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M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短波授時台
(BPM)每天24小時連續不斷地以四種頻率(2.5MHz,5MHz,10MHz,15MHz同時保證3種頻率)交替發播標準時間、標準頻率信號,覆蓋半徑超過3000公里,授時精度為毫秒(千分之一秒)量級;長波授時台(BPL)每天定時發播載頻為100KHz的高精度長波時頻信號,地波作用距離1000-2000公里,天地波結合,覆蓋全國陸地和近海海域,授時精度為微秒(百萬分之一秒)量級。
BPM是中國科學院陝西天文台的短波授時台,位置大約在北緯34.9度,東經109.6度,海拔高度在300米左右。全天24小時發送。該台於1970年7月18日建成,1980年通過國際技術鑒定,正式使用。1986年正式使用了BPL長波授時台。時間精度為30萬—100萬年誤差小於1秒。精度排名位居世界第八位。關於陝西天文台的授時信標台,即BPM的對時(也可看作對頻率)的方法是:
59分00秒——59分40秒,拍發電碼呼號,BPM(持續時間40秒)
59分40秒——60分00秒,發送語言呼號,標準時間標準頻率發播台。(持續時間20秒)
00分00秒——05分00秒,發送協調時(UTC)的秒信號
05分00秒——10分00秒,發送世界時(UTI)的秒信號
10分00秒——15分00秒,發送無調製的載波,無聲
15分00秒——25分00秒,發送協調時秒信號
25分00秒——29分00秒,發送世界時秒信號
29分00秒——29分40秒,拍發電碼呼號,BPM(持續時間40秒)
29分40秒——30分00秒,發送語言呼號,標準時間標準頻率發播台。(持續時間20秒)
頻率為 2500KHz 5000KHz 10000KHz 15000KHz,BPM每天24小時以2.5,5,10,15MHz四種載頻交替發播標準時間頻率信號,覆蓋全國,授時精度為毫秒量級。協調時UTC和世界時UT1 的標準時號用1KHz標準音頻調製載頻產生,秒信號長度分別為10ms(UTC)和100(UT1),整分信號均為300ms。
利用短波時號進行時頻傳遞與校準是一種廉價而方便的方法,對於要求同步偏差在1ms量級的用戶特別有利。同時對於某些高準確度同步要求的用戶,作為粗(初)同步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短波授時的基本方法是由無線電台發播時間信號(簡稱時號),用戶用無線電接收機接收時號,然後進行本地對時。我國目前有國家授時中心的BPM,上海天文台的XSG(每天世界時3h,9h前後發播幾分鐘,主要為附近航海者服務)以及台北的BSF(每天世界時1h至9h發播)。陝西BPM的發射台位置位於蒲城,發射頻率為2.5MHz,5.0MHz,10MHz,15MHz交替全天發播。發播的是世界時UT1和協調時UTC,全天24h連續發播。BPM從1981年7月1日開始發播時號,1983年3月1日以後的發播程序是:0~10min,15~25min,30~40min,45~55min發播UTC時號。秒信號為正弦波1kHz調製的10個周波,即秒信號長10ms,整分信號為1kHz調製的300個周波,即分信號長300ms。25~29min,55~59min發播UT1時號。秒信號為正弦波1kHz調製的100個周波,即秒信號長100ms,整分信號為1kHz調製的300個周波,即分信號長300ms。10~15min,40~45min發播無調製載波。29~30min,59~60min發播BPM台站呼號。呼號前40秒為莫爾斯電碼,后20秒為女聲漢語語音通告。
為了保證BPM時號的可靠性和準確度。監控鍾房定時對各輸出信號及接收的BPM 時號通過自動比對系統和時號示波器進行監測記錄。由於存在發射時延測量誤差、接收時延測量誤差以及接收機工作狀態調整等相互並不完全獨立的誤差因素.一年多來監測的BPMc時號的誤差均≤ ±20gs,所以可以說.採用目前的時頻控制方法,天線端的BPMc時號精度優於±50∞ 可以實現。
BPM短波授時台的優點
利用短波時號進行遠距離時頻校準,主要設備是短波接收機,原則上講,市場上出售的短波接收機都可以用於接收短波時號。如果離短波發射台較遠,接收信號較弱,專門用於對時或校頻的用戶則應使用高性能的短波接收機,並且要正規的架設接收天線。目前,國家授時中心已研製成專門用於短波對時和校頻的自動測量接收設備。需注意的是BPM的UTC與BIPM的UTC相比超前20ms,另外,短波發播受電離層變化的影響和太陽活動的影響較大。接收時應避開日出、日落時間,電離層擾動期間應盡量接收載頻較高的時號,以保證接收時號的清晰可辯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