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石洞寺的結果 展開

石洞寺

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洛黨鎮寺廟

在一塊巨石上,盤座著兩間樓閣,叫雲岩雙閣,建於清乾隆後期(1794)年前後。閣與閣之間相距4米。巨石聳立在一座小山上,象大力士一夜之間從哪裡搬來,兩塊巨石上鑿石窟建寺而名為“石洞寺”

地理簡史


雲南石洞寺
雲南石洞寺
鳳慶縣城東南30公里的青松翠 竹叢中有一古剎,名叫石洞寺,又稱雲窩石窟。寺里境幽景奇,古今遊人不絕。

寺廟景觀


寺前的雲岩雙閣,立於兩個巨大的岩石之巔,鑿是成梯,護以石欄,盤旋而上,巨石下有一個天然的石洞,洞里怪石嶙峋。巨石之間有一石橋相通,橋下是碧波蕩漾的蓮花池塘,走過石橋,拾級登臨雙閣,遙望遠山拱立,大有諸峰羅列似兒孫之象。巨石上有少年投筆從戎,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的少將參謀官李輝祖的題聯:“石樓聳翠微,宛如天台,好向山中尋藥草;洞府探玄妙,若逢呂子,願從笛里聽梅花”。右閣門枋有曾被李根源先生賜予“蒲們(鳳慶)佳士”匾額的文學名士楊香池題書的楹聯:“雙閣聳岩巔拾級登臨休忘月白風清夜;萬山歸眼底憑欄縱眺最好花紅草綠時”。順寧(鳳慶)知事李錫桐游罷雲岩雙閣,曾贈五言律詩讚道:“飄渺飛雙閣,擎天石柱雄。高樓近曙爽,古洞蘊虛沖。池靜垂紅起,山深野鶴通。蒼茫無盡意,萬壑嘯松風”。這些詩聯,把雲岩雙閣的奇特景觀描寫得惟妙惟肖。

寺內景觀


寺內有一棵高12米、根部胸圍1.8米、直徑0.6米、花開萬朵、覆蔭半畝的九芯十八瓣稀有古茶花樹。相傳是建寺第二年,一個名叫安海的道士種植的。後來一個名叫余恆的道士每年拾取落花積於根下,以化作春泥滋潤古茶。古茶花樹歷經數百年,花越開越奇、越開越艷。真可謂:茶花盛開,花光映日,疊雲堆錦,香城色界。難怪曾參加過雲南護國起義的靖國第八軍軍長葉荃習靜石洞寺為妙音居士時,常於花下臨古帖,繼而抒發了:“雲南茶花甲天下,蒲們茶花又甲雲南矣”的讚歎!

人文資源


1983年,雲岩雙閣和九芯十八古茶花樹被縣人民政府列為重點保護的文物,並撥款修整一新,添置桌凳,建蓋房屋,配有專人管理。每逢冬春開花季節,火紅的萬朵茶花與摩天的雲岩雙閣交映生輝,吸引著眾多文人墨客慕名而來,寫詩作畫,遊覽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