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李仁達的結果 展開
- 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將領
- 隆泰后所窯場裕源瓷廠主人
李仁達
隆泰后所窯場裕源瓷廠主人
李仁徠達,李懿鳳胞弟、民國18年(1929年)農曆6月12日生。隆泰后所窯場裕源瓷廠主人。鄉鎮集體陶瓷企業創業者,經營者。歷任集光農業社瓷業組組長、隆泰瓷業社主任、潯中公社瓷廠廠長等。
仁徠達6歲喪父,依母吳氏香娘(1896—1985年)與長兄懿鳳培育成長。長兄分家自立后,小仁達與其母相依為命,生活艱辛。其二胞兄金玉(1922—1971年),父親去世後半嗣於三班奎斗的德化知名人士、陶瓷工藝研究家、中學美術教師徐其中,故又曾名徐璧光。因其養父培養,1944年前後曾肄業於省立德化師範簡易本科。未幾返回后所成家,業瓷一生。
仁達小時就讀於後所村學與育英小學,小學未讀完即輟學從瓷。15歲到胞長兄經營的新廣源瓷廠學手拉制坯,師從族親、工藝名師傅李文突。後來又向長兄學配方、加工瓷泥及裝窯燒成等。1949年成家后,於後所窯場自營裕源瓷廠,生產日用瓷。
1954年後所組織集光農業初級合作社,瓷業戶亦入社組成瓷業組,歸農業社領導管理,統一核算,李仁達任瓷業組組氏。1956年後所窯場瓷業戶組成隆泰瓷業合作社,直屬縣手工業聯合社領導,仁達被推選為瓷業社理事會主任。1958年秋人民公社化后,隆泰瓷業社歸屬潯中人民公社,於i960年代初改稱潯中公社瓷廠,仁達任廠長。1966年,潯中公社瓷廠撤後所窯場遷址擴建於城后東埔山,仁達任技術副廠長。
在移址遷建過程中,李仁達與連繼志(格頭人)、單克抄(高陽人)、曾銀煥(潯中人)、李勇泉(英山人)等人,在公社社長蘇文頓直接指揮下,帶領基建民工,於荒涼的東埔山“安營紮寨”,披荊斬棘,向國家貸款6000元資金,發動群眾獻工獻料,因陋就簡,拓建瓷窯工棚,依靠傳統工藝,迅速投入生產。他們堅持艱苦創業,邊基建邊生產。起初相當一段時間,其辦公室牆壁系用廢匣缽壘成。就在這簡陋的“指揮所”里,他們運轉自如,及時有力地指揮一切,不折不扣地辦好每一件大事要事。
該廠遷建東埔山後,全國“文化大革命”運動如火似荼,各地生產建設遭破壞,不少工廠因之停產倒閉,而潯中公社瓷廠依靠其集體領導,一切整然有序,且如滾雪球般規模一再擴大,技術設備不斷增添提高,生產日益發展,產量產值、出口創匯年年上升。至1980年代初,職工由原數l0人發展至300多人,擁有4萬多平方米廠區、l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有龍窯、階級窯、燃煤隧道窯,成為全縣僅次於德化第一、第二兩大國營瓷廠的第三大陶瓷生產廠家。其間雖系出自多方客觀因素,而李仁達的工作無疑是不可否認的重要因素之一。
仁達瓷工出身,熟諳技術工藝。一生業瓷40載,擔任集體瓷廠領導30年,一貫親手抓技術抓生產。他重視技術,尊重人才,重視瓷工智慧。如在潯中公社瓷廠期間,日常總是深入生產車間了解情況與問題,深入產品開發試製室與老工藝師許光月、技術人員蘇奎堯、陳楓興、郭誠卿、郭剖生等人探討技藝,親手參與新產品開發創作設計試製。凡開發重要產品,常公開發動瓷工人人動腦筋出謀獻策,大家提出設計方案交由技術股篩選鑒定修正確認,每能收到良好效果。又先後聘請雕塑師許興泰及許興澤、許興林等瓷塑藝人來廠指導瓷塑工藝,培訓瓷塑技術人員,開發工藝瓷生產,使該廠由原單純生產壺類、杯類、盤類及碗匙碟等日用瓷逐步轉向兼產各式花瓶、花插、香爐與各款姿式觀音、彌勒、牛童、龍等瓷塑工藝品。產品門類由后所窯場隆泰瓷業社時100餘種增加至數百種,擴大市場銷售面,走出國門,遠銷日本、東南亞、歐洲等地,由內向型逐步轉為外向型生產企業。
仁達秉性敦樸熱誠,勤謹踏實,與人為善,廉潔自持,人際關係融洽。他從親手組織農村瓷業組起,先後負責和參與領導經營社隊集體陶瓷企業30年,嘔心瀝血,盡心盡責,兢兢業業,多次被評為縣手工業聯合社、公社先進工作者。1984年要求退休時,廠里一再挽留。但他堅決婉辭離去。退休后,廠里每月發給25元(后增至35元)生活補助金。1997年該廠以350萬元賣給溫克仁后,他一次性領到1400餘元,作為對他默默為該廠奉獻數十年的回報,他前瞻樂觀,豁達開朗,笑對人生。其一生為集體,為大我,勤勤懇懇,無私創業,兩袖清風,默默奉獻的精神留給人們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