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規則三角網

曲面數據結構

不規則三角網(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模型採用一系列相連接的三角形擬合地表或其他不規則表面,常用來構造數字地面模型,特別是數字高程模型。最常用的生成方法是Delaunay剖分方法。TIN在表示複雜表面方面具有許多優越性,國面被廣就應用於數字製圖、地圖表面的模型化及分析以及LIS中。

Delaunay三角形產生準則的最簡明形式是,任何一個Delaunay角形的外接圓不能包含其他任何點在該圍的內部(Delaunmy,1934)。

簡介


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也名“曲面數據結構”,是由Peuker和他的同事於1978年設計的一個系統,它是根據區域的有限個點集將區域劃分為相連的三角面網路,三角面的形狀和大小取決於不規則分佈的測點的密度和位置,能夠避免地形平坦時的數據冗餘,又能按地形特徵點表示數字高程特徵。TIN常用來擬合連續分佈現象的覆蓋表面。
不規則三角網數據結構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因素:
(1)佔用的內存空間;
(2)是否包含三角網中的各三角形、邊及節點間的拓撲關係;
(3)數據結構使用的效率。

狄洛尼三角網


在所有可能的三角網中,狄洛尼(Delaunay)三角網在地形擬合方面運用的較普遍,因此常被用於TIN的生成。在狄洛尼三角網中的每個三角形可視為一個平面,平面的幾何特徵完全由三個頂點的空間坐標值(x,y,z)所決定。存儲的時候,每個三角形分別構成一個記錄,每個記錄包括:三角形標識碼、該三角形的相鄰三角形標識碼、該三角形的頂點標識碼等。頂點的空間坐標值則另外存儲。
用途:
(1)利用這種相鄰三角形信息,便於連續分佈現象的順序追蹤和查詢檢索,例如對等高線的追蹤;
(2)利用這種數據結構,可方便地進行地形分析,如坡度和坡向信息的提取,填挖方計算,陰影和地形通視分析,等高線自動生成和三維顯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