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損傷

脾損傷

脾損傷是最容易受到損傷的腹腔臟器之一。占整個腹部鈍器創傷的20%~46%,病死率達3%~23%。脾損傷分為外傷性、自發性和醫源性損傷三大類,外傷性脾損傷最常見,約佔85%。脾損傷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腹低血壓和失血性休克癥狀。脾損傷以手術治療為主。脾損傷輕度,治療及時可治癒;脾破裂合併其他損傷,死亡率較高。脾損傷可導致腹腔內出血、繼發脾囊腫、脾膿腫等併發症。

就診科室


● 普通外科

病因


● 脾損傷根據病因可分為外傷性脾損傷、醫源性脾損傷及自發性脾損傷三類。
● 85%以上的脾損傷由外傷引起。

癥狀


● 脾損傷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腹低血壓和失血性休克癥狀。
● 脾損傷大多數有外傷史。
● 初期噁心、嘔吐,左上腹部疼痛、壓痛,進而擴展至全腹痛。
● 脾損傷隨著出血量的增加,可出現腹脹、低血壓,以及煩躁、口渴、心悸呼吸急促等休克癥狀。

檢查


● 確診脾損傷需要進行實驗室檢查、超聲檢查、腹腔穿刺、影像學檢查等。
● 超聲檢查:首選方法,有助於觀察脾損傷的程度、分型等以及觀察病情發展。
● 實驗室檢查:脾破裂出血時血常規可用於判定失血程度,電解質、凝血功能等有助於判斷病情及其他合併傷。
● 腹腔穿刺:根據穿刺抽出的液體可判斷腹腔內臟器有無損傷,哪一類臟器損傷。
● 影像學檢查:X線檢查、CT檢查以及核素掃描等影像學檢查都是無創檢查,有助於脾損傷以及其他臟器損傷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診斷


● 醫生根據外傷史、臨床表現以及腹腔穿刺、影像學檢查等診斷本脾損傷。
● 脾損傷大多數有外傷史。
● 噁心、嘔吐,左上腹部疼痛、壓痛,進而擴展至全腹痛。隨著出血量的增加,出現腹脹、低血壓,以及煩躁、口渴、心悸呼吸急促等休克癥狀。
● B超或CT檢查顯示破碎的脾臟、較大的脾包膜下血腫及腹腔內積血。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肝破裂、左腎破裂、胰腺損傷等疾病進行鑒別。
● 自發性脾損傷常不能在術前確診。
● 醫生通過體格檢查、B超、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可以幫助鑒別診斷。

治療


● 根據脾損傷的診斷分級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輕度損傷可以保守治療,較重損傷需要及時手術。

手術治療

● 脾保留手術的原則是先保命再保脾,根據年齡、損傷程度等選擇保脾或脾切除術以及手術方式。
● 手術后需注意嚴密觀察和隨訪。

保守治療

● 脾損傷分為4級:Ⅰ級損傷可以酌情採用非手術治療,其他級別均需手術治療。

危害


● 脾損傷可發生腹腔內出血、繼發脾囊腫、脾膿腫等併發症。
● 脾損傷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

預后


● 脾損傷的程度、診斷治療是否及時和出血速度等因素決定了治療后的效果。脾破裂死亡率很高,合併臟器損傷越多死亡率越高。

預防


● 注意出行安全,避免外傷的發生。

參考文獻


● [1]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脾功能與脾臟外科學組。脾損傷脾保留手術操作建議指南。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7(6):42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