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恩斯特·托勒爾的結果 展開

恩斯特·托勒爾

恩斯特·托勒爾

恩斯特·托勒爾(Ernst Toller,1893年12月3日∼1939年5月22日)是1920年代最出名的德國劇作家之一,也是德國表現主義戲劇的重要代表作者,與喬治·凱澤(Georg Kaiser)齊名。托勒爾的戲劇特色,在於他的戲劇與他的政治參與密切相關,幾乎他的每一部劇作都帶有政治主題,宣揚他的左傾政治理念。

人物生平


托勒爾自幼生長在猶太家庭中,居住在當時屬波蘭的Samotschin地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曾經在法國留學,不過在他後來的寫作資料中,很少提到在法國的經歷。1914年大戰爆發時,因為自幼猶太背景生活中的疏離感,為了追求能夠加入當時德國主流社會的認同,因此主動從軍參戰,而在戰場上卻看到了實際的戰爭殘酷,他自己也在1916年時負傷回鄉,從此改變了原本的態度,徹底轉向反戰。
托勒爾在1917年回到慕尼黑大學就學后,又接觸了馬克思主義思想,之後便開始參與校園中的學生運動,以及巴伐利亞地區的獨立社會民主黨的相關活動,並且在1918年參與巴伐利亞蘇維埃革命,在革命失敗后,1919年為魏瑪政府所逮捕,從1919年到1924年間在獄中度過五年歲月,而他就是在這五年間,寫下他最重要的劇作,而這幾部劇作首演時,作者本人都無緣目睹。而因為本身的爭議性,在1920年代快速成為德國最出名的劇作家,作品被翻譯成27國語言。
1924年出獄后,托勒親自率領自己的作品《亨克曼》等巡迴演出,並且受邀造訪美國以及蘇俄。1927年與導演厄文·皮斯卡托(Erwin Piscator)合作的《哈啊!人生如斯》,後來被人譽為是比擬俄國的安東·契訶夫(Anton Chekhov)與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nislavski)的黃金編導組合。
1930年代的托勒爾除了寫舞台劇之外,同時也寫廣播劇本,以及一部沒有完成的電影劇本。1933年希特勒執政后,因為托勒爾本身的猶太背景以及左傾政治思想,不為納粹所容,因此流亡美國,納粹並公開焚燒托勒爾著作,托勒爾並因此寫下自傳《德國青年》。流亡后的托勒爾並不得意,因為語言的隔閡,托勒爾的作品在美國沒有觀眾,加上婚姻失敗,1939年最後在紐約自殺身亡。

代表作品


恩斯特·托勒爾
恩斯特·托勒爾
托勒爾的重要劇作包括《轉變》(Die Wandlung)、《群眾與人》(Masse Mensch)、《德國青年亨克曼》(Der deutsche Hinkemann)、《哈啊!人生如斯》(Hoppla, wir leben!),The machine wrechers《機器粉碎者,詩集《燕子集》,以及自傳《德國青年》(Eine Jugend in Deutschland,英譯《我是德國人》I wasa German)等。

《轉變》

是在1918年時原本是當成是宣傳革命的傳單而寫,最後在獄中完成,1919年出版後由Karl Heinz Martin執導首演。《轉變》是托勒爾的自傳性質作品,劇中主角腓德烈(Fredrich)就是托勒爾本人的化身,在這部劇作中總共有十三個畫面(Bilder,相當於“景”的戲劇分隔單位)使用了表現主義戲劇的真實畫面與夢幻畫面交錯的技巧,表現腓德烈如何從志願從軍,到最後成為革命者,最後全劇在呼喊革命中結束。
根據派特森(Michael Patterson)的研究,在馬丁(Karl Heinz Martin)執導的《轉變》首映中,是就目前的紀錄來看,在德國劇場中最早使用燈光的明滅(black out)作為分場手法的戲劇,不同於當時流行的寫實主義戲劇,多還是倚靠布幕分場。

《群眾與人》

《群眾與人》是在巴伐利亞革命失敗后的獄中作品,一改在《轉變》中對於革命的樂觀態度,敘述主角“女人”—頌雅(Sonja)雖然是處在中產階級背景,卻傾向支持革命,最後夾在代表政府威權的丈夫與代表革命暴力的“無名氏”之間無法抉擇,一方面她反對政府對人民的壓迫,一方面她的人道主義又反對暴力的革命手段。在其領導的革命失敗后頌雅被軍方逮捕並在最後被槍殺。在劇作表現上,也是一部表現主義的作品,使用真實畫面與夢幻畫面交錯的技巧,全劇有七個畫面,其中有三個是夢幻畫面。

《德國青年亨克曼》

1923 年之後托勒爾的風格從表現主義逐漸轉向回到寫實的傳統,《亨克曼》甚至可以說是一部佳構劇,在這部劇作中,托勒爾的興趣也從表現革命英雄,轉向表現在1920年代威瑪德國實際受到大戰傷害以及社會壓迫的勞工生活。亨克曼是《亨克曼》的主角,這個名字在德文中是“殘疾者”之意,亨克曼在大戰中因為受傷而失去性能力,個性也變得乖戾古怪,妻子因為無法忍受這樣的個性而出軌,亨克曼在馬戲團中工作扮演茹毛飲血的德國巨人,卻遭到訕笑,整部劇作以一個三角戀情為中心,卻展現到了外在社會中的層層相互壓迫。《亨克曼》是托勒爾在1920年代演出次數最多的作品。

《哈啊!人生如斯》

《哈啊!人生如斯》所處理的問題則是1919年革命的同志,在革命八年之後面對時勢變遷、同志的變節,以及潛在的、新興的納粹左派勢力,應當如何自處的問題。主角卡爾·湯瑪斯(Karl Thomas)在革命失敗后,因此精神不正常,先後在監獄與精神病院中關了八年,出獄后看到過去的同志修正主義者威廉·基曼(Whilhem Kilman)反而成為了政府中的高官,並且製造供戰爭用的毒氣。湯瑪斯又從旅館中的工作,看到各種光怪陸離的社會現狀,在氣憤下欲殺基曼,但是在湯瑪斯打算下手時,基曼卻為右派所暗殺,警察以為湯瑪斯是兇手而逮捕,湯瑪斯以為他原本是為了基曼倒向右派而欲殺之,但是反而卻被右派所殺,在大感世界的荒謬的同時,最後決定自殺。根據紀錄,在首演結束時,在場的工人觀眾紛紛起立合唱國際歌。
《哈啊!人生如斯》是一個相當難以給予定位的作品,因為這部劇中包含了托勒爾與皮斯卡托的共同創作,而前者傾向的是一種個人英雄式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而後者傾向集體主義的社會主義,在合作期間也有不小的摩擦,根據托勒爾原本的初稿,湯瑪斯原本是要更積極的投向革命,選擇自殺是皮斯卡托修改後的結果。此外,《哈啊!人生如斯》是在皮斯卡托新蓋好的劇場中首演(Piscator Buhne),使用了三層樓的特殊設計舞台,並且在劇中插入了新聞電影影片,可說是在劇場中使用多媒體技術相當早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