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飛脈

斜飛脈

斜飛脈是中醫脈學、生理學上的專業術語,指的是生理性變異的脈位。

簡介


● 英文名稱:Oblique-running Pulse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診斷學—切診

古籍摘選


● 斜飛之脈,尺部如常,關、寸之脈斜行透過高骨。一手如此者甚多,浮沉之間,與常脈稍異。(《 醫醇賸義》)

名詞解釋


● 橈動脈從尺部斜向橈骨莖突背側、合谷方向延伸而形成“斜飛”的脈位,屬生理性變異。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斜飛脈是一種生理性變異的脈位,切脈位置尺部如常,關部、寸部向橈骨莖突背側、合谷方向延伸。有同時見於兩手,或獨見一手。因橈動脈解剖位置的變異所致,不屬病脈。

脈診原理

● 人體的血脈貫通全身,外達肌表,內連臟腑,氣血運行,周流不休。
● 醫者通過手指感覺脈搏跳動的形象,從而反映各臟腑的協調作用、心臟的搏動、心氣的盛衰、脈管的通利、氣血的盈虧等綜合信息。

寸口脈位

● 正常脈位:寸口診法,診脈獨取寸口,寸口位於兩手腕部腕橫紋下方,橈骨莖突內側,橈動脈搏動明顯之處。關部位於腕后高骨(橈骨莖突)內側,寸部位於關前(腕側),尺部位於關后(肘側)。
● 變異脈位:由於生理位置的變異,橈動脈從尺部斜向橈骨莖突背側、合谷方向延伸而形成“斜飛”的脈位,切脈位置尺部如常,關部、寸部向橈骨莖突背側、合谷方向延伸,這種特異的脈位,稱為斜飛脈。

斜飛脈脈象

● 斜飛脈可見於兩手或獨見於一手,切脈位置尺部如常,關部、寸部向橈骨莖突背側、合谷方向延伸。

反關脈與斜飛脈

● 反關脈、斜飛脈都是生理特異的脈位,因橈動脈解剖位置的變異所致,不屬病脈。橈動脈行於腕關節的背側者,為反關脈;橈動脈從尺部斜向橈骨莖突背側,向合谷方向延伸者,為斜飛脈。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新世紀第四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 [4] 朱文鋒。中醫診斷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