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蘭

長春一中校長

徠張玉蘭,女,1960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長春市第一中學政教校長。

人物信息


張玉蘭,女,1960年出生,中共黨員,1981年參加工作,本科學歷。1981年至1996年任長春市第二中學教書、政教主任,1996年至2002年3 借調長春市教育局體衛處現任長春一中德育副校長。

教育教學


教育是管理,管理的成效在於科學。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教育是責任,責任的價值在於提高。科學的管理,創新的理念,全面提高的育人質量是張玉蘭校長一貫追求的目標,她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自覺將國家關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精神貫穿到實際工作中,無論是教書,還是育人,都以高尚的師德踐行愛崗敬業的工作職責;以開拓進取,通於創新的改革意識創造性地開展德育工作。深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得到了領導的認可、教師的好評。
在學校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她採取了以下措施:
1.制定德育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通過加強班級建設、班幹部隊伍建設、團隊建設等強化道德教育。通過班主任見習制度、班主任培訓、青年教師培訓等提高教師德育意識和能力。
2.加強行為規範教育和養成教育。根據新修定的《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行為規範》,規範學生基本言行,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禮貌交往合作精神等。重點加強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社會主義的教育,並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開展養成教育、誠信教育、愛心教育、孝心教育等。增強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動力。
3徠.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良好心理品質。成立心理諮詢室,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師。根據學生心理生理髮展特點和規律,對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對學生定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和前途理想教育。
4.充分發揮團隊道德建設中的作用。組織團委先後開創了“手拉手,獻愛心”活動、“告別網吧珍愛生命”、“青年志願者”、“中學生素質拓展”、“校園拒絕邪教、封建迷信”等活動,逐步增強了德育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
5.積極開展道德實踐活動。組織開展內容鮮活、形式新穎的道德實踐活動,特別是在“五四”青年節、建黨紀念日、八一建軍節等紀念日,集中開展思想道德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同時在未成年人入學、入團、成人宣誓等特殊意義的重要日子。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會、團會,舉行各種慶禮活動、紀念活動,增進愛國情感,提高道德素養。使學生在自覺參與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
系列德育活動的開展是注重德育實效的一個載體。時時處處的關注教育是強化德育實效的根本途徑。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關鍵所在。只有學校首先重視並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再與家庭、社會形成教育合力,培養優秀人才,才會推動民族素質的提升。張玉蘭校長以高度責任心踐行著一個教育工作者對“百年大計,育人為本”這一教育宗旨的理解。長春一中被評為德育先進單位,她本人也於98年—2005年獲市政府嘉獎。2002年被評為第二屆“以紙換樹保護生態環境綠色家園”優秀組織者、2003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4年被評為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