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原發性結核性復征

肺原發性結核性復征

肺原發性結核性復征又稱原發綜合征。原發性肺結核(初次感染結核)時,肺部原發灶、淋巴管炎和肺門淋巴結核稱為肺原發性結核性復征。肺原發性結核性復征的發生與年齡、免疫力、初次感染結核有關。肺原發性結核性復征的病情取決於機體免疫力、是否接受治療、患病時間長短以及是否合併其他疾病。肺原發性結核性復征常見癥狀為發熱、咳嗽、氣促、盜汗、消瘦等。肺原發性結核性復征確診主要依靠典型癥狀、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肺原發性結核性復征患者需增強免疫力、儘快抗結核藥物治療。一般可治癒。

就診科室


● 呼吸內科或內科,結核科或感染科

病因


● 人體初次吸入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塵埃或飛沫后致病。
● 多發生於兒童或青年,尤其3歲以下的嬰幼兒多見。
● 易發生在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身上,如糖尿病患者。

癥狀


● 臨床上一般癥狀、體征多不明顯,不易發現。
● 有結核病病人接觸史。
● 發熱,長期低熱,午後或傍晚開始,清晨正常。
● 咳嗽,有痰。
● 氣促。
● 盜汗、乏力、消瘦。
● 女性可有月經不調或閉經等癥狀。
● 常見併發症主要有咯血,自發性氣胸,肺部繼發感染如肺結核空洞、胸膜增厚等。

檢查


影像學檢查

● 胸部X線檢查,可見啞鈴狀陰影。
● 胸部CT檢查,CT能顯示比X線片更多的病變細節。

實驗室檢查

● 可見檢查結果陽性。
● 痰抗酸染色。
● 結核分枝桿菌培養。
● 結核分枝桿菌PCR。
● 結核菌素皮膚試驗。
● 體外干擾素試驗。

支氣管鏡檢查

● 可見支氣管支氣管內結核病變,還可通過支氣管鏡取活檢,活檢結果可證實結核病變。

診斷


● 醫生診斷肺原發性結核性復征,主要依據癥狀、體征及相關檢查診斷。
● 有過結核病病人接觸史。
● 發熱、咳嗽、氣促、盜汗、消瘦等癥狀。
● 呼吸聽診有異常呼吸音。
● 胸部X線呈啞鈴狀陰影。
● CT能顯示比X線片更多的病變細節,可顯示肺部原發病灶和淋巴結腫大的形態、範圍和數目。
● 痰抗酸染色試驗陽性、痰結核分枝桿菌培養出結核分枝桿菌、PCR結核分枝桿菌陽性等。
●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可見支氣管內結核病變。
● 活體組織檢查證實結核病變。

鑒別診斷


● 有些疾病也會出現發熱、咳嗽、盜汗、消瘦和X線表現肺部大塊陰影,如大葉性肺炎,病毒、支原體和衣原體肺炎,急性肺膿腫空洞,肺癌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癥狀、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等,進行鑒別診斷。

治療


● 儘快抗結核藥物治療: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特別注意的是全程用藥,不能間斷用藥,避免結核分枝桿菌產生耐藥性。
● 適當休息,避免勞累。
● 注意營養,增強免疫力。
● 鎮咳祛痰等對症治療。

危害


● 出現發熱、咳嗽、盜汗、消瘦,易傳染,影響工作和生活。
● 合併有咯血,自發性氣胸,肺部繼發感染如肺結核空洞、胸膜增厚等可危及生命。

預后


● 一般可治癒。
● 部分耐葯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治療效果不佳,預后差。

預防


● 增強營養,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
● 積極治療基礎疾病。
● 戒煙。
● 接種卡介苗。
● 定期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