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嘔吐

妊娠嘔吐

妊娠嘔吐是徠孕婦在早孕期會出現擇食、食欲不振、輕度噁心、嘔吐、頭暈、疲乏、嗜睡等,稱為早孕反應。多數在停經40天左右出現,孕12周以內反應消退。少數孕婦頻繁噁心嘔吐,不能進食,導致體重下降,脫水,酸鹼平衡失調,以及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甚至危及孕婦生命。多見於初產婦。早孕時多見。 妊娠嘔吐病因尚未明確,可能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狀腺功能改變、精神及社會因素、神經因素、維生素缺乏、過敏反應,以及幽門螺旋桿菌增多等因素相關。停經6周左右出現噁心、流涎和嘔吐,並隨妊娠逐漸加重,至停經8周左右發展為頻繁嘔吐,不能進食,嘔吐物中有膽汁或咖啡樣分泌物。治療原則為可考慮住院休息,適當禁食,記出入量,糾正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補充營養,防治併發症。多數患者懷孕12周左右,癥狀消失。妊娠劇吐經過住院治療,包括靜脈輸液、電解質補充,維生素和止吐葯等治療后,絕大多數病人病情很快改善並隨著妊娠進展而自然消退,且無長期後遺症。

就診科室


● 婦產科、消化科

病因


● 病因尚未明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 HCG水平增高:與孕婦血中HCG水平急劇上升有關。
● 甲狀腺功能改變:約60%有短暫的甲狀腺功能亢進,嘔吐的嚴重程度與遊離甲狀腺激素和促甲狀腺素水平明顯相關。
● 精神及社會因素:恐懼妊娠、精神緊張、情緒不穩、依賴性較強及社會地位低下、經濟條件差的孕婦易患妊娠嘔吐。
● 神經因素:妊娠早期丘腦下部的各種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起妊娠嘔吐;妊娠后子宮增大。感受器受刺激,傳到到大腦中樞而引起放射性反應,產生噁心、嘔吐。
● 其他因素:
● ● 維生素缺乏,尤其是維生素B6缺乏可導致妊娠嘔吐。
● ● 過敏反應,某些抗過敏藥物治療后,嘔吐好轉,考慮可能與過敏反應有關。
● ● 幽門螺旋桿菌增多,經研究發現與無癥狀的孕婦相比,妊娠劇吐患者血清抗幽門螺旋桿菌的IgG濃度升高。

癥狀


● 一般停經6周左右出現早孕反應,逐漸加重,直至頻繁嘔吐,不能進食。嘔吐物中有膽汁或咖啡樣物質。消瘦明顯、極度疲乏、口唇乾裂、眼球凹陷、皮膚乾燥、尿量減少。
● 主要表現:
● 噁心、嘔吐
● 水電解質紊亂:嚴重嘔吐和長期飢餓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患者消瘦明顯,極度疲乏,口唇乾裂,皮膚乾燥,眼球凹陷,尿量減少,營養攝入不足使體重下降。
● 酸鹼平衡失調:飢餓情況下機體動用脂肪組織供給能量可以引起體內酸鹼平衡失調。

檢查


● 確診妊娠嘔吐需要相關輔助檢查。

實驗室檢查 

● 尿液檢查:測定尿量,尿比重增加、尿酮體陽性,腎功受損時尿中可出現蛋白及管型。
● 血液檢查:血液濃縮,紅細胞計數增多、血紅蛋白增高、血細胞壓積上升。動脈血氣分析測定血酮體、二氧化碳結合力下降。肝腎功能受損時血膽紅素、轉氨酶、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眼底檢查

● 嚴重者出現視網膜出血。

心電圖檢查

● 低鉀血症可引起心律變化及心肌損害,表現為心電圖異常。

診斷


● 醫生主要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診斷本病。
● 病史:孕期出現早孕反應逐漸加重。 
● 臨床表現:頻繁嘔吐,不能進食。嘔吐物中有膽汁或咖啡樣物質。消瘦明顯、極度疲乏、口唇乾裂、眼球凹陷、皮膚乾燥、尿量減少。 
● 實驗室檢查:測定尿量,尿比重增加、尿酮體陽性,腎功受損時尿中可出現蛋白及管型。血液濃縮,紅細胞計數增多、血紅蛋白增高、血細胞壓積上升。動脈血氣分析測定血酮體、二氧化碳結合力下降。肝腎功能受損時血膽紅素、轉氨酶、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鑒別診斷


● 醫生主要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其他相關輔助檢查結果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 妊娠嘔吐主要應與葡萄胎、甲亢,以及可能引起嘔吐的疾病,如肝炎、胃腸炎、胰腺炎、膽道疾病等相鑒別。有神經系統癥狀者應與腦膜炎和腦腫瘤等鑒別。
● 如果孕婦出差頻繁嘔吐,不能進食。嘔吐物中有膽汁或咖啡樣物質。消瘦明顯、極度疲乏、口唇乾裂、眼球凹陷、皮膚乾燥、尿量減少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治療


● 治療原則為可以住院休息,適當禁食,記出入量,糾正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補充營養,防治併發症。
● 輕度噁心嘔吐是早孕期常見癥狀,飲食少量多餐,服用維生素B6常可緩解。
● 補液治療:輸注葡萄糖液、葡萄糖鹽水、生理鹽水、平衡液共3000ml左右,可加入維生素B6 、維生素C,維持每日尿量在1000毫升以上。還可以給予維生素B1肌肉注射。
● 止吐鎮靜治療:可用冬眠靈注射液止吐。
● 糾正電解質紊亂:缺鈉者適當補鈉,同時注意補鉀。
● 糾正代謝性酸中毒:根據血二氧化碳值,適當補充碳酸氫鈉或乳酸鈉溶液。
● 其他:可增加心理支持治療,進行心理支持。周圍環境應避免有異味刺激;避免進食不想吃的食物;

危害


● 嚴重嘔吐致食道破裂,食管與胃交界處黏膜裂傷出血。
● 維生素B1 嚴重缺乏誘發妊娠期Wenick’s腦病,未治療者死亡率高達50%。
● 視網膜出血,肝腎功損害。
● 對胎兒則可導致胎兒生長受限,甚至胎兒宮內死亡。

預后


● 一般經上述治療2~3日後,病情多可好轉。孕婦可在嘔吐停止、癥狀緩解后,鼓勵少量流質飲食,少食多餐,隨病情好抓可逐漸增加進食量,如每日飲水量和食量補足時,仍應適當補充液體。少數孕婦出院后癥狀複發,則需再次入院。

預防


● 少食多餐。
● 減輕心理壓力。
● 癥狀加重,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