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蘭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教授

朱蘭,女,1964年生,醫學博士,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擔任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秘書長。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盆底學組副組長兼秘書。婦產科核心期刊《實用婦產科雜誌》、《中國實用婦產科科與產科雜誌》副主編。《中華婦產科雜誌》等十餘種雜誌編委。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第九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及第二屆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科技獎獲得者。國家自然基金特聘評審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第一批成員。

人物經歷


從事婦產科工作二十餘年,1989年就職於協和醫院婦產科,師從協和老一輩知名專家。婦產科知識全面,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熟練掌握婦產科常見病和疑難疾病的診治。1997年-1998年,作為訪問學者,在香港中文大學威爾斯親王醫院婦科腫瘤實驗室進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學習。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主修婦科泌尿和盆底重建及婦科內鏡,掌握了該領域的新觀念和新技術,回國后逐漸開展工作,並在全國推動該領域發展。實踐中勇於創新,創立了符合亞洲人種解剖特點、經濟有效的盆底重建新術式:坐骨棘筋膜固定術及改良全盆底重建術,後者被稱為“協和術式”,在全國數十家醫院推廣應用,療效及遠期預后與國外全盆底手術相近,直接節省醫療經費數千萬元。

社會任職


職務任免
2021年8月1日,中國科學院發布公告: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北京協和醫院朱蘭(女)入圍初步候選人名單(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

主要成就


主持已完成國家及部級課題兩項,主持國家十一五支撐項目、自然科學基金和部級科研課題三項,負責國家自然科學重點項目參加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課題的研究。第一作者在國內、外核心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近百篇,主編、主譯《女性盆底學》等多部著作。
2000年及2003年分別獲得中華醫學會-愛惜康中青年外科優秀論文二等獎,2002年獲全國中青年論文一等獎;《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臨床與基礎研究》獲2004年全國青年論壇二等獎;《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排名第二位)獲2004年中華醫學二等獎;《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排名第八位)獲2004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女性盆腔器官膨出與壓力性尿失禁的病因學研究》獲2004年全國中青年醫藥論壇二等獎(排名第一);2006年獲全國第九屆青年科技獎。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治療體系的建立和推廣,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2020年11月3日,獲得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進步獎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