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黃金市場

香港黃金市場

香港黃金市場由香港金銀貿易市場、香港倫敦金市場、香港黃金期貨市場組成。1974年,香港政府撤消了對黃金進出口的管制,此後香港金市發展極快。由於香港黃金市場在時差上剛好填補了紐約、芝加哥市場收市和倫敦開市前的空檔,可以連貫亞、歐、美,形成完整的世界黃金市場。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引起了歐洲金商的注意,倫敦五大金商、瑞士三大銀行等紛紛來港設立分公司。他們將在倫敦交收的黃金買賣活動帶到香港,逐漸形成了一個無形的當地“倫敦金市場”,促使香港成為世界主要的黃金市場之一。

市場組成


香港黃金市場由三個市場組成:
(1)香港金銀貿易市場,以華人資金商佔優勢,有固定買賣場所,主要交易的黃金規格為5個司馬兩一條的99標準金條,交易方式是公開喊價,現貸交易;
(2)香港倫敦金市場,以國外資金商為主體,沒有固定交易場所;
(3)香港黃金期貨市場,是一個正規的市場,其性質與美國的紐約和芝加哥的商品期貨交易所的黃金期貨性質是一樣的。交投方式正規,制度也比較健全,可彌補金銀貿易場的不足。

市場監管


管理機構:香港金管司、香港證監會

監管規定

(l)香港金管司關於金銀管理條例及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經紀公司法規關於黃金的條款。
(2)證監會關於期貨交易所管理的法規。

相關組織

(2)香港黃金期貨交易所
(3)香港倫敦金市場
(4)香港黃金交易員協會
(5)期貨協會

監管特徵

(l)香港金管局負責管理貨幣儲備黃金。
(2)證監會負責管理黃金期貨交易所。
(3)金管司協助管理香港金銀貿易場和香港倫敦黃金交易所。
(4)工商局和首飾商會管理金首飾製造業。
(5)香港是世界五大黃金交易市場之一,是其中同時擁有實金交易、無形市場和期貨市場的唯一地區。
(6)香港黃金市場是一個充分市場化、各種屬性黃金交易共存的體制,並且主要體現黃金投資和商品黃金交易特徵。

市場規模


(l)實金交易由香港金銀貿易商經營。無形黃金交易、紙黃金投資由香港倫敦黃金交易所經營。黃金衍生品由香港黃金期貨交易所來經營。上述交易規模是亞太地區最大的交易規模,且交易中大部分為投資型金融黃金的交易。
(2)商品性黃金香港主要是需求消費市場。1992年規模達99.1噸,到2001年降低為46.1噸。

交易模式


期貨
1980年香港期貨交易所開始經營黃金期貨業務,買賣以分開喊價方式進行,多方合約以100金盎司為單位,保證金為每份合約1500美元。以每金盎司美元定價,每份合約的價格變動為10美元或其倍數。若每金盎司價格變動超過上一個交易日收市結算價40美元,則買賣將暫停30分鐘以補交額外保證金。交易不設任何變動限制。完成每份合約時.賣方交付100金盎司標準金。期貨交易所按管理規程實施管理,並參照紐約市場規則運行。
倫敦金
1974年,黃金恢復在香港市場自由買賣后,倫敦黃金交易所與蘇黎世黃金交易所幾大金商在香港設立了分支機構,建立了香港倫敦金市場。它是一個現貨市場,黃金在倫敦交收,並在成交后兩個交易日在紐約以美元結算。
香港倫敦黃金市場客戶可利用特別的信貸安排而遲延結算,方法涉及借貸黃金或美元、基本保證金和價格變動保證金等。這個市場進一步發展形成了香港獨具特色的香港倫敦金遲延結算市場。全球的黃金交易商、製造商及生產商均參加這個市場交易。
固定買賣場地
香港金銀貿易場已經擁有幾十年歷史,有固定買賣場地。黃金以港元/兩定價,交收標準金成色99%,主要交易黃金規格為5個司馬兩為一條的99標準金條。目前採用公開叫價、手勢成交的方式。貿易場採用會員制管理,有172名會員、31名交易場認可的金條熔鑄商。香港金銀貿易場是一個完全不受政府干預或監管,七十多年來一直運行良好,成為亞洲地區深受交易商、金飾商、長線投資人士及投機人士認可的交易場所。
香港實金市場
主要產品為金條、金幣、金元寶、金像、金佛。一般香港金條的溢價為1%,是銷售金條的基本規則,溢價可確定。金價可隨市波動開展實景交易、在香港的銀行、金店擔資銀行處買賣,並相應形成了實金、黃金存摺、黃金券三個投資產品。
金飾市場
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金飾出口商,僅次於義大利和瑞士。香港首飾店超過1800家,製造商1000家,由各種首飾協會自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