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沈泓的結果 展開

沈泓

明代官員

沈徠泓,生卒年不詳。字臨秋,一作臨求,號悔庵,一作晦庵,浙江嘉善人,一說松江華亭(今屬上海)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明亡自縊,獲救不死。後為僧,名宏堅。著有《易憲》四卷。

人物簡介


沈泓命運多舛,出生才5個月,父親就故世。母親宋氏年僅23歲,執意守節,獨自撫養兒子。沈泓三四歲時,便能背誦母親教授的孝經。6歲時常臨摹父親留下的書字,常因此觸景生情而抱母痛哭,人都稱其為孝子。崇禎二年(1629年)母親病故,他撫棺慟哭不止。此後食蔬4年守於墓側,鄉人無不感動。崇禎六年(1633年)沈泓中舉人後,即為母親陳述苦節,事載松江府志,並蒙恩旨旌表,建完節坊。沈泓的孝名在《楓涇小志》也多有記載,如婁縣沈祥龍序曰:“沈進士泓以孝行稱許”。
沈泓的孝還引出過一段逸事。據《續修楓涇小志》記述:沈泓曾為節母求得海內詩文數百篇,不料被盜,他號泣於路上整整7天不肯離去。不久的一天,佘山寺老僧早晨起來見到供桌上有一卷書,上留條:“煩上人親致沈孝子”。原來竊賊也被沈泓的孝心感化了,於是沈的詩文又失而復得。
沈泓中進士后,官邢部主事。但不久便請辭歸故里,意欲回鄉葬親后再為朝廷履職。明亡后,他悲痛欲絕,絕意遁入佛門,曰:“吾君親兩負求死不得,唯有祝髮空門或可自靖耳!”遂投雪嶠禪師緇染,改名宏堅,徙住會稽東山慶國寺。后因患病不肯醫治而去世。

著述名錄


沈泓著作《易憲》
沈泓著作《易憲》
沈泓著作有《易憲》、《東山遺草》、《懷謝軒詩集》、《雪初詩稿》等,其中《易憲》為蘇州圖書館所藏,另有詞《江城子·村居》一首,收錄明代詩詞大全中。

現存詞作


《江城子·村居》
徠長堤細柳隱虹橋,弄笙簫,伴漁樵。醉倚楓林,仰面掛詩飄。
釋卷正逢秋水漲,臨古渡,放輕舠。夕陽西下暗窗綃,雁聲高,笛聲遙。
碧簟涼生,細雨燕辭巢。隔岸篝燈孤艇泊,沽濁酒,短扉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