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市人民檢察院

黃岡市人民檢察院

黃岡市人民檢察院就座落在黃州區涵暉路西段,前身系湖北省人民檢察院黃岡分院,恢復重建於1978年10月。1996年5月,黃岡地改市,更名為黃岡市人民檢察院。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黃岡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犧牲,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辦公樓座南朝北,建於1998年,建築面積9747m。2000年以來,加快了科技強檢步伐,加強了基礎裝備建設,基本實現辦公自動化、信息網路化。

先後被省政法委授予“嚴打”整治工作先進單位、被省綜治委授予“安全文明單位”、中共省委辦公廳等榮譽。

內設機構


全院幹警115人,內設辦公室、政治部、行政裝備處、偵查監督處、公訴處、反貪污賄賂局、反瀆職侵權局、監所檢察處、控告申訴檢察處、民事行政檢察處、職務犯罪預防處、檢察技術處、研究室、法警支隊、老乾處、人民監督員辦公室、工會、培訓中心等17個部門,轄紅安、蘄春、浠水、羅田、英山、黃梅、團風7個縣院,武穴、麻城2個縣級市院和黃州區院,龍感湖檢察室。
黃岡市人民檢察院
黃岡市人民檢察院

工作實績


市院自重建以來,在上級院和黃岡地委、市委的領導下,緊緊依靠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指導,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著力服務於黃岡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突出“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主題,嚴格履行檢察職責,積極維護黃岡社會政治穩定;加大查辦職務犯罪力度;積極促進反腐敗鬥爭深入開展;充分發揮職能優勢,深入開展預防犯罪工作;依法履行訴訟監督職能,努力維護司法公正和統一;不斷深化改革,為檢察工作創新發展提供新動力,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先後被省政法委授予“嚴打”整治工作先進單位、被省綜治委授予“安全文明單位”、中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授予“檢察工作先進集體”,被省檔案局授予“檔案工作先進單位”,多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最佳文明單位”、“保密先進單位”、“企業‘五好’建設優秀工作隊”、“四·五”普法先進單位、“人民滿意的政法單位”等榮譽稱號。有10個處室被省院授予“一流科(處)室”榮譽稱號,6個處室被評為“先進集體”,3個部門和39人次被記功,1人被評為全國“五·一”先進工作者,3人受到最高人民檢察院表彰,3名幹警在全省優秀公訴人抗辨賽中,獲“優秀公訴人”稱號。今年,市院偵查監督處被團中央、中央綜治辦、最高人民檢察院等9機關授予全國檢察機關“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反貪污賄賂局被共青團湖北省委、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授予省級“青年文明號”。
市院將繼續堅持以人民滿意為執法標準,堅持以人為本,以公正執法為核心,堅持以改革促發展,與時俱進,全面正確履行檢察職能,努力為構建和諧黃岡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有關介紹


黃岡市位於長江中游北岸湖北東部,大京九鐵路中段大別山南麓,北接河南,東鄰安徽,南與鄂州、黃石、九江隔江相望,是鄂東北的中心城市,歷史文化名城。面積1.7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727.7萬,1996年撤地設市,現轄11個縣市區。黃岡有著輝煌的革命鬥爭史。早在二十年代初,這裡就是中國共產黨創建活動的重要駐點;土地革命時期,紅安、麻城率先點燃鄂豫皖邊區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革命火種,舉行了著名的“黃麻起義”。解放戰爭時期,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譜寫了中原突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歷史篇章。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黃岡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犧牲,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到解放戰爭,黃岡共有44萬優秀兒女血沃中原,有5.5萬人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偉大的革命鬥爭造就了一批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軍事將領。在1955年和1964年兩次授銜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有103人是黃岡人。黃岡人傑地靈,名家輩出。宋代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畢升,明代醫聖李時珍,理學奠基人程顥、程頤,學者胡風,經濟學家王亞南,愛國詩人、民主鬥士聞一多,國學大師黃侃,地質學泰斗李四光,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共和國前任兩位國家主席董必武(代)、李先念,軍事家王樹聲、秦基偉等230多位將軍都誕生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其中黃州是黃岡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在此留下了千古流傳的《赤壁斌》。

本院地址


地址: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涵暉路8號

所獲榮譽


2020年10月14日,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全國基層檢察院建設組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