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翠微寺的結果 展開

翠微寺

福建省福州市寺廟

翠微寺為福州名剎,原名翠微院。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建於後唐天成元年(926年)。

基本介紹


翠微寺為福州名剎,原名翠微院。《福州市郊區志》記載:後唐天成元年(926年)開山,北宋至和三年(1056年)重建。明萬曆間漸頹廢,后重建。現存主體結構系清光緒丁亥年(1887年)由湧泉寺第一百二十六代住持妙蓮、翠微寺前住持福經重新修建。“文革”時寺內佛像被毀,寺廟破損嚴重,曾被作為知識青年點。近年,游僧釋中騰同鄉人集資重修寺廟,重塑佛像,香火才逐漸旺盛。寺宇坐北向南,土木結構,由大殿、左右廂房、配殿、庭院組成,佔地面積840平方米。宋理學道統繼承人黃榦曾有詩作《游翠微院》傳世,詩曰:“古寺殘僧少,孤村碧樹圍。明朝山下路,愁絕望煙歸。”1998年2月翠微寺被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晉安北峰群山連綿,面積四百多平方公里。商周時人類就開始在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滅閩越國,徙其民於江淮間,在東冶(今福州)不少閩越族人乘戰亂之機逃往北峰山區,開發和建設了北峰山區。南朝至唐代,古人先後在北峰建造了瑞峰林陽寺、翠微寺等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