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白沙水庫的結果 展開

白沙水庫

河南省潁河流域水庫

徠白沙水庫是解放后河南省於1951年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庫,是一以防洪為主、兼興水利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河南禹州市與鄭州市登封市的交界處,因大壩緊靠禹州市花石鎮白沙北村而得名。是中國解放后最早興建的大型水庫,屬於淮河流域沙潁河水系潁河上游的大(Ⅱ)型水庫。

簡介


白沙水庫,位於禹州市白沙古鎮北側的潁河上游,控制面積為985平方公里。1951年開工興建。1952年4月水利部部長傅作義與蘇聯專家到工地指導,反覆研究後於7月提出《白沙水庫工程修改設計》方案,該庫於1953年建成。壩高42.5米,壩長1199米;庫容1.88億立方米;溢洪道寬100米,堰底低於壩頂4.5米;輸水隧洞位於大壩右端,洞長359.15米,進口設置4扇疊置形式的高壓直開閘門。1952年12月建成大壩,總投資2514萬元。
水庫建成后,土壩沉陷量大,發生嚴重裂縫,深者達7米,1954~1955年兩次處理,但未徹底解決。1956~195年進行改建,改建后壩高加至47.88米,壩頂防浪牆高1.0米,壩長1316米;溢洪道建泄洪閘8孔,閘門寬12米,高8米,泄量4280立方米/秒;輸水洞最大泄量208立方米/秒。
總庫容量2.95億立方米。投資1554萬元。pp1958年因強調上游小型工程的作用,將泄洪閘6扇閘門拆除調走,堵以圬工溢流堰。1964年大水后,發現泄洪能力不足,重新製作安裝閘門。1975年大水后,為防禦特大洪水,在泄洪閘左側東副壩上做炸藥室17個,遇千年一遇洪水時,破壩泄洪。1978年冬~1979年底,灌區建新北乾渠時於左壩頭建輸水洞,洞長134.30米,閘門兩孔,孔高2米,寬1.6米,最大泄量15立方米/秒。
1955~1987年累計進庫水量45億立方米,累計供水25億立方米。入庫洪峰流量大於1000立方米/秒的有7次,經水庫調節,最大下泄流量169立方米/秒。其中1956年6月21日,入庫洪峰流量6180立方米秒,水庫僅下泄155立方米/秒,削減洪峰97.5%。30餘年來確保下游約40萬畝農田安全,可供設計灌溉面積23萬畝的水源,效益顯著。
白沙水庫
白沙水庫

水庫


白沙徠水庫是解放后河南省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庫,是一以防洪為主、兼興水利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河南禹州市西北與登封市的交界處,因大壩緊靠禹州市白沙村而得名。是中國解放后最早興建的大型水庫,屬於淮河流域沙潁河水系潁河上游的大(Ⅱ)型水庫。
白沙水庫
白沙水庫

環境特點

白沙湖位於禹州西北30公里。距鄭州市60公里。緊鄰許洛公路。是集觀光、會務、度假、娛樂於一體的自然風景區。白沙水庫東起二龍山,西接逍遙嶺,長1316米,匯水面積985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9.43平方公里。景區內有石崖峭壁,石雕佛龕,石徑幽壑,飛瀑清泉,湖心小島,遊艇帆船,古木幼林,畫壁勾檐,粼粼碧波,柔軟沙灘。一年四季、一日四時,陰晴雨雪,旦夕晨昏,景隨時移,景隨步移。可以乘扁舟蕩漾,可以坐快艇穿梭,可以篝火野營,可以夜聽松濤波聲曉看紅日青山。景區原有東嶺關是三國時期關羽保護二位皇嫂“千里走單騎”尋找劉備時“過五關斬六將”的第一關,至今還遺存有“義勇武安王廟”,廟前有戲樓和望嵩橋等文化遺跡。

修建時間

發源於少室山的潁河,自登封群山之中蜿蜒東去,出逍遙嶺經白沙橫貫禹州全境。自古以來,潁河既孕育了禹州古老燦爛的華夏文明,也曾瘋狂地吞噬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195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在毛澤東主席“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的號召下,由國家投資,省政府牽頭組織禹縣、葉縣、魯山、登封、密縣等14個縣的民工10多萬人興建白沙水庫,1951年3月破土動工,歷時兩年多,水庫於1953年8月開始攔洪蓄水。1956年又進行了擴建改造,才形成今日水庫的規模。

工程概況

大壩東起二龍山,西接逍遙觀,長1316米,高47.88米,寬6.69米,另砌防浪牆高1.2米,庫容為8000萬立方米,可調節庫容2.95億立方米,控制上游徑流面積985平方公里,可攔蓄潁河上游蛟河、石淙河、蛟河、四里河等支流水源,使其不能形成洪峰,對下游構成威脅。
白沙水庫位於淮河流域沙潁河水系潁河上游。壩址坐落於河南省禹州市、登封市交界處的白沙村。控制流域面積985平方公里,占潁河全流域面積的13.6%,是以防洪為主、兼顧工農業供水、水產養殖、旅遊等綜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樞紐工程。1951年4月開工建設,1953年8月竣工,1955—1956年進行擴建加固,達到10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標準。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對水庫進行除險加固。現設計標準100年一遇,校核標準2000年一遇,總庫容2.95億立方米,興利庫容1.05億立方米。
白沙水庫主要工程建築有主壩、東副壩、西副壩、溢洪道、輸水洞、灌溉洞和副溢洪道等。

經濟效益

農業灌溉效益
水庫建成以後,先後修建了南乾渠、北乾渠、東乾渠和新北乾渠四條幹渠。灌區面積達600平方公里,形成了30萬畝的高效豐產田,極大地促進了禹州農業經濟的發展。
水產養殖效益
水庫的建成,也為發展水產養殖業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水庫共有水面19平方公里,其中可養殖水產面積10平方公里,年產鮮魚150萬尾。
觀光覽勝效益
水庫建成后,不僅發揮了防洪、灌溉、保護生態等綜合功能,也成為遊覽觀光的勝地,每年接待全國各地遊客4萬多人。已開發的景點有水庫大壩、泄洪閘、森林公園、黑龍潭、東嶺關遺址、鬼谷洞、姜子牙釣魚台、古道遺址、湖心島等。
白沙水庫已經成為禹州市的一大自然景觀。大壩全長1316米,壩高47.88米,壩頂寬6.6米的台階式大壩,西接逍遙嶺,東抵二龍山,像一條巨龍橫卧於潁河河谷中。站在壩頂極目遠眺,一座巨大的人工湖便呈現在人們眼前,煙波浩淼,水天一色。幾葉扁舟馳過,蕩漾起道道波紋。遠山倒映在水中,似隱似現,令人心曠神怡。水庫周圍的山坡上是一望無際的果樹林,春來花團錦簇,金秋果實累累。庫區山水渾然一體,相映成趣,儼然是一幅巧奪天工的水墨畫。

管理機構

白沙水庫管理局屬正處級全額供給事業單位。設置有總工程師、紀檢監察員、工會副主席三個正科級崗位;辦公室、財務資產管理科、人事勞動科、技術工程管理科、經營管理科、水政監察支隊、離退休職工管理科7個內設機構;水庫管理處、灌溉管理處2個二級機構。
近幾年來,白沙水庫管理局在工程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先後榮獲“河南省水庫工程管理一級達標單位”、“河南省水利系統文明單位”、“河南省衛生先進單位”、“河南省國土綠化模範單位”、“全國水利系統文明建設工地”、“全國水利系統模範職工之家”、“全國總工會模範職工小家”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彭澤縣


簡介:彭澤縣太平鄉白沙水庫位於縣境西部偏南的太平關鄉白沙村。芳湖水繫上游,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防洪發電,養魚綜合效益的中型水庫工程,受益範圍一鄉2.3萬畝耕地。庫區內山巒重疊,山坡陡峻,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壩址在神暗洞兩山的夾口上。
修建時間:1971年由彭澤縣水電局設計,太平公社(今太平關鄉)組織勞力施工,次年完工。原計劃灌溉面積2.3萬畝,后經省審查核定為1.8萬畝。
工程現狀:大壩為粘質土壩,壩頂高程64米,上有一道一米高的防浪牆,頂長180米,寬3.5米,大壩凈高27米,上游壩坡1:2.7左右,下游壩坡1:2左右,集雨面積10.1平方公里,庫容量102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830萬立方米,建有敞寬頂堰式溢洪道一座,頂高程61.3米,頂面管20米,輸水涵管為鋼筋混凝土壓力管,管徑0.8米,灌溉、發電並用,最大泄流量88秒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1.1萬畝。已建成壩后式電站一座,裝機一台100千瓦,渠系工程有總乾渠1條21.5公里。設計2條55公里;有渡槽7座700米,倒虹管一座180米,便橋4座,遂洞3座,約300米;涵管200餘米。灌區內有小(二)及塘壩630座,總庫容130萬立米。

白沙街


地理位置

白沙街(又稱白沙村或白沙鎮):位於河南省禹州市花石鄉,白沙街分為白北和白南二個村。

名稱由來

白沙,曾稱白沙里、白沙鎮。逍遙嶺東側,潁河西岸。椐《禹縣誌》記載:“曹操迎漢獻帝於東都遷許由此”。“元鐵冶所在焉,舊住外委一員”。《禹州地名志》記載:明嘉靖年間,翰林陳獻章,字公甫,號白沙,廣東新會縣人,辭官后隱居於此,建陳園,種菜栽竹,怡然自樂。明朝中期,在陳園西元代冶鐵舊址立爐鑄犁面,後有商戶定居,此地逐漸繁榮,便以德高望重的陳獻章之號白沙命其村名。

歷史發展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知州劉魁在白沙創建白沙書院,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清政府在白沙設立驛站;乾隆年間,在白沙設城守營防地。水庫管理區內現存有潁南寨牆遺址,1997年在工程施工時挖出古火炮一門,炮上鑄有“潁南寨火炮,咸豐十年六月吉日,禹州白沙北鎮潁南寨造,炮三百五十斤,火藥十二兩,子十八兩”。民國時,白沙因兵擾匪劫,逐漸衰落。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白沙水庫的修建,當地的經濟文化逐漸得以恢復和發展,白沙又重現昔日的輝煌。

白沙湖


地理位置

白沙湖國家水利風景區,風景秀麗的白沙湖位於淮河流域潁河上游,禹州市與登封市的交界處,距省會鄭州90公里,以其坐落於禹州市的白沙村而得名。白沙湖群山環繞,碧波萬頃,水清甘洌,魚蝦遨遊。朝可觀日出東山,夕可賞平湖晚霞,素有中原美湖、潁河明珠之美稱。

特徵

“潁水出潁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秦始皇十七年滅韓,以其地為潁川郡,蓋因水以著稱者也。”……《水經注》潁河古名渚水,又稱褚河,源於登封嵩山余脈的少室、陽乾諸山,主要源流有右潁、中潁、左潁。三源合流后,納太室、少室的部分支流,匯入白沙湖。自西北向東南流經禹州、臨潁、西華等市縣,於周口市上游的孫咀接納沙河。白沙湖流域形似團扇,面積985平方公里,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溫度14.2度,平均降水量650毫米。西北與黃河流域分嶺,南與北汝河毗鄰。主要有少林河、石淙河、馬峪河等11條較大支流。五嶽之宗的嵩山、千年古剎---少林寺、道教勝地---中嶽廟、古天文建築---觀星台等名勝古迹,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散落於此。白沙湖納諸流后,造就了它獨有的自然秀麗風景,以及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特色鮮明的人文景觀。

文化遺址

白沙湖周邊,是我國古文化遺存最古老最全面的一個地區之一,從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雙廟溝文化、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到五六千年歷史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夏代城址、商代二里頭文化晚期村落遺址、秦漢冶鐵作坊遺址等等,直至唐代均有不同程度的遺存。白沙湖山清水秀。山有山的挺拔,田有田的豐厚,人有人的追求。在這樣有著八千年文化史的土地上,有一種聲音將是永遠的迴響,那就是時代前進的旋律;有一幅圖畫將會永遠地展示,那就是新時代的“潁水春耕”圖。千百年來,清清的潁河水,哺育了兩岸勤勞、智慧的人民,他們在這裡繁衍生息,創造了並繼續創造著美好的生活和燦爛的文化。

景點


森林公園

白沙湖森林公園集防護與觀賞為一體,總面積20多萬平方米。園內樹木茂密,花卉種類繁多,可為天然氧吧。林中有松鼠、刺蝟、山雞、野兔等20多種鳥禽動物。在春雨的洗刷下,白沙湖處處涌動著生命的慾望,萬物復甦,萬象更新,山花與翠綠的松柏相互映襯,三五成群的遊客,俏麗的身影,朗朗的笑聲構成了一首人與自然的和諧的詩章。冬日,瑞雪降臨,樹披銀裝,游於此更讓人怡然自得,充滿無限情趣。蒼山含翠,綠水多情,讓仁者留連,智者忘返。無論春夏秋冬,不管雨雪寒暑,白沙湖都會敞開寬闊而豁達的胸膛,擁抱那些真正喜歡自然而不是附庸時尚的人們。

桂園

桂園是一處以桂樹命名的園林建築物。它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呈四合院形。牆體為塊石築砌,屋面為瓦木結構。每年8、9月間,園內桂花飄香,沁人心脾。桂園曾是建庫時蘇聯專家居住辦公的地方,也曾接待過到白沙水庫視察的中央領導。

黑龍潭

黑龍潭,原為潁河上游的一個匯水潭。素常平穩如鏡,水碧似染。當你行走在潭邊,可以直視到魚兒穿棱於水藻之中,小蝦們揮舞著長長的觸鬚在水底嘻戲,一會兒圈看圈,一會又跳向遠方。螃蟹不時地從石縫中露出一雙米粒般大小的眼睛,剛爬出洞口,又受驚般地縮回洞中,好個一幅魚蝦嬉戲圖。你可記得河南傳統戲曲《卷席筒》中小蒼娃唱的“再不能摸螃蟹到黑龍潭”,說的就是這個地方。黑龍潭水溫較低,鯉、草、鯽等魚類生長緩慢,烹飪后味道鮮美。加之此處泉水清洌甘甜,常飲可祛病御疾。

東嶺關

“東嶺關”又稱為馬峪川,在白沙湖的南岸。是許昌通往洛陽的必經之路。《三國演義》中,當年關雲長霸陵橋封金挑袍辭別曹操后,身跨赤兔馬,手握偃月刀,護衛二位皇嫂前往河北冀州袁紹軍中去尋大哥劉備,一路披荊斬棘來到東嶺關。當時曹操部將孔秀帶五百人馬在此屯兵把守,只因關羽辭曹歸劉心切,不曾討得過關行文,孔秀不讓過關,關公強行,孔秀便綽槍上馬迎戰關公,他那是關公的對手,關公縱馬橫刀只一個回合,手起刀落將孔秀人頭劈落在地,闖過關去。關公過五關斬六將所闖第一關,是東嶺關;所斬第一將,是東嶺關的孔秀。

天爺廟

天爺廟是一座道觀,位於白沙湖南岸,前臨白沙湖,背依逍遙嶺。從湖岸的提灌站向西約100米,即天爺廟遺址。周圍到處是殘磚碎瓦,殘破的獸脊雕塑,有小型龍紋瓦當。廟內有殘碑兩塊,一是康熙二十八年半截碑,一是乾隆五十四年殘碑。如今,當地村民在舊廟南重建了新廟,依舊保持著廟門朝北的建築風格。

神前窯遺址

在中國古陶瓷文明史上,潁河兩岸著名的登封曲河窯和禹州鈞台窯已載入史冊,獲得了應有的歷史地位。而還有一座古瓷窯遺址卻仍處在湮沒無聞的狀態,它卻比以上兩座古瓷窯址時代更早、規模更大,在廣闊的中原大地,如登封、禹州等地區,民間口頭上已經流傳了一千餘年,它就是赫赫有名的“神前窯”。該古瓷窯遺址就坐落在白沙湖北岸宣化鎮的前庄,已被列為河南文物保護單位。

傳說

也許你以前只知道禹州神后燒造鈞瓷,卻沒有聽說過“神前”這個地方。自東嶺關沿潁河南岸古道西行約1.5公里,是“神前”“神后”間的天爺廟。天爺廟是一座道觀,供奉著玉皇大帝。宋代帝王崇奉道教,傳說:古代有一位官員坐轎從天爺廟經過,看到潁河北岸煙霧瀰漫,火光衝天,神像的臉都被映紅了,問隨從人員這是何故,隨從人員說,這是神前人在燒瓷器,那位官員說為何不搬到神后?神前與神后的傳說依據天爺廟的地理位置而區分前後,天爺廟之北曰“神前”,天爺廟之南曰“神后”。“神前”、“神后”之變奏,讓古代河南名窯輩出,充盈著創造的力量。

碧波龜島

龜島又名孤島,位於白沙湖中,四面環水,總面積約50萬平方米,形狀伏卧在水中的烏龜,故稱龜島。島上環境優美,綠樹成蔭。上百隻白鷺,或飛或棲,給這方山水,增添了幾分動感;這裡還有古老的土窯洞,剝落的藍磚牆,土火、土炕、乾柴、瓦盆、鐵鍋等古文明遺跡。也是釣友們垂釣的好去處。

鬼谷子洞

鬼谷子洞,又稱“谷宅”,洞內塑有鬼谷子像,身穿道袍,容顏奇偉,正站著講書,旁邊是他的學生孫臏和龐涓。相傳,鬼谷子王詡,自幼入雲夢山採藥得道,鶴髮童顏,相貌甚奇,聞嵩山名勝,雲遊到此。傳說,先前這個山谷很幽靜,有很多鬼怪,人稱鬼谷。自從王詡住在這裡以後,魔鬼全消失了,所以後人稱王詡為“鬼谷子”,所住的山洞稱“鬼谷子洞”。鬼谷子是個傳奇人物,培養了象孫臏這樣傑出的軍事家,故,來鬼谷子洞參觀遊覽的人很多。

釣魚台

釣魚台是臨水伸出的一地自然山岩,相傳姜子牙曾在此垂釣而得名。此地山谷狹隘,地勢險要,石崖峭壁。你不妨到此來領略姜子牙的風采,緬懷他輔佐文王伐紂的偉績,體味“願者上釣”的深意。

求子洞

求子洞位於釣魚台西南崖上,為一天然洞穴。傳說一對夫妻,久婚不育。一夜裡仙人託夢指點其妻,到該洞前揀一石子,投入洞內,便可得子。該夫妻按其指點,果投石得子。消息傳開,來此求子者絡繹不絕,自此香火不斷。另有傳說,該洞為商代石姬娘娘養雞處,故又稱“石雞洞”或“石姬洞”。

古棧道遺跡

古棧道位於白沙湖上游玉翠山的峭壁上。其修建年代不詳。據傳是曹操為了進一步控制洛陽而秘密修建的軍事要道,並在此棧道附近長期屯兵。目前大部分已遭到破壞,僅留部分棧孔。

石羊關石刻

石羊關石刻是北魏時期官道上設置的關隘遺址處的一處石刻。“石羊關”原名“陽城關”,南臨潁河,北靠九頂鳳凰山,是個東西長、南北窄的小鄉村。原村在古關隘所在處,村子中間立有青石雕刻,昂首仰望的“石羊”,故稱“石羊關”。在村西岩石上雕刻有幾處石佛像,據考證為北魏時期所刻制,並有文字刻於佛像下方,現已剝落殆盡,不可拓矣。在旁邊不遠處,有多處古採石場舊址,相傳是修建少林寺、中嶽廟時所取大型石料之地。

禹王洞

禹王洞為一天然溶洞。相傳禹王曾在此治水。洞外山勢雄偉,洞內洞連洞,路連路,寬處可容納六、七百人,窄處僅一人可以通過。到處是石花、石瀑、石筍、石柱、石塔,奇景迭出,氣象萬千。禹王洞究竟有多深,至今仍然是個謎。

石棺潭

石棺潭是白沙湖西南崖下的一處水潭。這個水潭有一民間故事,被當地人廣為流傳。先前,水潭附近村子一倔強的孩子從小不聽父親管教,讓他去東偏去西。直到父親將死,父親怕死被他葬于山下潭中,便對兒子說:“我死後你用兩個牛槽把我扣在裡邊,把我葬於此山崖下潭中,不要埋到山下田地”。犟兒子在父親病逝后,想想父親對自己的養育之恩,深悔過去沒有聽過父親的話,就決定這一次一定要聽父親的話。於是,就按照父親的遺言,用兩口石牛槽把他的父親扣起來葬于山崖下的水潭,所以就叫石棺潭。現該潭全被湖水淹沒。
白沙水庫
白沙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