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發性運動障礙

遲發性運動障礙

遲發性運動障礙是由長時間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尤其是突然減量或停服后誘發的不自主運動,癥狀刻板重複、持久、異常。本病多見於老年女性。長期(1年以上)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最常見者為吩噻嗪類及丁醯苯類藥物。口服普通抗精神病葯發生率為20%~40%,使用長效抗精神病葯發生率約為50%。造成遲發運動障礙的病因尚未明確。有學者認為長期大劑量服用抗精神病藥物使中樞多巴胺能神經元受損而引起本病,也有認為GABA能系功能減退、自由基產生的神經毒性、抗精神病葯對神經系統的直接作用等。遲發性運動障礙的主要特點為不自主、節律性、重複、刻板式運動。遲發性運動障礙的治療,一般說來相當困難,效果都不太理想,主要通過藥物治療,以緩解癥狀。本病可出現舌咬傷、口腔黏膜糜爛、構音不清、吞咽困難、呼吸困難、骨折等危害。本病一般在停葯后數月或1~2年內運動障礙可逐漸緩解或消退。

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或精神心理科

病因


● 本病具體病因不明,可能與腦內多巴胺活動過度有關。
● 藥物因素
● ● 長期(1年以上)大劑量服用阻滯多巴胺能受體或與之結合的抗精神病葯,尤其是吩噻嗪類,如氯丙嗪、奮乃靜;丁醯苯類,如氟哌啶醇等。偶見於長期服用抗抑鬱葯、抗帕金森病葯、抗癲癇葯和抗組胺葯減量或停葯時發生。
● 其他因素
● ● 動脈硬化性痴獃、亨廷頓舞蹈症以及老年人由於大腦皮質及紋狀體神經元退行性變,引起紋狀體多巴胺過敏也有可能是本病的病因。

癥狀


● 遲發性運動障礙的患者通常有以下表現:

典型表現

● 不自主眨眼、眼皮痙攣。
● 不自主面部抽搐、愁眉苦臉。
● 不自主撅嘴、咂嘴、咀嚼、歪嘴。
● 不自主伸舌、縮舌、蠕動和舔唇。
● 引起說話不清楚及吞咽障礙。
● 不自主伸屈動作。

其他表現

● 煩躁不安、靜坐不能。

檢查


● 遲發性運動障礙無特異性檢查,可做以下檢查幫助診斷。
● CT或MRI檢查
● ● 檢查多無異常,但對鑒別診斷有意義。
● 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
● ● 可顯示腦部某些生化代謝情況,對診斷有意義。

診斷


● 醫生診斷遲發性運動障礙主要依據病史及臨床表現。

病史

● 有長期服抗精神病藥物史,服藥過程中或停葯后3個月內發生運動障礙。

臨床表現

● 眼肌運動異常:表現為不自主眨眼、瞼痙攣等。
● 面肌運動異常:不自主面部抽搐、愁眉苦臉等。
● 口部肌肉運動異常:不自主撅嘴、咂嘴、咀嚼、抽吸及下頜橫向運動等。
● 舌肌運動異常:不自主伸舌、縮舌、蠕動和舔唇等。
● 咽肌運動異常:引起構音不清及吞咽障礙。
● 頸部運動異常:斜頸頸後仰等。
● 軀幹運動異常:全身軀幹運動不協調呈古怪姿勢,如聳肩縮背、角弓反張、扭轉痙攣,有時全身左右搖擺、軀幹反覆屈伸前後扭動稱身體搖晃征。
● 四肢運動異常:肢體遠端連續屈伸稱為彈鋼琴指(趾)征,近端很少受累,少數表現舞蹈樣指划動作、投擲運動、手足徐動樣動作。

鑒別診斷


● 臨床上有多種疾病可出現口部、面部及肢體的不自主運動,如葯源性帕金森綜合征、亨廷頓病、扭轉痙攣等,遲發性運動障礙需要與之鑒別。

治療


● 遲發性運動障礙的治療,一般說來相當困難,效果不太理想。所以,本病首要的是預防,避免危險因素。
● 藥物治療
● ● 可使用利血平、異丙嗪、奧氮平、丙戊酸鈉、硫必利、舒必利、丁苯那嗪、普納洛爾、阿普唑侖等藥物緩解癥狀。
● 其他治療
● ● 藥物治療無效者,可行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通過控制椎體系和錐體外系的異常電流,從而治療遲發性運動障礙。

危害


● 遲發性運動障礙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 可出現舌咬傷、口腔黏膜糜爛、構音不清、吞咽困難、呼吸困難、骨折等表現。

預后


● 本病一般在停葯后數月或1~2年內運動障礙可逐漸緩解或消退。遲發性運動障礙的治療,一般說來相當困難,效果不太理想。

預防


● 嚴格遵醫囑應用抗精神病藥物,不要盲目停葯、減量。
● 長期用藥應進行監測,定期複查,遵醫囑減量或停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