.有效推進網路輿論監督制度化建設劉國軍
3.面對風險與挑戰的戰略抉擇劉尚希
4.我國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丁元竹
5.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若干措施陳劍
6.經濟運行趨於正常增長軌道積極推進相關領域改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
7.2009年我國農產品價格變化情況及趨勢分析方松海,黃漢權
8.勞動力市場新特點和展望中國發展觀察 蔡昉
9.信息動態
10.建立環境與健康風險管理制度蘇楊,段小麗
11.投資陷阱及其治理常平凡
12.媽祖創意文化產業中的政府職能陳淑媛
13.中國——東盟區域合作發展面臨新機遇楊良敏
14.外包合作是企業變革大趨勢沈剛
15.支持村鎮銀行財稅新政需完善李瑞紅
16.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進程魏趁
17.三農觀察(四)農民變市民該不該交出土地劉奇
18.著力將財產性收入培育成農民增收新亮點塗聖偉
19.英美金融監管制度演變歷程比較及啟示馮融,付彩芳
20.對國際貨幣體系重構與人民幣國際化的若干思考謝謙
21.公益捐贈法有待完善和細化朱向東
22.公司法上的合約糾結沈剛
23.新型城市化戰略選擇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24.開源仍要努力節流必須先行張妮
25.滿腔激情鑄"紅劍"——記浙江紅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周鳳劍吳文超
26.他為"富二代"樹起了耀眼的標桿——記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團總裁孫羽中應傑
27.新多集團——中國五金之都的璀璨明珠趙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