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葉棘豆
多葉棘豆
多葉棘豆為豆科植物多葉棘豆乾燥的全草。多葉棘豆味苦、甘,藥性涼。多葉棘豆的主要成分有黃酮、揮髮油、三萜、多糖、微量元素等。其中,黃酮是其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
● 正名:多葉棘豆
● 英文名:Duoyejidou
● 拉丁名:Oxytropis Myriophylla
● 別稱:雞翎草、狐尾藻棘豆、那布其日哈嘎-奧日都扎
● 多葉棘豆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祛風濕、止血的功效。
● 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多葉棘豆還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 多葉棘豆可用於治療流感、咽喉腫痛、癰瘡腫毒、創傷、瘀血腫脹、出血等。
● 有多葉棘豆過敏史的人,禁止服用。
● 脾虛胃寒的人,請謹慎服用。
● 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藥物,請務必提前告知醫生。
● 孕期及哺乳期女性服用,請務必諮詢醫生。
● 多葉棘豆可煎汁服用,也可研成粉末服用,還可以製成丸劑或散劑服用。
● 煎汁服用時,每日常規用量為3~6克;研末服用時,每日常規用量為2~3克。具體請遵醫囑,不可自己增加或減少藥量。
● 外用時,可取適量多葉棘豆,研製成粉末,敷於患處;也可以煎汁后,擦洗患處。
● 避免食用寒涼、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和茶類,以免影響藥效,具體請諮詢醫生。
● 多葉棘豆出現發霉等變質跡象時,請停止使用。
● 沒有查詢到有資料顯示多葉棘豆有毒,也沒有發現有報道顯示服用多葉棘豆可引起嚴重不良反應。但是如果需要長期服用,請務必諮詢醫生。
● 多葉棘豆主產於內蒙古自治區。
● 多葉棘豆的根為圓柱形,多糾聚、扭曲在一起,外表面黑褐色,有粗網狀紋理。葉軸由根莖部位長出,長20~30厘米;小葉條狀披針形,多脫落。花淡紫藍色。氣味輕微,味道淡。
● 放在乾燥的地方保存,注意防潮。
● 多葉棘豆為豆科植物多葉棘豆乾燥的全草,硬毛棘豆為豆科植物硬毛棘豆的乾燥的地上部分,二者功效接近,都具有清熱、止血的作用。
● ● 多葉棘豆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祛風濕、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流感、咽喉腫痛、癰瘡腫毒、創傷、瘀血腫脹、出血等。
● ● 硬毛棘豆具有殺粘、清熱、止血、燥黃水等功效,可用於治療瘟疫、丹毒、痄腮、創傷出血、月經過多等。
● 誤區:多葉棘豆只能煎汁內服
● ● 多葉棘豆的常規用法為煎汁內服,可治療瘟疫、月經過多、抽筋、吐血、咳痰等,不過多葉棘豆還可以研成粉末沖服,或製成丸劑、散劑服用。在治療外傷出血等病症時,還可以用成粉末外敷,或煎汁擦洗。所以,使用前務必諮詢醫生,以明確最佳使用方式。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 [1]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