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利黴素
泰利黴素
泰利黴素是半合成大環內酯一林可酞胺一鏈陽菌素B (MLSB)家族中的第一個抗菌藥物,屬酮內酯類抗生素,具有廣譜抗菌活性、較低的選擇性耐藥性和與其他酮類抗生素的交叉耐藥性。在目前社區獲得性呼吸道致病菌對β-內醯胺類、大多數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耐藥性日益增多的情況下,泰利黴素的應用開闢了一個新的、重要的治療途徑。
● 通用名:泰利黴素
● 別名:替利黴素
● 商品名:Ketek
● 英文名稱:Telithromycin
● 泰利黴素是是近年來人們研製出一種新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具有廣譜抗菌活性和較低的選擇耐藥性。
● 泰利黴素用於治療敏感微生物引起的肺炎、咽炎、扁桃體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和急性鼻竇炎。
● 泰利黴素有一種製劑和規格。不同廠家的製劑因製作工藝不同,其藥物效果和不良反應可能也不一樣。具體如何選擇請諮詢醫生。
● 泰利黴素片劑:300毫克;400毫克。
● 對本品或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過敏者禁用。
● 患有先天性Q-T間期延長的患者禁用。
● 重症肌無力禁用。
● 正在腹瀉的患者慎用。
● 妊娠期婦女只有潛在的益處大於對胎兒傷害的風險時才可使用。
● 尚不明確本品是否經乳汁分泌,哺乳期婦女應權衡利弊,選擇停葯或停止哺乳。
● 18歲以下青少年安全性尚未確定。
● 泰利黴素與一些藥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藥物,使用泰利黴素前請務必告知醫生,並諮詢醫生是否能用藥,如何用藥。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應而拒絕用藥。你可以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或者諮詢醫生,了解泰利黴素的藥物不良反應,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 泰利黴素為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病情開處方拿葯,並遵醫囑用藥,包括用法、用量、用藥時間等。不得擅自按照藥物說明書自行用藥。
● 成人,口服800毫克,1次/日,療程5~10天。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如果不良反應較大,需要就醫。醫生會根據不良反應的輕重以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換用其他藥物。如果不良反應癥狀不嚴重,適當對症處理,可以堅持用藥。
● 泰利黴素罕見急性過敏反應,一旦發生急性過敏反應表現,請立即尋求急救處理。
● 假膜性小腸結腸炎。
● 蕁麻疹。
● 泰利黴素藥品應該貯於25℃,短程攜帶允許15~30℃。
● 不要將該藥物分享給與你有相同癥狀的人使用。
● 藥物要遠離小孩。
● 泰利黴素不良反應主要包括
● 消化道反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消化不良、食慾下降、舌炎、口乾、口腔炎及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假膜性小腸結腸炎。
● 神經系統反應,嗜睡、失眠、頭痛、眩暈、多汗、焦慮。
● 肝膽系統反應,ALT升高、AST升高,膽汁淤積型肝炎、血膽固醇、膽紅素或鹼性磷酸酶升高,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一般不出現癥狀,而且是可逆的。
● 全身反應,周身酸軟、乏力。
● 視物模糊、聚焦困難、復視、多為輕中度;再度用藥時可逆性加重,但較為少見。
● 循環系統反應,低血壓、心動過緩。
● 生殖系統反應,有可能發生真菌性陰道炎。
● 皮膚癥狀,感覺異常、瘙癢、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多形性紅斑。
● 其他反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 其他不良反應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 有些藥物可能與泰利黴素相互作用,包括處方葯、非處方葯、疫苗、維生素、草藥等。這些藥物與泰利黴素一起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 CYP3A4參與了本品的代謝,因此,合用CYP3A4抑製劑伊曲康唑等均會使本品的血葯濃度和AUC升高。
● 本品是CYP2D6和CYP3A4的抑製劑,儘管臨床報道不多,但與本品的相互作用和與紅黴素相似。
● 本品不可合用能使Q-T間期延長的藥物。
● 本品可升高西沙必利、匹莫齊特、阿司咪唑以及特非那定的血葯濃度,增加發生心律失常的風險,不可合用。
● 本品不能與可以誘導CYP3A4的藥物(如利福平)合用。
● 本品不可合用經CYP3A4代謝的他汀類(如阿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因可升高後者的血葯濃度。
● 本品可升高秋水仙鹼的血葯濃度,合用時應注意。
● 本品可升高地高辛的血葯濃度,合用時應監測地髙辛的血葯濃度。
● 本品與經CYP3A4、CYP2D6代謝的鈣通道阻滯劑合用,可導致低血壓和心律失常,應謹慎合用。
● 本品可升高麥角生物鹼衍生物的血葯濃度,導致麥角中毒。
● 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應當謹慎使用泰利黴素。
● 藥物必須合理使用,避免濫用。處方葯應該由醫生開置,非處方葯應該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
● 泰利黴素是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你的病情開處方使用。自行用藥可能會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藥物風險:浪費藥物資源,貽誤病情,產生耐葯,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 泰利黴素需要遵照醫生處方足量、足療程應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癥狀可能會有所減輕,但不要輕易減量、停葯。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葯和生物製品.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第1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 [4] 余傳隆,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化學葯。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5] https://www.dru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