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豫劇團

鄭州市豫劇團

鄭州市豫劇團前身是群樂劇團,1949年8月,由藝人白華、彭貫一、馬清喜等人為首在密縣組成。 1955年7月被命名為鄭州市豫劇團,首任團長白華。1964年,鄭州市青年豫劇團併入,改成鄭州市豫劇一團。1969年鄭州市豫劇二團併入,恢復鄭州市豫劇團稱謂。

主要成就


50年代初期

50年代初期,劇團主要演齣劇目有《三拂袖》、《滌恥血》、《牡丹亭》等。1956年,參加河南省首屆戲劇觀摩演出大會,演齣劇目《女中魁》獲劇本、音樂、舞美三等獎,華翰磊獲演員一等獎。

50年代後期

50年代後期,鄭州市豫劇團逐漸顯示了擅演小生、小旦戲的藝術特點,並形成了以華翰磊、車寶玉、夏瑞 珍為主的演出陣容。1961年演出的《寶蓮燈》以唱、念、舞、打併重吸引了觀眾,在湖南邵陽一地就連演48場,成為劇團保留劇目。1964年,劇團排演的現代戲《在兩條戰線上》參加了河南省現代戲調演,然後攜此戲赴上海、南京、南昌、徐州等地巡迴演出,至1966年,此劇累計演出400餘場,成為當時影響較大的現代戲劇目。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劇團多演出移植的“樣板戲”,1971年演出的《紅燈記》,在傳統豫劇唱腔音樂基礎上進行了大膽改革,不少唱段在群眾中廣為流行,曾於1974年、1975年兩次作為河南省代表團的節目,赴京參加移植樣板戲的彙報演出。1977年,劇團參加了鄭州市人民政府慰問團,赴新疆對石油工人和新疆牧區群眾進行慰問演出。1979年,由趙小毛、荊喜蓮、馬蘭、劉伯玲、郭應先、王希玲演出的《假婿乘龍》上演后深受群眾歡迎,由河南人民廣播電台、河南電視台分別錄音錄相播放,至1982年,累計演出523場。1982年劇團以常香玉為藝術顧問,赴京演出了現代劇目《柳河灣》、傳統劇目《秦雪梅》、《大祭樁》、《花木蘭》、《假婿乘龍》等,受到北京各界人士和觀眾的好評。《假婿乘龍》一劇,北京電視台進行了實況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全劇錄音,中國唱片社灌制了唱片。

70年代末

70年代末,王希玲、虎美玲、郭應先、劉伯玲、趙小毛等已成為劇團藝術骨幹。多年來,劇團除在河南各地演出外,還曾赴河北、陝西、北京、天津、湖北、湖南等21個省、市、自治區巡迴演出。

改革開放后


改革開放以來,鄭州市豫劇團銳意進取,改革創新,創作演出了《風流才子》、《情斷狀元樓》、《春秋出個小姜白》、《都市風鈴聲》和《老子·兒子·弦子》等一系列劇目,5次獲省戲劇大賽金獎、2次獲中國戲曲“金三角”交流匯演優秀劇目獎,《都市風鈴聲》和《風流才子》獲中國戲劇政府最高獎——“文華獎”,《風流才子》獲河南省十年文學藝術成果戲劇類第一名。1991年,該團被文化部評為“出人、齣戲、走正路”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