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黃花稔
錦葵科黃花稔植物
直立多枝半灌木,高達1米,全株有星狀氈毛或柔毛。葉菱形或矩圓狀披針形,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托葉刺毛狀。花腋生,中部以上有節;無小苞片;萼杯狀,5裂,裂片三角形;花黃色,花瓣倒卵形。蒴果盤狀,分果爿8-10,頂端具2短芒。
分佈於雲南、貴州、四川、湖南、廣東、廣西、台灣、福建;中南半島和印度也有。性耐旱,常見於曠野灌叢間。
白背黃花稔
葉菱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5-45毫米,寬6-20毫米,先端渾圓至短尖,基部寬楔形,邊緣具鋸齒,上面疏被星狀柔毛至近無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狀柔毛;葉柄長3-5毫米,被星狀柔毛;托葉纖細,刺毛狀,與葉棲近等長。
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2厘米,密被星狀柔毛,中部以上有節;萼杯形,長4-5毫米,被星狀短綿毛,裂片5,三角形;花黃色,直徑約1厘米,花瓣倒卵形,長約8毫米,先端圓,基部狹;雄蕊柱無毛,疏被腺狀乳突,長約5毫米,花柱分枝8-10。
果半球形,直徑6-7毫米,分果爿8-10,被星狀柔毛,頂端具2短芒。
花期秋冬季。
白背黃花稔
常生於山坡灌叢間、曠野和溝谷兩岸。分佈於越南、寮國、柬埔寨和印度等地區。
莖皮纖維可代麻;全草入葯,有疏風解熱、散瘀拔毒之效。有消炎解毒、祛風除濕、止痛之功。
本種與拔毒散 S. szechuensis Matsuda 很相似,但本種葉柄較短,花單生於葉腋,和雄蕊柱無毛而與後者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