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職業技術學院
中國廣東省公辦大學
江徠門職業技術學院(Jiangmen Polytechnic)是2004年7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據2021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規劃用地1080畝,校舍建築面積29.25萬平方米;設有8個教學系部,開設49個專業;有教職員工731人,專任教師601人,全日制在校生13000餘人。
2004年3月,學院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正式備案成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由原江門教育學院、原江門市工業中專學校和原江門財貿學校組建而成,是江門市的一所高等職業技術院校。
2009年6月,學院順利通過教育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驗收。
2010年,啟動創建省級示範校和創新強校工程建設。
2012年,被確定為省級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培育單位。
2013年,成為省級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
2018年,正式成為省級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截至2020年6月,江門職業技術學院下設有7個院系和1個教學部,開設有37個高職專業。
院系分佈 | ||
院系 | 專業 | 層次 |
---|---|---|
機電技術系 | 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機械設計與製造、機電一體化技術 | 專科 |
信息工程學院 | 智能產品開發、應用電子技術、大數據技術與應用計算機網路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軟體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商務技術 | 專科 |
經濟管理學院 | 物流管理、國際商務(跨境電商)、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工商企業管理、金融管理、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會計、旅遊管理、工程造價 | 專科 |
教育與教育技術系 | 學前教育、社會工作、語文教育、初等教育、音樂表演、文秘 | 專科 |
外語系 | 商務英語、英語教育、應用英語 | 專科 |
藝術設計系 | 美術教育、藝術設計、電腦藝術設計 | 專科 |
材料技術系 | 應用化工技術、食品檢測技術、染整技術、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 | 專科 |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 | -------- |
截至2020年6月,全校教職員工有731人,專任教師601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130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344人。“雙師素質”教師占專業課與專業基礎課教師比例為35%,還擁有一支由企業(行業)優秀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
學校徠獲得省級精品開放課程14門,教學改革等項目16項;教學成果獎2項;擁有省級高等職業教育專業領軍人才、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優秀教學團隊3個,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2人,市級高層次人才80多人。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3個,省級實訓基地7個,省級公共實訓中心3個,省高職教育專項扶持資金支持實訓基地3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6個。
國家骨幹專業 | 智能產品開發 |
省級品牌專業 | 智能產品開發 |
省級示範專業 | 應用電子技術專業 |
中央財政支持的專業服務產業建設專業 | 學前教育 |
校級重點建設專業 | 語文教育、社會工作 |
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 | 智能產品開發 |
校級品牌專業 | 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物聯網應用技術 |
學校著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精準對接、精準育人”,堅持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發展之路,主動適應江門五邑地區產業發展需求,著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精準對接、精準育人”,搭建“一會兩平台”,探索出資源共享、緊密聯繫、互利多贏的“政校園企僑”協同聯動的辦學新路子。
學校重視文化校園建設,把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有機結合起來,融中華文化、僑鄉文化、科技文化、企業文化於一體,教風、學風和校風建設成效顯著,初步構築了“三年四季一校園”僑鄉傳統文化育人體系。
教學建設
學生在各項競賽中屢獲佳績。10年來,學校連續六屆捧得“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團體優勝杯”;獲得“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12項、一等獎15項;“挑戰杯—彩虹人生”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國賽一等獎2項、省賽特等獎2項、一等獎4項;獲得“挑戰杯·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國賽銅獎1項、省賽金獎1項、銀獎11項。2015-2019年,學校共有48個項目在“攀登計劃”中立項。
在廣東省第六屆“挑戰杯”創業大賽總決賽上獲一銀一銅,在廣東省大學生科技學術節中獲二金七銀,在中國師範院校學生語言文字基本功大賽中獲一、二、三等獎;材料技術系鄭天壽同學在第四屆廣東省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中被評為“廣東省十佳職業規劃之星”,何志華同學在首屆中國高職高專院校染整專業學生技能大賽中榮獲二等獎;藝術設計系06產品設計專業學生余毅明同學作品《時尚空間》入圍“2008世界華人創新設計大賽”;在廣東省教育廳舉辦的廣東省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學院榮獲舞蹈類等4個一等獎;在2008年中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學院首次參賽,就有7位學生獲得一等獎、20位學生榮獲二等獎、33位學生榮獲三等獎;學院因在第二屆廣東大學生科技學術節成績優秀而獲得“優秀組織獎”。在2009年廣東省第十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奪得“優勝杯”。學院團委被評為“廣東省五四紅旗團委”。
2006年,學院畢業生的就業率均保持在98%以上,2008年更高達99.17%,居廣東省同類院校前列,畢業生“雙證書”獲取率達98.58%,被評為“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畢業生就業質量和滿意度進一步提高。2018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保持100%。2019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8.22%,專業對口率達87.96%,就業現狀滿意度持續提升。
協同育人
一是牽頭成立江門市職業教育聯合會
江門市職教聯合會2012年10月由江門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由9家企事業單位共同發起,經廣東省教育廳和江門市人民政府同意,在江門市民政局登記註冊的民間團體。職教會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人才和技術服務為紐帶,以“自願平等,互惠互利”為原則,由職業院校與相關產業園區、商會協會和行業企業等組成的校企聯合體與利益共同體,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職教聯合會共有會員單位200餘家,每年為會員單位提供校園招聘會,對接人才招聘。
二是積極搭建“政校園企僑”協同育人平台
在江門市職業教育聯合會框架下,在江門市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學校分別與開平翠山湖科技產業園區、江門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江門人才島、德昌電機產業城等產業園區、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對接。
校地合作。與台山市政府共建“新寧學院”,獲得“台山市旅遊人才培養基地”稱號。支持人才島建設,與蓬江區政府合作共建人才島科創中心。
校企合作。推進產業學院建設,投入730多萬元與華為公司共建ICT學院。與溫泉行業龍頭共建“古兜溫泉學院”;與迪浪公司共建江職-迪浪大數據學院;與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地——江門新希望綠領學院。
校校合作。助力大灣區建設,與澳門旅遊學院簽署合作協議,探索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旅遊行業資格標準,共同促進旅遊人才培養。與澳門旅遊學院共同牽頭,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旅遊職業教育聯盟,學校為聯盟副主席單位。
產教融合。與香港新向陽國際教育集團共建產學研基地,並開展訂單人才培養。與中車廣東公司、廣東海信電子、中石化易捷、德昌電機等多家龍頭企業、骨幹企業合作開展了現代學徒制試點、訂單班等產教融合、精準育人工作。
三是整合成立“政校園企僑”協同服務平台
在江門市職業教育聯合會框架下,在江門市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導下,聯合江門有關職業院校、機構,整合成立“政校園企僑”協同服務平台。
一是整合科研機構,如設立在學校的江門市模具設計與製造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市電聲產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市綠色精細化工工程技術中心、廣東省社科院江門分院經濟發展研究所、市梁啟超思想研究中心、僑鄉家庭教育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等,提升科技服務水平,為江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整合培訓鑒定機構,如設立在學校的廣東省中小企業示範培訓基地、市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市會計人才培訓基地、市旅遊人才培訓基地及市第三職業技能鑒定所等多個機構,強化學校繼續教育和社會培訓職能,拓展江門市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功能,促進江門市大學生創業就業能力,逐步完善了綜合社會協同平台的科技服務、資源共享、人員交流、文化傳播、技能培訓與鑒定、大學生創業孵化等6大方面的工作。
學院立足江門,依託珠三角城市群,探索“政校企一體,專業與崗位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建有17個“前校后廠、前廠后校”式的校內外院級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其中1個基地被列為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實訓基地、1個基地為省級示範性高職教育實訓基地;建有105個校內實驗實訓室。學院積極探索以工學交替、崗位實訓和頂崗實習為主要內容的專業教學模式,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建成3門省級精品課程、6門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精品課程,建設省高校教學綜合改革項目3項、思政優質課程1門。
學校歷來重視科研工作。自2004年,科研項目經費逐年遞增,總量達到兩千餘萬元。省級項目從無到有,累計獲得國家項目1項、省級項目40餘項,科研實力大為增強。學校擁有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1個,與開平市月山鎮政府聯合共建月山鎮化工產業協同創新中心1個,其他省市科研平台14個。截至2019年10月1日,派駐企業科技特派員41人次,多家單位在學校支持下獲得市級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建設立項。2019年,學校“農村科技特派員選派對接”項目獲得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100萬元。
學院工學交替、“訂單培養”、項目化教學、“2+1”頂崗實訓廣泛開展,形成以校政企合作為基礎、遍及校(商)會合作、校團合作等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格局,“雙師工程”、“名師工程”和“師德工程”逐漸成為品牌;學院有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精品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公開出版教材43部,編寫特色校本教材45本;取得4項省級教改項目,確立14個院級教改項目;產學研一體化不斷成熟,發表各類論文414篇(其中國家核心期刊論文76篇),省級以上課題立項20項,獲得專利4項,與企業合作開發的“棉正反雙面塗層牛仔布”等4種新產品分別獲得2007年度中國印染、棉紡織、色織產品優秀創新獎和優秀設計獎等4個獎項;學生獲得國家級獎勵5人次、國家級獎勵198人次、省級獎勵151人次、市級獎勵59人次;省級集體獎11次,市級集體獎8次。
學校充分發揮服務社會的功能。2017年為行業、企業提供技術服務42項,獲得國家專利97項,專利授權64項。公益性培訓服務從5495人日提高到9888人日。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是廣東省中小企業培訓示範基地、廣東省染整技術中小企業培訓基地、江門市中小學教師培訓基地、中國醫師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基地、地方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面向社會和企事業單位開展培訓共計52000多人次。
學院建有校內實訓基地13個,實訓(實驗)室105間,5997平方米的江門市高技能實訓平台落戶學院;擁有產學合作基地154家,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33家;擁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1個,省級示範性高職教育實訓基地1個,可開展39個工種(考點)的技能鑒定或培訓;學院藏書110萬冊 。
學院堅持對外開放辦學,與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香港等國家(地區)的同類院校進行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
校徽
整個圖案是採用變形的漢字“業”,構成一艘風帆勁張的船,顯示豐富的寓意。“業”,代表學業、專業、職業、事業,突出了該院著力培養職業技術人才、事業興旺發達的特點。“業”變形為船,化用了李白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意境,大氣磅礴,風帆勁張的造型,寓意揚帆遠航、一帆風順,既巧妙地揭示出學院處西江之濱、通五湖四海的地緣優勢,又酣暢地顯示了學院師生乘風破浪、開拓前進的滿腔豪情,整個圖案簡潔明快,主題突出,表現了僑鄉職院的特點。
從另一個角度賞析,中間兩根立柱頂天立地,象徵棟樑之材,兩翼造型像大鵬展翅,寓意前程萬里,恰切地體現出該院“技術立校,文化育人,開放辦學,服務僑鄉”的辦學理念 。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
校旗
校旗是學院形象在實際應用研究中的重要環節,它代表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學院形象。江門職業技術學院校旗採用的基本色彩為紅色——寶巾花的顏色,代表著進取、活力、永恆。採用這種顏色,寓意學院根植五邑沃土,弘揚僑鄉文化,傳承僑鄉精神 。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
學校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始終把抓好黨建工作作為辦學治校基本功,以“規範化建設”為主題,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三型”黨支部建設全覆蓋為支撐,推進“1+1+6”班主任家訪全覆蓋、服務育人教育全覆蓋。實施課程思政360改革計劃,創新“三全育人”體制機制。
學校秉承“技術立校、文化育人、開放辦學、服務僑鄉”的辦學理念,堅持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發展之路,主動適應江門五邑地區產業發展需求,建成有央財支持重點專業2個、國家骨幹專業1個、省級重點專業6個、品牌專業4個、協同育人平台1個、教學資源庫1個,獲得省教育教學成果獎3項。
校訓
厚德尚能篤學致用
厚德:厚德載物與人為善和而不流愛國奉獻
尚能:崇尚技能精益求精工學結合與時俱進
篤學:誠篤不懈專心致志博觀約取轉益多師
致用:學以致用得心應手成器成物傳承創新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張忠林 |
院長 | 彭志平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林願才 |
黨委委員、副校長 | 蔡勇、孫寧、吳南雲、周永忠 |
學校先後獲得“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紅旗團委”“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廣東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廣東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範點”“廣東省首批法治文化建設示範點”“廣東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特等獎”“江門市文明單位”和“江門市先進集體”等榮譽。
江門市先進集體;
江門市平安校園;;
廣東省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2010年獲得“江門市文明單位”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