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寒士

賊道三痴創作的網路小說

網路小說《上品寒士》以乾淨的文字,寫優雅的時代和藝術化的生活,作者賊道三痴。主要講述王羲之在呼朋喚友暢遊山水、優雅地寫他的《蘭亭集序》;謝安還隱居在會稽東山,每日攜妓優遊林下,等待時機東山再起;江東崇尚風度和儀錶的名士們寬袍大袖,服五石散、揮著麈尾清談、駕著牛車遊玩、談音樂、論書法、琴棋書畫、寄情山水、有各種瀟灑放誕、不拘禮法的言行。

2017年7月12日,《2017貓片 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榜》發布,《上品寒士》位列98位。

內容簡介


封面
封面
現代資深驢友穿越到東晉年間,寄魂 於寒門少年陳操之,面臨族中田產將被侵奪、賢慧的寡嫂被逼改嫁的困難局面,陳操之如何突破門第的偏見,改變自己的命運,從而維護自己和族人的利益?
且看寒門少年在九品官人法的森嚴等級中步步攀升,與顧愷之為友,娶謝道韞為妻,金戈鐵馬,北伐建功,成就穿越東晉第一書。
作品信息
上品寒士月點擊:923周點擊:923
小說類別:兩晉隋唐總推薦:523406月推薦:0周推薦:0
寫作進程:已經完本完成字數:1563930授權狀態:A級簽約本書起點中文網首發 

作品目錄


目錄
卷一 玄心
第一章、佛前一盞燈
第二章、陸氏花痴
第三章、璧人
第四章、士族與寒門
第五章、太陽照常升起
第六章、綽約淡遠的倩影
第七章、吹簫
第八章、調戲
第九章、蔡邕笛
第十章、初見孀嫂
第十一章、難為小郎師
第十二章、波瀾驟起
第十三章、君子六藝
第十四章、書道爭鋒
第十五章、停雲
第十六章、燕樂半字譜
第十七章、夜談
第十八章、冒充士族
第十九章、珍瓏局
第二十章、尋隱者不遇
第二十一章、忘年交
第二十二章、兩難
第二十三章、異相
第二十四章、逐出陳家堡
第二十五章、母病
第二十六章、解憂
第二十七章、一人得道
第二十八章、七夕之美
第二十九章、如此一見鍾情
第三十章、有女同車
第三十一章、吾不如老農
第三十二章、一波三折
第三十三章、無人不識陳操之
第三十四章、重回羅浮山
第三十五章、群山之外
第三十六章、負笈遠遊
第三十七章、阿嬌
第三十八章、華亭鶴唳
第三十九章、草堂二問
第四十章、富貴不能淫
第四十一章、小人伎倆
第四十二章、井蛙不可以語海
第四十三章、三絕
第四十四章、非禮
第四十五章、一夜詠嘆
第四十六章、真正好色
第四十七章、金風亭北
第四十八章、燕歌行
第四十九章、迷濛的喜悅
第五十章、黛玉和嬰寧
第五十一章、兩個愛花人
第五十二章、臭味相投
第五十三章、逆流破冰
第五十四章、不虞之譽
第五十五章、母氏劬勞
第五十六章、苦酒
第五十七章、十八缸
第五十八章、惜園雅集
第五十九章、身在曹營心在漢
第六十章、夜坐吟
第六十一章、探病
第六十二章、何不秉燭游?
第六十三章、六百里聞笛
第六十四章、桃樹成精
第六十五章、冬夜歸途
第六十六章、踏雪行
第六十七章、溫情
第六十八章、生活在人間
第六十九章、吼書
第七十章、婉拒
第七十一章、天師道
第七十二章、清麗和憂傷
第七十三章、一卷冰雪文
第七十四章、叔嫂問答
第七十五章、灑脫行路似游春
第七十六章、代筆相思
第七十七章、荷瓣春蘭
第七十八章、雄辯祝英台
第七十九章、棋逢對手
第八十章、晉人尺牘
第八十一章、且聽月夜敲棋聲
第八十二章、真性情
第八十三章、羽衣道冠少年郎
第八十四章、春夜細雨尺八簫
第八十五章、芳心穿透
第八十六章、大道如青天
第八十七章、有所為
第八十八章、誰見幽人獨往來
第八十九章、如履薄冰
第九十章、良宵引
第九十一章、虎丘之戀
第九十二章、盛德絕倫郗嘉賓
第九十三章、因緣
第九十四章、江左第一痴
卷二 深情
第一章、誰的陳郎君?
第二章、美足硃砂痣
第三章、此身原是梁山伯
第四章、遲鈍
第五章、女態
第六章、眼前畫中人
第七章、此曲能得幾回聞?
第八章、柏舟
第九章、曹操名言
第十章、男大當婚
第十一章、二王
第十二章、憂心如搗
第十三章、峰迴路轉
第十四章、翩若驚鴻
第十五章、黃絹幼婦
第十六章、良友佳人
第十七章、先天之疾
第十八章、鵝毛筆與籌算
第十九章、免狀
第二十章、共此時
第二十一章、借問蔦蘿何處有?
第二十二章、宛若玉人
第二十三章、簡單愛憎
第二十四章、好似相濡以沫
第二十五章、誰是鴛鴦譜上人
第二十六章、陳尚歸來
第二十七章、抉擇
第二十八章、魚與熊掌我欲得兼
第二十九章、我心匪石
第三十章、臉生青苔發如亂草
第三十一章、勇健夜叉
第三十二章、為了告別的聚會
第三十三章、謝道韞的承諾
第三十四章、今夜奉陪到底
第三十五章、奉命同居
第三十六章、春常在
第三十七章、小如蜩鳩大如鯤鵬
第三十八章、暖暖冬陽哀而不傷
第三十九章、丁幼微的決心
第四十章、偶露崢嶸
第四十一章、獵戶座星辰
第四十二章、墓園晨曲
第四十三章、風暴前夕
第四十四章、松脂的香味
第四十五章、冰雪除夕夜
第四十六章、求婚
第四十七章、如虎添翼
第四十八章、春風沉醉的夜晚
第四十九章、清談拒婚
第五十章、小人常戚戚
第五十一章、驚世駭俗的隱秘
第五十二章、三十載舊怨
第五十三章、以直報怨
第五十四章、唯才是舉
第五十五章、意外之喜
第五十六章、大莊園
第五十七章、畫中隱秘
第五十八章、一遇操之定終身
第五十九章、禍兮福所倚
第六十章、山雨欲來風滿樓
第六十一章、殊榮
第六十二章、又聞青蓮曲
第六十三章、將遠行
第六十四章、兩個月亮
第六十五章、知難而退
第六十六章、八部天龍像
第六十七章、賭馬
第六十八章、世尊拈花迦葉微笑
第六十九章、寶馬雕車香滿路
第七十章、鼠跡可觀
第七十一章、猶勝沈園
第七十二章、唇槍舌劍
第七十三章、以德服人
第七十四章、隱疾
第七十五章、審時度勢
第七十六章、咫尺天涯
卷三 妙賞
第一章、烏衣巷
第二章、白馬非馬
第三章、二人同心
第四章、雁過無痕
第五章、何方公主?
第六章、第一次親密擁抱
第七章、少年夫妻老來伴
第八章、清歌奈何
第九章、簾后芝蘭
第十章、妖道
第十一章、陸始發難
第十二章、攬西子入懷
第十三章、尷尬謝道韞
第十四章、千頭萬緒在一身
第十五章、卿本佳人
第十六章、救畫
第十七章、喜逢愛鵝人
第十八章、書壁
第十九章、禪宗二偈
第二十章、舔舐的溫柔
第二十一章、初吻
第二十二章、夤帝傳召
第二十三章、東堂見鬼
第二十四章、鼎沸陰陽魚
第二十五章、拯救陸夫人
第二十六章、尺牘和壁畫
第二十七章、不舍一人
第二十八章、各有風流兩不知
第二十九章、敢問琴瑟偕否?
第三十章、觀雨
第三十一章、菊花台
第三十二章、認錯人
第三十三章、何不食肉糜?
第三十四章、蕉葉舟
第三十五章、眾人皆是我獨非
第三十六章、夫子動心否?
第三十七章、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第三十八章、理直氣壯來非禮
第三十九章、囊中羞澀
第四十章、龍女和香神
第四十一章、夜叉當道
第四十二章、痴人妙語
第四十三章、遙遠的陳家塢
第四十四章、太后賜婚?
第四十五章、殊途同歸
第四十六章、阿堵物
第四十七章、隔簾花影
第四十八章、古來第一深情
第四十九章、知己難得
第五十章、新衣
第五十一章、靜女其姝
第五十二章、腹有詩書幾
第五十三章、金谷園豆粥
第五十四章、士為知己者用
第五十五章、黑頭公
第五十六章、耀武
第五十七章、有所思
第五十八章、窈窕山鬼
第五十九章、家書抵萬金
第六十章、驚變(求月票)
第六十一章、遠去的少年
第六十二章、美人如花隔雲
第六十三章、任是無賴也動人
第六十四章、盛夏之美
第六十五章、相見歡
第六十六章、陸納許婚
第六十七章、巨舟浮海
第六十八章、永別羅浮山
第六十九章、居心
第七十章、你是謫仙人
第七十一章、天人五衰
第七十二章、綠樹濃蔭夏日
第七十三章、履中履
第七十四章、蠻語
第七十五章、眾人皆醉我獨醒
第七十六章、叩心
卷四 洞見
第一章、白薴舞和輓歌
第二章、自投羅網
第三章、情孽
第四章、寂寞沙洲冷
第五章、慰藉心靈的碑帖
第六章、直面土斷
第七章、難題
第八章、冰心和世故
第九章、少年赤黔
第十章、殺一儆百
第十一章、良賈
第十二章、為誰風露立中宵
第十三章、風波起
第十四章、心坎
第十五章、十五、竹篁里
第十六章、潔癖
第十七章、圈套
第十八章、反噬
第十九章、巧計
第二十章、姑射仙人
第二十一章、納妾
第二十二章、無謂之敵
第二十三章、知易行難
第二十四章、二婢論嫁
第二十五章、釜底抽薪
第二十六章、雪泥鴻爪
第二十七章、犀利一言
第二十八章、騷亂
第二十九章、殺雞駭猴
第三十章、寒雨溫情
第三十一章、才識的魅力
第三十二章、閉門羹
第三十三章、初雪
第三十四章、情潮洶湧
第三十五章、罪證
第三十六章、解語花
第三十七章、潤兒的好奇心
第三十八章、為他人作嫁衣裳
第三十九章、何夜無月?
第四十章、隱逸和騷動
第四十一章、家傳寒石散
第四十二章、自取其辱
第四十三章、今夕何夕又見操之
第四十四章、流水
第四十五章、絕情寡慾
第四十六章、梅花香自苦寒來
第四十七章、嫂子的教誨
第四十八章、唯有真心酬知己
第四十九章、分道揚鑣
第五十章、何獨無義?
第五十一章、浮躁與安寧
第五十二章、谷風
第五十三章、竹如君子梅似佳人
第五十四章、訓弟
第五十五章、北伐大計
第五十六章、隔牆有耳
第五十七章、君子輕色
第五十八章、揚州弔喪
第五十九章、江左第一暴發戶
第六十章、陰霾
第六十一章、三赤毫
第六十二章、柔弱與堅強
第六十三章、今日私訂終身
第六十四章、相思結
第六十五章、白狼眊與金叵羅
第六十六章、鮮卑醜男
卷五 假譎
第一章、流毒五石散
第二章、強盜出英才
第三章、蘇道質何許人?
第四章、魏晉三大才女
第五章、壞人姻緣
第六章、莫須有
第七章、偏袒
第八章、杳然風中笛
第九章、拯救洛陽城
第十章、太後面首
第十一章、好色與婦人之仁
第十二章、少年狂
第十三章、舌戰群儒
第十四章、捧殺王猛
第十五章、太后秘辛
第十六章、操之說法
第十七章、何能委屈!
第十八章、陳情表
第十九章、相忘於江湖
第二十章、裹足不前盤絲洞
第二十一章、金墉城北唱童謠
第二十二章、子夜驚鐸
第二十三章、禍國殃民
第二十四章、為友為敵
第二十五章、挫折慕容垂
第二十六章、將下藥
第二十七章、童謠顯威
第二十八章、一石几鳥?
第二十九章、花葉靜美風雨憑凌
第三十章、推波助瀾
第三十一章、道韞入局
第三十二章、小白牙
第三十三章、面對真相的心態
第三十四章、大風圈外
第三十五章、但似月輪終皎潔
第三十六章、金髮藍眸
第三十七章、愚昧的大多數
第三十八章、祠殿風波卷五
第三十九章、紅巾胭脂
第四十章、致富之道
第四十一章、敢問芳齡幾何?
第四十二章、蒼蠅顯神
第四十三章、佛寺奇遇
第四十四章、一錢不值嬌公主
第四十五章、鄴宮寶藏
第四十六章、換城
第四十七章、兇險之境
第四十八章、在苑中
第四十九章、攤牌
第五十章、力挽狂瀾
第五十一章、射馬
第五十二章、瘋狂的螞蟻
第五十三章、白隼奇想
第五十四章、美麗總是使人愁
第五十五章、心病
第五十六章、雙姝會
第五十七章、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第五十八章、唾面自乾
第五十九章、十年大局
第六十章、愛之無以復加
第六十一章、陸葳蕤的憤怒
第六十二章、摧折盧道首
第六十三章、救星卷
第六十四章、世間沒有祝英台
第六十五章、廢帝的理由
第六十六章、左右逢源
第六十七章、翁婿默坐
第六十八章、雨夜病榻
第六十九章、留得枯荷聽雨聲
第七十章、謠言便是真相
第七十一章、桓溫逼宮
第七十二章、山雨欲來風滿城
第七十三章、各有心機兩不知
第七十四章、難為情聖
第七十五章、齊人之福
第七十六章、天師道叛亂
第七十七章、殺人如剪草
第七十八章、不眠之夜
第七十九章、醜聞
卷六 奏雅
第一章、某在斯
第二章、高傲和膽怯
第三章、午後光景如夢幻
第四章、左右夫人
第五章、婚姻如戰場
第六章、花樹下的天使
第七章、女史箴言
第八章、爾虞我詐
第九章、戲謔才女
第十章、清涕雙懸陶淵明
第十一章、湖畔旖旎
第十二章、傾心何時?
第十三章、潤兒的心思
第十四章、永不能彌補的遺憾
第十五章、花為媒
第十六章、人逢喜事精神爽
第十七章、分身無術
第十八章、小郎神奇
第十九章、自然死亡
第二十章、美色毒螫卷六 奏雅
第二十一章、夜襲京口
第二十二章、荒唐之痿
第二十三章、算無遺策
第二十四章、列女賢媛
第二十五章、舌辯第一功
第二十六章、大集流民帥
第二十七章、蘇蕙的心思
第二十八章、為妻為妾?
第二十九章、贈琴
第三十章、難纏的侄女
第三十一章、最愛西樓
第三十二章、傾動三國
第三十三章、嫁妝鬥富
第三十四章、難登雙廊樓
第三十五章、洞房花燭夜(上)
第三十六章、洞房花燭夜(中)
第三十七章、洞房花燭夜(下)
第三十八章、納妾記
第三十九章、宛然洛神賦中人
第四十章、雪夜喜訊
第四十一章、凍瘡之愛
第四十二章、天壤之中更有陳郎
第四十三章、白馬祭天
第四十四章、金屬狂潮
第四十五章、鮮卑第一猛將
第四十六章、射鹿台與古長城
第四十七章、赤眸神威
第四十八章、赤膽忠心陳操之
第四十九章、我亦熱血
第五十章、陳年妙計
第五十一章、我愛鳳凰
第五十二章、我愛欽欽
第五十三章、以泉為鏡
第五十四章、悲愴有風致
第五十五章、公主夜奔
第五十六章、金屋藏嬌
第五十七章、獻刀
第五十八章、我為卿狂
第五十九章、紫碧紗紋裙
第六十章、又見李靜姝?
第六十一章、一夜魚龍舞
第六十二章、遏陘山的雪
第六十三章、家書抵萬金
第六十四章、神秘來客
第六十五章、月是故鄉明
第六十六章、小別勝新婚
第六十七章、才女的嬌慵
第六十八章、中秋夜的酒
第六十九章、春風又綠江南岸
第七十章、兒女忽成行
第七十一章、微妙
第七十二章、年少無敵
第七十三章、頻惹情恨
第七十四章、烈士暮年
第七十五章、殺人三策
第七十六章、趨利避害
第七十七章、七夕射月
第七十八章、結綬萬里
第七十九章、桓溫病危
第八十章、龍潭虎穴
第八十一章、時勢翻覆似波瀾
第八十二章、痛飲酒讀離騷
第八十三章、天涯可處無芳草
第八十四章、紅顏漸老
第八十五章、何能萬世開太平
第八十六章、鳳凰的禮物
第八十七章、曲終人在

創作背景


魏晉風度
“風度”原是魏晉時用來品評人物的詞語。
魏晉時期,人們對人物的品評由道德風範轉向人物外貌,進而發展到人物的精神氣質。魏晉名士有一種不同於流俗、甚至不同於任何歷史時期的言談舉止。風度不僅僅是個人文化素質與精神狀態在言談與儀錶上的反應,對於一定的社會階層來說,風度集中體現了他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集中塑造了他們的社會形象。它不僅是一種政治和文化現象,而且深深影響著人們的心理與行為,從而構成了這一時代所特有的社會現象。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賢等人,正好反映了魏晉名士的時代精神。
魏晉風流是魏晉士人所追求的一種具有魅力和影響力的人格美,或者說是他們所追切的藝術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詩文、藝術是自己的人生藝術化。這是在魏晉玄學的大背景下出現的,魏晉玄學的形成改變著士大夫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時尚、價值觀念。構成魏晉風流的條件是:玄心、洞見、妙賞、深情,其外在特點是:穎悟、曠達、真率,代表人物是:陶淵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賢等。
一、迷惘的年代
三國和兩晉是一個統一王朝消失的時代。漢末到魏晉,階級矛盾、社會矛盾不斷惡化,統治階級內部相互傾軋,致使社會動蕩不安,政局變幻不定。東漢末年的政治敗壞引發了黃巾起義,隨後軍閥割據,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到了西晉,雖然實現了統一,但不久爆發了“八王之亂”,北方游牧民族趁機入侵,西晉的統治也隨之結束,中原成了諸族爭鬥的戰場。晉室南渡后,建立了東晉王朝,偏安半壁,但由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爭鬥不斷,農民起義的高漲,最後劉裕取代了司馬氏政權,建立了劉宋王朝。
這些混亂而痛苦的歷史事實,讓當時的名士們思治而不得,苟全性命於亂世,對文化、思想和社會風氣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那些循規蹈矩,那些道貌岸然,似乎都成了一個個玩笑,傳統的力量在無形里消失,越來越多的名士在無望的明天面前選擇了叛逆。有些人,佯狂而避世,在清醒與沉醉里優遊,在痛苦和癲狂里迷失。於是就有了所謂的“魏晉風流”。看《世說新語》,感受到的就是與整個封建統治時期格格不入的豪邁與不羈。書中有載:劉伶恆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禈衣,諸君何為入我禈中!”如此放浪形骸,逐漸成了一種風氣,“故去巾幘,脫衣服,露醜惡,同禽獸”。在名士中甚至有男人追求外貌女性化,塗脂抹粉,“服婦人之服”的畸形的社會現象。
如果說魏晉風流是一個不可觸及的古老的神話,那麼那場發生在美國西海岸的富有創造性的運動在40年後的今天仍如此深刻地與“美國”這個名詞相連,那是一個似乎剛剛散去的宴會,它的失敗和它的延續似乎並不矛盾,它仍滲透在西方社會的思想文化當中。反戰運動、學生激進運動、民權運動伴隨著伍德斯托克40萬人共釀的理想之酒,伴隨著“嬉皮士”的群居村,伴隨著“個人事即政治之事”的女權主義,伴隨著煙霧騰騰的大麻,伴隨著“愛與和平”的口號,它們可以刺痛整個體制中的道德模式、經濟機器和政治謊言。伴隨著某個生育高峰,產生的不僅是那些“長發蓬蓬地遊盪在街頭的青年”,還有對自我的發現,對社會的警覺,以及指向國家軍事和政治領導的懷疑。
在今天看來,這兩段動蕩而迷惘的歷史都帶著深深的無奈,但這些無論是發生在千年之前的還是異邦的故事總帶給我們一種神往。
二、桃花源
“竹林七賢”的酣飲醉談,陶淵明的田園生活和夢裡那個桃花源,是什麼支撐著他們的精神世界?是什麼攜領著他們飛蛾撲火般的旅程?
魏晉的名士都注重精神世界的純凈,無視功名利祿和富貴,內心曠達,形跡放浪,這就反映了整個時代對傳統禮教的挑戰,對腐朽文化的不滿。老莊思想就是最銳利的武器。
魏晉最為特殊的意識形態就是玄學了。老莊思想可以讓人們擺脫現實的紛爭回歸自然,回歸自我。而儒家思想陷入了矛盾:它在這個動亂的年代已經實在無法成為社會的規範和主流,可也不能完全從人們的思想里消失,於是就有了“援道入儒,儒道合流”的玄學。
“魏晉名士好老莊,何晏有《無為論》,王弼有《老莊注》,阮籍有《達庄論》,郭象有《莊子注》,嵇康則標榜‘老子、莊周吾之師也’”(《國史概要》)
而真正反映“魏晉風流”的精神特質的,是不為外物所累,率性而為的言行風範: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斟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世說新語》)
莊子自然純樸的審美觀,為我們展現了一種恬淡純樸的自然意境,它要求人們去掉人為造作,提倡回歸自然,持守自身質樸的本性。在他看來,符合自然本性的才是美的,自然而然就是美。陶淵明描寫他的恬淡純樸的生活,寫出了生活的脫俗超然,正應和了道家的藝術境界:“少無失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間。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歸園田居》其一)”;“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飲酒》其五)”
這樣的逃避現實的方式是很多名士所選擇和追求的,這是他們潔身自好的最好途徑:既表露了自己對當權者的不滿,又比較安全,也符合老莊思想反對功利的價值觀。他們也嚮往著烏托邦式的“桃花源”:無君無臣,自耕自織,無憂無慮。
可現實生硬地刺痛著夢想:曹操為消除異己,就殺死了孔融、楊修等名士;到了魏晉政權交替,曹氏和司馬氏殊死鬥爭,被害的就有何晏、嵇康、夏侯玄等人,到了兩晉,政治環境不斷惡化,以至於“名士少有全者”(晉書·阮籍傳)。評論政治是不敢的,為了填補精神空白,專談玄理的清談風行,而清談的內容,主要就是《周易》、《老子》、《莊子》這“三玄”,突破了“獨尊儒術”,又結合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達到了哲學上的一個高峰。
追求超越世俗的生活方式,帶著濃重的文化懷疑和避世的無奈,保持心靈純凈的願望和回歸自然的想法,這就是魏晉名士……
三、人格之美
魏晉風度,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真正的名士風範,所謂是真名士自風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雋秀王衍、樂廣至於江左領袖王導、謝安,莫不是清峻通脫,表現出的那一派“煙雲水氣”而又“風流自賞”的氣度,幾追仙姿,為後世景仰。
魏晉風度,它作為當時的士族意識形態的一種人格表現,並成為當時的審美理想。風流名士們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誕而風流自賞。晉朝屢以歷部尚書請官王右軍,但遭屢拒絕。我想,正是因為精神的超俗,“托杯玄勝,遠詠庄老”、“以清淡為經濟”,喜好飲酒,不務世事,以隱逸為高等這樣的人事哲學觀,才能造就那傳奇的《蘭亭序》。
然而,魏晉風度為什麼在歷代每每遭貶,究其原因,大略是這幫名士們飲酒過度,醉生夢死;再就是放達出格,有悖常理,另就是清談誤國。據傳說“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縱酒佯狂,經常是抬棺狂飲,且身上一絲不掛於屋中,人見均嗤之,他卻反唇相譏:“我以天地為房屋,以房屋為衣褲,你們幹嗎要鑽到我褲襠里來呢?這些名士們為求長生而煉丹服藥,穿衣喜寬袍大袖且經久不洗,故而多虱,因而“捫虱而談”,在當時是件很高雅的舉動。
其實以魏晉風度為開端的儒道互補的士大夫精神,從根本上奠定了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基礎,影響的相當深遠。可是,魏晉風度的所及,也帶來了弊端,許多人趕時髦,心情也並非嵇康、阮籍似的沉重,卻也學他們的放達。其實現在年輕人作為對人生的愛戀,自我的發現與肯定,與東漢末以魏晉風度的價值觀念四一脈相承的。而現在年輕人在追求行止姿容的漂亮俊逸上個性上,又和魏晉風度的美學關相輔相成。
九品中正制
【基本概念】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種重要的官吏選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為九個等級,作為政府選用官吏的依據。中正:有名望的推薦官,人才的等級由他們評定。是魏文帝曹丕為了拉攏士族而採納陳群的意見。曹丕篡漢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書陳群制定。此制至西晉漸趨完備,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化。這一制度創始於曹魏,發展成熟於兩晉,衰落於南北朝時期,廢除於隋朝,隨之科舉制形成。
【設置方法】
以魏晉之製為例,其主要內容為:
先在各郡設置中正,稍後又在各州設置大中正。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當,且多由現任中央官員兼任。任中正者本身一般是九品中的二品即上品。郡中正初由各郡長官推選,晉時改由州中正薦舉,中正的任命權掌握在司徒府。州郡中正都設有屬員,稱為“訪問”。一般人物可由屬員評議,重要人物則由中正親自評議。
中正的職權主要是評議人物,其標準有三:家世、道德、才能。家世又稱“簿閥”、“簿世”,指被評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中正對人物的道德、才能只作概括性的評語,稱為“狀”。如曹魏時中正王嘉“狀”吉茂為“德優能少”。西晉時,中正王濟“狀”孫楚為“天材英博,亮拔不群”。中正根據家世、才德的評論,對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稱為“品”。品共分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類別卻只有二,即上品和下品。一品無人能得,形同虛設,故二品實為最高品。三品西晉初尚可算高品(上品),以後降為卑品(下品)。
中正評議結果上交司徒府複核批准,然後送吏部作為選官的根據。中正評定的品第又稱“鄉品”,和被評者的仕途密切相關。任官者其官品必須與其鄉品相適應,鄉品高者做官的起點(又稱“起家官”)往往為“清官”,升遷也較快,受人尊重;鄉品卑者做官的起點往往為“濁官”,升遷也慢,受人輕視。
中正評議人物照例三年調整一次,但中正對所評議人物也可隨時予以升品或降品。一個人的鄉品升降后,官品及居官之清濁也往往隨之變動。由於中正品第皆用黃紙寫定並藏於司徒府,稱“黃籍”,故降品或復品都須去司徒府改正黃紙。為了提高中正的權威,政府還禁止被評者訴訟枉曲。但中正如定品違法,政府要追查其責任。
【設立原因】
九品中正制度是繼承東漢官吏選拔制度又加以改革的結果。東漢選拔官吏,主要是依據儒家的道德行為標準,宗族鄉黨的評定成為政府選拔官吏(具體途徑是察舉、徵辟的主要甚至唯一的依據。漢末大亂造成人士流移,給鄉閭評議帶來困難,用人不可能一一核之鄉閭。曹操當政的二十多年中,用人“決於胸臆”、“各引其類”的情況大量存在。然鄉閭評議並未完全廢棄,史稱曹操平定荊州時,托當地大名士韓嵩“條品州人優劣,皆擢而用之”;又稱替曹操主持選舉的崔琰、毛玠“總齊清議,十有餘年”,所謂“總齊清議”就是掌握和平衡各地的清議。曹操對鄉閭評議並未籠統否定,反對的只是漢末鄉閭評議中產生的弊病。他糾正的辦法一是提倡“唯才是舉”,以反對虛偽道德和名實不符;二是壓制朋黨浮華和私人操縱選舉,力圖將選舉之權控制在政府手中。如韓嵩之條品荊州人士,就不同於漢末名士私人操縱的鄉閭評議,而與後來中正由政府任命並向政府負責的情況更為近似。九品中正制的許多特點在曹操當政時期已有萌芽,曹丕、陳群進一步加以制度化。
【發展歷史】
九品中正制創立之初,評議人物的標準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並重。梁朝史學家沈約甚至說它是“蓋以論人才優劣,非謂世胄高卑”。但由於魏晉時充當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參預中正推舉之權,而獲得二品者幾乎全部是門閥世族,故門閥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選拔之權。於是在中正品第過程中,才德標準逐漸被忽視,家世則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唯一的標準,到西晉時終於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庶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僅成為維護和鞏固門閥統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構成門閥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到南朝時期,在中正的評議中,甚至父祖官爵的高低也無關重要,所重視的只是魏晉間遠祖的名位,而辨別血統和姓族只須查譜牒,中正的品第反成無足輕重的例行公事。在十六國和北朝時期,由於各政權具有少數民族統治的性質,九品中正制的作用不能與兩晉南朝相提並論。後趙主石勒曾清定九品,石虎亦恢復雍秦二州望族免役特權,但似乎並未設中正之職。北魏初、中期,未行九品中正制。崔浩曾欲恢復分別族姓的做法,因而被殺。孝文帝改制,班定族姓,始立九品中正制。但自河陰之變后,此制亦流於形式。到了隋代,隨著門閥制度的衰落,此制終被廢除。
【相關評論】
起初,這一制度是致力於解決朝廷選官和鄉里清議的統一問題,是對漢代選官傳統的延續,也是對曹操用人政策的繼承。但到魏晉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個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壟斷,他們在評定品級時,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劃分,已經背離了“不計門第”的原則。此後的三百年間,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門閥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護士族世襲政治特權的官僚選拔制度。因此當士族沒落以後,九品中正制也被徹底廢除了。
才女謝道韞
謝道韞,歷史中著名的才女,陳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人,東晉安西大將軍謝奕之女,東晉名相謝安的侄女。關於謝道韞,人們最為熟知的是“詠絮”的故事。
《世說新語·言語》第七十一條記載:“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謝家是個書香仕宦大家,大人與兒孫輩聚在一起討論文義是常有的事。這不正遇上下大雪,謝安便乘機考問子侄:“這雪下得紛紛揚揚,爾等看用什麼比喻才好呢?”謝朗搶著回答:“我看象是空中在撒鹽。”大家看,這個比喻雖說不上十分地道,但還得過去,用之比“米雪”就未為不可。畢竟,謝朗也是謝家公子,父輩都文采翩然,他耳濡目染,想是文思也不錯。《續晉陽秋》說他“文義艷發,名亞於玄”。謝玄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戰的東晉方面的副總指揮(總指揮是他叔父謝安),說謝朗“名亞於玄”,即含有僅次於謝玄的意思。再說,當時謝朗究竟年歲幾何史書無明確記載,但估計不超過十歲,因此我們不能對謝朗的這個比喻不以為然。但是謝朗倒霉就倒霉在他有一個聰明絕頂的妹妹,一下子使他相形見絀。謝道韞把雪花比作在空中飄飛的柳絮,可謂文采斐然。
從此謝道韞“詠雪”的故事便流傳開來,“詠絮”一詞也成為才女的代稱。《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給他筆下的心愛人物林黛玉的判詞有一句是“堪憐詠絮才”,就是借用這個典故來說明林黛玉的才氣不凡。
謝道韞生逢崇尚風神氣度、“竹林七賢”之遺風尚在的東晉,出身於名流世家,加之自身又才華橫溢,因此行事瀟灑不羈,頗類男子。《世說新語·賢媛》第三十條記載:“謝遏絕重其姊,張玄常稱其妹,欲以敵之。有濟尼者,並游張、謝二家,人問其優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可謂道出了謝道韞的個性氣質。“林下”指魏晉交接時期的“竹林七賢”,他們向以行為曠達著稱。這則小故事用烘雲托月的對比方法寫出了謝道韞的與眾不同。記載中的謝遏就是謝玄,很看重他的姐姐道韞,張玄則稱道他的妹妹,張玄的意思是說,謝遏(謝玄小字),你的姐姐是不錯嘛,可是我的妹妹也不差呀,與你姐並列應該不算降低你姐姐的身份吧。兩個男人互相標榜自家姐妹,說不準還有一場唇槍舌劍呢。有個叫濟尼的尼姑,和謝、張兩家都有交往。人們就讓濟尼比較一下道韞和張玄妹的優劣。濟尼就說:“王夫人(指謝道韞,她嫁於王凝之,關於王凝之,我們將在下面介紹)神情閑雅,大有竹林名士的風氣,顧家媳婦(指張玄妹,她嫁於顧家)心境清純,像一塊美玉,自然是婦女中的佼佼者了。”人家這濟尼也是聰明得很呢,不直接說誰優誰劣,只是說出了這兩個人的特點而已。話中所含的意思由聽者自己去咂摸吧。根據當時東晉風氣,聰明人一下子就可以聽出,濟尼更欣賞道韞。張玄妹是婦女中的優秀者,當然是很好的了,但人家謝道韞更勝一籌,堪與男子比肩。不知道張玄聽了濟尼的這番評論,心中是什麼滋味,不管他服不服,反正濟尼的評論一直在後世流傳,也算是給謝道韞下了一個“千古定評”。
謝道韞批評起他的弟弟謝玄來毫不留情。《世說新語·賢媛》二十八條記載:“王江州夫人語謝遏曰:“汝何以都不復進?為是塵務經心,天分有限?”謝道韞對謝玄說:“你是怎麼搞的,學問一點兒也沒長進,是一心注意塵雜俗事,還是你的天分有限?”這批評夠不留情面的吧,想那謝玄乃是東晉一代名將,南征北戰,叱吒風雲,卻被姐姐說成是沉溺於時俗之中,要不就是天分一般,領悟力有限。哎,攤上這麼個不同尋常的姐姐,再怎麼優秀在她眼中也不過是俗物一般。
道韞說起他的丈夫來更是言語尖刻。《世說新語·賢媛》二十六條記載:“王凝之謝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還謝家,意大不說。太傅慰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才亦不惡,汝何以恨乃爾?”答曰:“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則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道韞嫁到王家之後,非常輕視凝之,回到娘家,心理不痛快,謝安見狀趕緊撫慰他這個寶貝兒侄女,對她說:“王郎是逸少(指王羲之)的兒子,人才也可以,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道韞抱怨道:“我的叔父裡頭,有謝尚、謝萬這樣的人物,兄弟裡頭有謝韶、謝朗、謝玄、謝淵這樣的人材,想不到天地之間,竟有王凝之這種人。”
看看,幾乎把王凝之貶得一文不值。說到這裡,咱們得把王凝之這個人交代一下。王凝之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子,出身於士族大家,也是文採風流,而且善於草書、隸書,人也忠厚老實。王家世代崇信五斗米道(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一個派別,由張道陵於東漢順帝時期創立,凡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其道以老子為教主,基本經典是《道德經》和張道陵所編《老子想爾注》,以長生成仙為其最高目標),凝之尤甚。叛賊孫恩攻入會稽(今浙江紹興)的時候,王凝之這位會稽長官竟對老百姓和眾官吏說:“咱們沒必要防備,我已請了道神,道神已經允諾派遣鬼兵相助,孫賊自會不攻而破。”看看,王凝之對五斗米道的崇拜到了什麼地步,大敵當前,不組織官兵百姓抵抗,竟寄希望於虛無縹緲的鬼神,真是無藥可救了。結果怎樣呢?孫恩不費一兵一卒就攻入了會稽,而王凝之也沒能取得他所信賴的鬼神的佑護,被孫恩殺害,還且還連累了他的子女。說起來,這王凝之的死實在是令人可嘆又可氣,難怪,無論他怎麼好,謝家才女就是看不上他。現在我們再回頭來看看道韞評價其夫君的話,實在是尖刻得可以。謝家的子弟個個優秀,王凝之與之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不可同日而語。可憐我們這位好歹也是出身名門世家的王家二公子被他的妻子說得一無是處。不過,也多虧道韞出生於東晉,若是她生在後來的明清時代,不被治以對夫“大不敬”罪才怪呢。但是我們得補充幾句,雖然謝道韞對其夫大不滿意,但是她嫁入王家之後,還是極盡恪守婦道的,得到了王家人的稱讚。再說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那時不時興離婚,不像現在,女子對丈夫不滿,可以炒他的魷魚。丈夫據守會稽,道韞當然跟隨,不幸遇上個不爭氣不抗敵的丈夫,只有儘力自保了。孫恩賊軍攻入會稽時,她神色自若毫不驚慌,當聽說丈夫及子女都已被殺后,便組織起一支婢女隊伍拚命抵抗,並手刃數敵。咱們可以想見一個文弱女子率眾殺敵的風姿,其神勇,尤令我們後人欽佩不已。但是臨時組織的隊伍怎能抵抗如狼似虎的孫恩叛軍,最終道韞被敵人俘虜。當時,她的小外孫劉濤年僅幾歲,孫恩連個小孩子也不放過,欲殺之。道韞義正詞嚴地說道:“這是我們王家的事,與外家有什麼關係呢?如果非殺不可,那就先殺我吧。”孫恩雖然殘忍無道,但面對道韞的凜凜正氣,終於答應不殺劉濤,並釋放了謝道韞,自此,道韞寡居在會稽。道韞身為女子,在遭敵後能鎮靜自如、奮勇殺敵,並敢於為保護他人而甘願受戮,其風度我想不少男子也自嘆不如吧。
道韞寡居會稽時,會稽太守劉柳素聞其名,登門與道韞談論義理。道韞也不拒絕,不施粉黛,素衣素服,坦然與劉柳相見,兩人相談甚歡。道韞風采高邁,談吐不凡,與劉柳說及家事,回想抗敵之時,夫與子皆遭害,不禁言辭慷慨,涕淚流漣。后又談及義理,道韞侃侃而談,立意高遠,從容不迫。劉柳對道韞的風采心服口服。道韞也說:“親人都已亡去,遇到這個士人,聽到他的話語,真是使人心胸大開啊。”道韞與劉柳可謂是惺惺相惜,相互嘆服,一時被傳為佳話。
謝道韞丈夫與子女俱死於叛軍之手,晚年的她當是孤獨的。據《太平廣記》引《幽冥錄》載,兒子死後,謝夫人悲痛欲絕,哭了六年。忽有一天兩個兒子一塊兒回來了,都披枷戴鎖,他們勸母親說:“你不必傷痛,割捨我們吧,兒子是因為有罪才被陰府抓去,以後為我們祈禱請福就行了。”道韞從此不再傷悲,而是經常祭告神靈以求為兩個兒子贖罪。這種記載當為作者杜撰。兒死後,母親思念兒子是常有的事,以至於因思念過甚而神思恍惚也是可能的,因此上述所記或許是道韞的幻覺,也可能這是她夢中事,醒來告以他人,才有好事者當作奇聞異事記載下來。不管怎麼說,白髮人送黑髮人總為人生一大痛,謝氏遭此喪子之痛,不能不令我們為這一代才女之不幸痛心流涕。
謝道韞出現於東晉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著外部和內部的各種原因。首先,整個魏晉時期是士人精神思想得到極大解放的時期,漢朝時的經學思想在魏晉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整個社會出現了一種崇尚個性自由的風潮,隨之人們的婦女觀也較先前的漢朝有了很大的進步,婦女允許有一定的自由和個性,而且人們對這種個性也頗為欣賞,否則,身為皇族成員的劉義慶不可能把道韞的某些言行記入他的《世說新語·賢媛》中。多虧了《世說新語》,謝道韞的言行和別人對她的評價才得以流傳下來。看一下《晉書·烈女》中對謝道韞的記載就會發現,《晉書》有不少就取材於《世說新語》。當然,作為史書的《晉書》直接取了不少作為軼事小說的《世說新語》中的材料,這一點,使《晉書》的真實性受到了後人的詬病。其中的某些記載與歷史可能有點兒出入,但大體不差。再說了,那些標榜為“正史”的史書所記就與真實的歷史相符嗎?話題扯得有點兒遠了,再回頭說謝才女。外部大環境如上所寫,有這樣的大環境才有這樣的道韞,這是道韞的一大幸。其二大幸就是道韞出身於士族大家,士族大家為保持自己的家族地位,很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因此謝家多才俊之士,道韞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打下了紮實的童子功。道韞的第三大幸就是嫁入王家。王家與謝家比毫不遜色,王、謝兩家珠聯璧合,這自然孕育了身為人婦的道韞的脫俗超凡的氣質。最後,謝道韞之所以成為謝道韞,也與她自身的好學聰慧密不可分,若是自身不學或是天分有限,任外部環境再好也是枉然。綜上所述,四個因素才造就了一個獨一無二的謝道韞,應該說她是極為幸運的。後世的才女如李清照也是幸運的,但李清照所生活的朝代缺少道韞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崇尚風度氣質的風氣,因此,清照的個人魅力是遜於道韞的。宋明清時代,理學盛行,婦女的思想個性受到禁錮,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下,謝道韞式才女的出現是很難的。倒是那些不受時俗左右的風塵女子如李師師、馬湘蘭、柳如是給後人留下了他們的事迹和名字。
道韞又是不幸的,喪夫喪子的遭遇也是常人難以忍受的,她的晚景當是凄涼的,這與李清照遭逢時亂、中年喪夫、晚年生活孤獨困頓何其相似!
道韞多才多藝,自是寫了不少優質作品,所著的詩賦頌誄當時是很受人歡迎的,但現在僅存的作品只有古詩《登山》和《擬嵇中散詠松》兩首和《論語贊》,這對後人來說,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優雅從容的旅程
《上品寒士》上傳兩天半,收藏過了一千,這一千多收藏的書友絕大部分應該是從小道的《皇家娛樂指南》跟過來的,都是對小道的文品和人品有信心的,小道是個非常重感情的人,以前在校讀書放學后與好友打乒乓球或者別的遊戲之後分別時,不管男女,小道總愛頻頻回首、依依不捨,雖然明天依然可以見面。
《皇家娛樂指南》最後收藏有二萬多,目前跟過來的不多,彌足珍貴,好比漫長的旅程,起程時一大群,中途逐漸星散,最後剩下了你們,小道感謝你們,是你們給小道信心和支持,這對一本新書可以說是生存下去的動力。
而新來的朋友,小道也是萬分感謝,是你們從起點浩如煙海的書堆中發現了《上品寒士》並收藏之,你們是有慧眼的人,小道不會讓你們失望。
這裡,小道求一下推薦票,現在距首頁新書榜只有一步之遙,請新朋與舊友把《寒士》頂上去,讓我們一起追隨《上品寒士》開始一段優雅從容的旅程。
也許我們要並肩走上一年。
上架感言
《上品寒士》九月二十一日上傳至今,公眾版也有了二十萬字,二十萬字就相當於二千里行程,小道呢,就是個導遊,與書友們乘牛車同行,閑看道旁風景,領略魏晉風流。
現在,小道與書友們駐足華亭梅嶺山上,春風不寒,梅花正美,山外青山吸引著小道和書友們一道去探尋,不過有些書友要離去了,他們覺得小道說得那麼淡然超然,卻要收導遊費,實在有違魏晉風骨,但想必大多數書友還是理解小道的,畢竟生活在人間,小道還沒修鍊成餐風飲露的境界。
所以,《上品寒士》上架了,在這裡,小道懇請書友們訂閱支持小道,把月票投給小道,小道不敢保證每天能更多少,但小道可以說每天碼字的時間都在八小時以上,無奈碼速慢,而且書友們已習慣了小道文字的質量,小道不敢半點懈怠,總是精益求精。
最後,再次懇求正版訂閱!呼喚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