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死亡實驗的結果 展開

死亡實驗

2001年奧利弗·西斯貝格導演電影

《死亡實驗》(德語:Das Experiment),2001年的德國電影,故事改編自Mario Giordano於1999年出版的小說《黑盒》,而小說則根據1971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監獄實驗寫成。

《死亡實驗》是由奧利弗·西斯貝格執導,莫里茲·布雷多、克里斯汀·伯克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介紹了計程車司機塔瑞克·法德看到報紙上一個徵招心理實驗對象的廣告前去應聘,與其他19名各行各業各年齡段的男性應聘者被分為兩組,分別扮演十二名囚犯和八名獄警,實施為時2周的模擬監獄實驗。

劇情簡介


規則和人的行為之間,好的規則,會讓人們從事好的行為;壞 的規則,則會為個人惡的行為提供平台;當一個反自然法的規則在控制人們行為的時候,必然造成矛盾的加劇,最終被推翻,就像此部電影的最後,“囚犯”衝擊“獄警”一樣。更深層次反映的是,制度和人性的關係:一個良好的制度,會引導人性向善,雖然也會有一些小小的惡;但惡的制度,必然把人性中的惡表現出來,但人性中對善的追求必然會將這種制度推翻,這也是導演在最後讓“囚犯”得到自由,也讓觀眾得到了心靈的解放。這並非電影的套路所致,也無關人性本身為善為惡,因為人性本來就不是非善即惡的,此種安排乃是人性向善使然。
片子取自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結果似乎更加殘酷了一些,至少在各種介紹中,還沒有出現兩死三傷的慘劇。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Tarek Fahd - Häftling Nr. 77/Prisoner #77莫里茲·布雷多/Moritz Bleibtreu
Steinhoff - Häftling Nr. 38/Prisoner #38克里斯汀·伯克/Christian Berkel
Schütte - Häftling Nr. 82/Prisoner #82奧列佛·斯托科斯基/Oliver Stokowski
Joe - Häftling Nr. 69/Prisoner #69Wotan Wilke Möhring
Häftling Nr. 53/Prisoner #53Stephan Szasz
Häftling Nr. 40/Prisoner #40Polat Dal
Häftling Nr. 21/Prisoner #21Danny Richter
Häftling Nr. 15/Prisoner #15Ralf Müller
Häftling Nr. 74/Prisoner #74Markus Rudolf
Häftling Nr. 11/Prisoner #11Peter Fieseler
Häftling Nr. 86/Prisoner #86Thorsten Dersch
Häftling Nr. 94/Prisoner #94Sven Grefer
Berus - Strafvollzugsbeamter/Guard賈斯特斯·馮·多納伊/Justus von Dohnanyi
Kamps - Strafvollzugsbeamter/GuardNicki von Tempelhoff
Eckert - Strafvollzugsbeamter/GuardTimo Dierkes
Bosch - Strafvollzugsbeamter/GuardAntoine Monot Jr.
Renzel - Strafvollzugsbeamter/GuardLars Gärtner
Gläser - Strafvollzugsbeamter/GuardJacek Klimontko
Stock - Strafvollzugsbeamter/GuardMarkus Klauk
Amandy - Strafvollzugsbeamter/GuardRalph Püttmann
Professor Dr. Klaus Thon - WissenschaftlerEdgar Selge
Dr. Jutta Grimm - Wissenschaftler/Scientist安德麗亞·薩瓦茲/Andrea Sawatzki
Lars - Wissenschaftler/Scientist菲利普·霍奇邁爾/Philipp Hochmair
Assistent/AssistantKlaus Spinnler
Assistent/AssistantTristan Vostry
Dora - Die Anderen/The Others瑪倫·艾格特/Maren Eggert
Ziegler - Die Anderen/The Others安德魯·雲格/André Jung
Hans - Die Anderen/The OthersUwe Rohde
Dennis - Die Stimmen/The Voices (voice)Heiner Lauterbach
Taxifahrer/Taxi Driver - Die Stimmen/The Voices費斯·阿金/Fatih Akin
Nachrichtensprecher/NewscasterChristiane Gerboth

職員表

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

詳細劇情


電影中的男主角任職計程車司機,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報紙上的心理實驗招聘廣告並前往應徵。其後,男主角與其餘19人被選為實驗對象。其中8人被選為獄卒,其餘12人為犯人。只要完成為期2星期的實驗,每人可收到4,000馬克作為酬金。若有人在此次實驗中動武則會立即被取消資格。此外,男主角收受傳媒酬金為其偷拍實驗內容。
開始時各人相安無事,有講有笑。其後情況逐漸失控,擔任獄卒的角色開始動刑虐待犯人。其中一名獄卒因不願同流合污而被其他獄卒貶為犯人,最後甚至監控該實驗的研究員及女助理皆被失控的獄卒囚禁。雖然最後眾人逃脫,但其中82號犯人及負責此次實驗的主管被殺死。

角色介紹


塔蘭克
1.
塔蘭克
很顯然,塔蘭克作為電影的主角,扮演著非常重要的 角色。他使獄警與囚犯雙方的矛盾不斷尖銳。他很清楚如何利用他人的性格特點。這就是為何他會要求巴利將記錄監獄中情況的紙條交給朵拉。
2. 巴利
巴利這個人物個性也是十分的鮮明。作為一個老師,而且筆者認為很大程度上巴利是一位幼兒教師,巴利身上有很多的閃光點,但就是因為這些閃光點,致使他被已經瘋狂的獄警們圍毆、虐待。在最後的暴亂中,巴利的行為出人意料但是又合情合理——他拿起了滅火器,砸死了艾克特。
3. 艾克特
不得不說,一開始艾克特就表現出了他好色的本質,到最後果然如此。他未婚、無子、工作在這幾人當中收入不算上等、頭腦簡單易受人擺布。應該說,在以伯瑞斯為首的獄警里,最忠實的走狗就是艾克特。同時他也是一個最不守規矩的人。攜帶槍支和酒水也是他的所作所為。
4. 周·米勒
周是個性格軟弱的人。在某些方面確實偏女性傾向。實際上,編劇似乎將他的定位定在男同性戀上——雖然,真正的男同性戀中,女性化的男性只是一小部分。他的女性化傾向在很多微小的地方都有表現,在上文中也有提及。周的失控和病態表現似乎是順理成章的。
5. 唐恩
唐恩是一個習慣於下達命令指示的人,這是由他的工作性質決定的。他在情況失控之前的指令都不是生硬的,相比艾克特來說,他的指令更容易讓他人服從。在情況失控之後,他也是第一個放下自己的警棍離開伯瑞斯和塔蘭克的爭鬥現場的人。這種習慣性的命令下達者不會成為領頭人,但是也從不會使自己失控。
6. 舒特
舒特的一生說起來很悲哀,但他也是幸運的。說是悲哀是因為他沒有一個朋友,卻掩飾了一輩子。而說他幸運的原因是因為他在去世之前,終於有了一個朋友。
舒特在看到自己的朋友收到伯瑞斯不公平的待遇時大聲的呵斥,最後被伯瑞斯一行虐待致死。
在一開始的時候,會有人認為他是個虛偽的人,拚命的表達自己有很多朋友,有很多認識的人。但是其實他只是太害怕寂寞。
對於舒特筆者認為還有很多話想說,但是不想評論太多。只能說他是一個可愛,也值得被愛的小老頭。
7. 斯泰霍夫
斯泰霍夫是所有人裡面最冷靜的人。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我只是在這裡觀察並報告,以及不讓自己被控制住。他所有的行為也是在維持一切的安定,不讓衝突出現。
8. 杜克·瑞恩博士
他是整個實驗的操作者,但同時也是一個劊子手。如果伯瑞斯是殺人犯,那麼瑞恩不僅給了他子彈和槍,還不住地看著他點頭微笑。這或許就是“實驗”的罪惡之處,人不能期待扮演上帝的角色,只有上帝才有創造生活情景的權力。他明明有停止實驗的權利,卻因為一己私利而繼續實驗,終於釀成慘劇。
9. 伯瑞斯
他是整部劇中最重要的人物。從某種角度來說他甚至是核心。假如沒有77號,他也會成為獄中的領頭,然後滿足自己的慾望。對獄卒來說,權力是真實存在的。而暴力之外,折磨人的手段更是千變萬化的。伯瑞斯的爆發恐怕是這種權力給他提供了一個發泄的通道,不難想象,這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必定是極為失敗的。Criminal Minds的分析,就是他多半是個性無能,在嘗到權力所帶來的快感后的勃起,這是雄性激素壓抑很久沒有發泄的原因,他沒有妻子或者妻子很早就離開了他。沒有孩子,卻要聲稱自己是個好父親。他的掩飾,很虛偽,一身暫新的西裝也無法掩蓋醜惡的內心,也改變不了自己失敗的處境,渾身發臭,生活也一團污糟。是的,實驗是假的,但生活的傷痕卻是真是存在的。他也許沒有在尋找報復的機會,但卻到了一次報復的機會,體會到權力的魅力並為之喪失自己。伯瑞斯最後猙獰的對77號說:是你先挑起的(是你的錯)。他臉上充滿痛苦和些許悔恨,彷彿他一直都不想這樣。他和女醫生之間的一次對話表現了他某種矛盾的心態。當時事態正準備一發不可收拾,女醫生說要結束實驗,這意味著要結束他人生中最爽的一段歲月。他說,不,我只聽瑞恩教授的指示。他不斷給自己強調自己的反常是在完成瑞恩教授的實驗,給自己的罪惡賦予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