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營鎮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轄鎮

文登營鎮,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下轄鎮,地處文登區境東部,東與榮成市蔭子鎮接壤,南與大水泊鎮為鄰,西與天福街道相連,北與環翠區草廟子鎮相接。行政區域面積115.55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文登營鎮戶籍人口有26559人。

1959年3月,改稱文登營公社。1984年3月,撤社,改為文登營鄉。1992年12月,撤鄉,設文登營鎮。2001年5月,福山鎮併入。截至2020年6月,文登營鎮下轄71個行政村、1個社區。

2011年,文登營鎮地方財稅收入1553萬元。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12.3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480元。2018年,文登營鎮有工業企業71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6個。

歷史沿革


清代時期,境域屬文登縣溫泉都。
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第一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12月,屬文東縣松山區。
1950年,屬文登縣第五區。
1956年,設文登營、杜梨、九里3鄉,屬文山區。
1957年6月,撤區,各鄉直屬縣。
1958年2月—7月合併為文登營鄉;同年9月,成立松山公社。
1959年3月,改稱文登營公社。
1984年3月,撤社,改為文登營鄉。
1992年12月,撤鄉,設文登營鎮。
2001年5月,福山鎮併入。
文登營鎮
文登營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文登營鎮地處文登區境東部,東與榮成市蔭子鎮接壤,南與大水泊鎮為鄰,西與天福街道相連,北與環翠區草廟子鎮相接。行政區域面積115.5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文登營鎮境內大部分為山區丘陵,地勢略為中高、東西兩頭低,南高北低。最高點位於老固頂,海拔369米;最低點海拔21.6米。

氣候

文登營鎮多年平均氣溫11.0℃,降水量820毫米,無霜期190天水文東部屬青龍河水系,自東向西折南經大水泊鎮注入黃海,境內河道長1.6公里。西部屬母豬河水系,自東向西經市區注人黃海,境內河道長10.3公里。

自然災害

文登營鎮的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

自然資源


文登營鎮境內礦產資源有斑狀花崗閃長岩、鉀長石斜長石、石英、黑雲母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文登營鎮下轄71個行政村:文登營、營前、姚家、營南、教場東、東庵后、西庵后、喬家莊、沙河子、於冼庄牟家莊、起家夼、西杜梨、東杜梨、侯家庵、丁家夼、張皮、李家夼、前駕山、后駕山、翻身庄、五岔口、院夼、馬格庄、合板石、東耩、南庄、東電、張家窪、林家店、姜家窯、黃家嶺、沙里店、永泉庄、何家店、范家店、墩前、姜家庵、西倉、中倉、東倉、劉馬庄、馬家嶺、青口嵐、駕山窯、於家庵、駕山寨、小店、大店、嵐宅、西北岔、方格窯、龐家河、埠嵐、溝於家、岳家口、酉字城、八里廟、后長灣、長夼溝、杏樹夼、寶泉庄、泊鄧家、榛子崖、柯家莊、鄧南庄、前北風口、后北風口、溝王家、溝褚家、嶺東。人民政府駐文登營村。
截至2020年6月,文登營鎮下轄71個行政村。
文登營鎮
文登營鎮
轄區詳情
文登營村營前村姚家疃村營南村教場東村
東庵后村西庵后村喬家莊村沙河子村於冼庄村
牟家莊村起家夼村西杜梨村東杜梨村侯家庵村
丁家夼村張皮村李家夼村前駕山村后駕山村
翻身庄村五岔口村院夼村馬格庄村合板石村
東耩村南庄村東屯村張家窪村林家店村
姜家窯村黃家嶺村沙里店村永泉庄村何家店村
范家店村墩前村姜家庵村西倉村中倉村
東倉村劉馬庄村馬家嶺村青口嵐村駕山窯村
於家庵村駕山寨村小店村大店村嵐宅村
西北岔村方格窯村龐家河村埠嵐村溝於家村
岳家口村西字城村八里廟村后長灣村長夼溝村
杏樹夼村寶泉庄村泊鄧家村榛子崖村柯家莊村
鄧南庄村前北風口村后北風口村溝王家村溝褚家村
嶺東村東城社區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文登營鎮轄區總人口2401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69萬人,城鎮化率43.8%。另有流動人口6335人。總人口中,男性12438人,佔51.8%;女性11573人,佔48.2%;18歲以下2652人,佔11%;19—35歲884人,佔24.5%;36—60歲10849人,佔45.2%;60歲以上7240人,佔19.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3968人,佔99.8%;有少數民族43人,佔0.2%;2011年,人口出生率3.298‰,人口死亡率6.83‰,人口自然增長率-3.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18人。
截至2018年末,文登營鎮戶籍人口有2655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文登營鎮地方財稅收入1553萬元。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12.3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480元。
2018年,文登營鎮有工業企業71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6個。
文登營鎮
文登營鎮

農業

文登營鎮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糧食總產量2.1萬噸,水果總產量0.9萬噸。畜牧業以飼養奶肉牛、生豬、家禽為主。特產有優質紅富士蘋果、獼猴桃、梅花鹿、熊、狐狸等。有兩個國家級綠色食品商標。

工業

2011年,文登營鎮有工業企業188家,從業人員8300人。產品主要有電子、家紡、機械製造、乳品和汽車零配件等,實現工業總產值50.1億元,銷售收入達45.3億元。

商業

2011年末,文登營鎮有商業服務網點117個,從業人員共計5785人,第三產業產值達72535.8萬元;農村綜合集貿市場5個,成品油批發零售業3家,果蔬倉儲等6家。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因鎮人民政府駐文登營村而得名。

交通


文登營鎮境內有S201公路穿過。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文登營鎮有職教中心1個,中學1所,小學2所,幼兒園4所,任職教師780人,在校生18770人。2011年,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560萬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文登營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大院48處,各類莊戶劇團8家;各類圖書室48處,藏書14萬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文登營鎮有乙級甲等中心衛生院2所,腫瘤專科醫院1所,門診部18個,床位178張,固定資產總值876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93名。2011年,完成診療6.16萬餘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9.8%。

社會保障

2011年,文登營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54戶人數751人,支出40.8萬元。敬老院1座,收養農村五保老人106人。農村社區服務中心32個。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3萬人,參保率達95.8%。

旅遊


● 天福山景區
天福山景區位於文登區東20千米處;群山拱衛,峰谷相間,林深草郁。山泉甘冽,環境清幽,古有“天賜福地”之稱,故名天福山。1999年10月,山東省林業廳批准建天福山森林公園,包括天福山和草場庵兩處林場,面積330多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8%以上。植被茂盛,林相整齊,鬱鬱蔥蔥。動物資源有137種。景點有老崮頂、飛來石、於氏祖墳、鴿子堂和雙頂山下的狼窩、椎石、老廟溝遺址、馬圈山、小姑子庵遺址、麻線溝、來鶴觀(草場庵)遺址等20多處。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曾是中共膠東特委的活動中心。建有天福山起義紀念塔和紀念館。
文登營鎮
文登營鎮
● 文山景區
文山景區位於市區東側,古稱文登山。據《太平寰宇記》載,秦始皇東巡時,召集文人登此論功頌德,文山因此得名。歷任知縣認為文山與文登的民命文運相關,規定不得在此山取土伐木,以培植“文脈”。文山當年古木參天,廟宇殿堂鱗次櫛比,峰巔有召文台,台之側有古銀杏3株,台東南隅有文星石:1980年在此建文山公園,佔地8677平方米。園內水榭假山,花木扶疏。1991年,進行擴建,修復召文台、秦皇廟等名勝古迹,佔地31.6公頃。召文台分2層,高12.8米,建築面積480平方米,由趙朴初書額。
● 威海湯泊溫泉度假區
威海湯泊溫泉度假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文登營鎮。是煙台虹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山東黑豹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興建的集溫泉養生、休閑娛樂、商務洽談、會務接待、生態採摘於一體的綜合休閑度假區,規劃用地5000畝,分三期開發建設。一期工程建築面積30餘萬平方米,有200餘套五星級溫泉客房、5萬餘平方米溫泉中心、50幢庭院式溫泉別墅、可容納1200人用餐的餐飲會所和可接待1500人的國際會議中心,2010年末竣工並對外營業。湯泊溫泉,出水溫度78攝氏度,日開採量4500立方米,水質甘甜,水體清澈,屬可浴可飲溫泉,具有祛病、保健功能,被譽為“溫泉中之極品”。2011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近2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5%;旅遊總收人3327萬元,比上年增長47%。