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高原
世界上面積第一大的高原
巴西高原(葡萄牙語:PlanaltoBrasileiro)是南美洲東部位於巴西境內的廣闊高原,面積500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第一大的高原(除了南極的冰雪高原外)。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分佈最廣的氣候是熱帶草原氣候,其次是熱帶雨林氣候,分佈最小的是亞熱帶濕潤氣候。巴西高原東部有高高的脊狀山嶺,在里約熱內盧到聖多斯一帶,形成了大西洋沿岸大峭壁。大峭壁背負高原,面對大洋,從大西洋中遠遠望去,就像一座銅牆鐵壁屹立在大洋彼岸。
巴西高原不僅是巴西的農牧業重要產地,鐵、錳、金剛石等礦藏也很豐富。高原上的礦產資源尤為豐富,含有鐵、錳、鉛、鋅、鉻、鎳、錫、石英晶、雲母等多種礦藏。其中以伊塔比拉為中心的“鐵礦四角地區”是世界著名的優質大鐵礦區。南緯20°以南的巴拉那河流域的高原地面上覆有大面積的熔岩。

巴西鐵礦
巴西共分潮濕赤道帶、潮濕熱帶、半潮濕熱帶、半乾旱熱帶和潮濕亞熱帶五個氣候帶。平均氣溫從南向北緩慢上升。然而亞馬孫流域,儘管處於赤道帶,但氣溫並不像人們相像的那樣高,平均溫度不超過27℃,最高氣溫不超過36℃。巴西利亞、聖保羅等高原城市平均氣溫僅19℃,氣候宜人。在南部亞熱帶地區,平均溫度在16℃—20℃,一些地勢高的地方平均溫度只有10℃,冬天有時還要下雪。不過巴西各地的濕度相當高,特別是在沿海地帶。年降雨量隨地區不同而有差異。在潮濕赤道帶的亞馬孫地區年降雨量最高為1500毫米—2500毫米。只有8月—10月是少雨季節。
部分巴西人在巴西高原上生活,是因為氣候好,物產豐富。巴西是歐洲人的移民國家,歐洲可以從高原上找到與他們國家類似的天氣。比如南部的portoalegre是很有名的德國人聚居地。巴西最大的州聖保羅和里約都是在平原和高原交接的地方。並不完全屬於平原也不完全屬於高原。巴西利亞在巴西板塊的中心,由原來的里約遷都到這裡是出於帶動全國經濟政治的發展考慮和里約治安差的綜合考量。
潮濕熱帶地區主要是在北里奧格蘭德到聖保羅州北部的沿海地區,這裡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巴西的大部分地區從米納斯吉拉斯州、聖保羅州內地、南馬托格羅索州和馬托格羅索州的南部,到巴伊亞州、馬拉尼昂州和塞阿拉州的內地,均屬半潮濕熱帶氣候,每年分旱季和濕季,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半乾旱熱帶在巴西東北部,年降雨量一般低於1000毫米,而且多集中於一段時期,全年大部分時間缺雨。南回歸線以南的巴西土地屬潮濕亞熱帶氣候,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巴西與中國的季節正好相反,9月22日—12月21日為春季,12月22日—3月21日為夏季,3月22日—6月21日為秋季,6月22日—9月21日為冬季。
自1960年後,巴西首都已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高原中部的新城巴西利亞。

巴西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