麈尾

麈尾

麈尾,漢語詞語,讀音為zhǔ wěi,古人閑談時執以驅蟲、撣塵的一種工具。出自《麈尾銘》,作名詞。

引證解釋


古閑談執驅蟲、撣塵具。細木及端插設獸毛,獸毛垂露,類似馬尾松。因古代傳說麈遷徙時,以前麈之尾為方向標誌,故稱。后古人清談時必執麈尾,相沿成習,為名流雅器,不談時,亦常執在手。
晉 陶潛 《晉故征史孟府君傳》:“亮 麈尾掩。”
《南史·譏傳》:“ 宮,集官僚置宴,造玉柄麈尾。 執曰:‘今雖復林,於堪捉,獨 譏 耳。’即授 譏。”
白居易 《齋居偶作》詩:“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張牀。”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九回:“只見 妙玉頭帶妙常冠……腰下系一條淡墨畫的白綾裙,手執麈尾念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